会话幽默的认知语用理论与传统幽默理论分析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幽默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形式的幽默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幽默感”甚至成为评价人的性格特点和受教育水平的一个标准。因此,对幽默的研究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早在公元前四世纪,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就已经注意到了幽默这种特殊的现象并从哲学角度对它加以研究。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间,许多学者从不同的领域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幽默进行研究并从各自的角度总结出了许多关于幽默的理论。为了便于研究,本文只讨论言语交际中的会话幽默现象。 在传统的幽默研究中,乖讹理论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幽默理论。尽管其观点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认可,但关于这个理论本身及其主要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清晰的表述。为此,英国爱丁堡大学的高级讲师Graeme Ritchie在1999年发表了他的论文“Developing the incongruity-resohttion theory”,他在文中用建立在M1、M2、M3三种意义以及它们各自的特性和相互关系基础上的SD模式来解释乖讹理论,提出M3与M1之间以及M3与人们的预期之间的两种冲突是造成笑话不协调的原因。在此基础上,Ritchie进一步提出了他的笑话加工模式。 在另一方面,语用学方面的幽默研究近年来也是方兴未艾。但是由于多数学者的研究都是基于传统的语用学理论,他们的结论更倾向于一种经验性的总结。上个世纪80年代诞生的关联理论标志着认知吾用学的正式建立,由于该理论具有多元化的理论背景,为我们的幽默研究提供了更加科学的视角。但关联理论从诞生至今毕竟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将该理论用于幽默研究的学者仍是凤毛麟角。 本文从关联理论的科学的交际推理观、动态语境观和关联性原理出发,分析了会话幽默的认知机制(或产生机制),并指出话语的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之间的巨大差异给听话人造成的心理刺激是幽默效果的根本来源。作者也发现SD模式中总结出的两种冲突有重叠的情况。这是由于Ritchie脱离了语境孤立地看待话语的意义。文章进一步总结了会话幽默中含有笑料的一句话在前面所有铺垫话语的旧语境中通常可能产生的语境效果。最后,通过关联理论与其他传统幽默理论—缓释理论和优势理论的结合,作者又讨论了会话幽默的制笑机制和说话人 (或叙述人)制造会话幽默的动机。 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幽默的定义、分类、幽默研究和理论成果的概况,并对语用学的发展做了概述。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关联理论和形tehie的SD模式。第三部分用关联理论分析了会话幽默产生的原因,指出最大、最佳关联的反差导致幽默效果,具体体现为听话人认知环境的急剧变化。作者认为,会话幽默中含有笑料的话语的语境效果必然包括删除某个旧的语境假设,可能包括对某个扩展的假设的加强,也可能同时包括其与旧语境假设间产生某种强烈的语境暗含。文章第四部分分析了SD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形tchie脱离语境谈意义导致两种冲突的涵盖重叠现象。吸收并保留了形tchie科学的研究方法,作者又运用关联理论的原理对SD模式进行了重建,使之更具说服力。在第五部分,作者首先通过关联理论与缓释理论的结合探讨了会话幽默的制笑机制,指出心理压力的释放是可笑的最终原因。为使其论述更加系统全面,作者又通过综合运用缓释理论和优势理论分析了人们制造会话幽默的动机。第六部分是一个小结,指出会话幽默是一个跨学科、多角度的综合性研究课题,希望本文能对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的人有所帮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在参考各位学者对非范畴化以及名词非范畴化所作的研究基础上,对名词的非范畴化现象作了进一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研究目标是通过对名词非范畴化现象的详细描述、分析和
目的分析在基层医院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开腹切除术与腹腔镜切除术的不同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至12月收治的78例患有阑尾炎的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患者手术
随着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通讯设备及科技的日益完善和发展,以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终端服务为核心业务的电子银行业务逐渐走进大众的视线,作为近年来最重要的金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北京话中的被动标记“让”和“给”,以往的研究多将两者放在汉语“使役兼表被动”的框架下进行研究,本文希望通过对“让”和“给”的个案分析来加深对汉语“使
<正>人力资源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规范的招聘工作,是保证企业选人、用人科学性和高效率的基础。一、招聘工作中必须遵守三个原则。首先,必须具有前瞻性。要始终关注企
目前,全球化对跨文化交流提出了迫切要求,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其地位和重要性也日趋明显。经历了长时间的文化输入,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于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实现
随着我军信息化作战水平的提升,装备维修效率的提升将成为决定战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随着通信装备功能的增强、复杂性的提升以及造价的增加,使得训练的成本和难度不断增加。
随着全球化环境下的多元文化的发展,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越来越成为各学科研究的热点话题。涉及的领域可以是人类学、心理学、文学和语言学。作者选择的研究是从语言
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走进各行各业,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创新与进步,尤其是在金融领域。近几年来,金融领域在互联网技术的带动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P
本文的作者创建了一个跨文化语用关联-顺应模式,并对其进行了语用学理论的分析和阐释。这个新模式以Sperber & Wilson (1986,1995)的关联理论、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19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