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券投资基金从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角度看,是一种金融投资产品。随着证券投资基金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基金品种的不断丰富,我国对证券投资基金的研究依然相对滞后,尤其是对基金内在价值及其与市场业绩一致程度的研究缺乏深入的探讨。广义的基金业绩评价不仅指基金市场表现的业绩评价,还包括对基金内在价值的评估。对投资者而言,他们应该密切关注基金内在价值,但是相关研究表明我国证券市场为弱式有效,使得基金市场业绩偏离内在价值。因此,我们有必要全面分析开放式基金业绩驱动因素,构建完善的基金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衡量、分析和评价开放式基金市场业绩。此外,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评价体系,使市场各方能够对基金的市场业绩和内在价值进行客观评价,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以基金投资组合为立足点,以开放式基金为研究对象,选取股票型基金为样本,研究了样本基金内在价值和市场业绩表现。理论部分主要探讨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理论,通过对投资组合的构建、选择和优化的理论分析,深入研究基金内在价值的来源,为评估其价值提供理论依据。实证部分在明确基金业绩来源于投资组合所产生的收益基础上,遵循“最优投资组合→超额收益→基金业绩”的思路,将资产选择理论和非线性规划法相结合,检验基金经理所确定的投资组合是否为“最优投资组合”,然后根据财务估价的思想,运用三阶段估值模型研究开放式的内在价值。接着采用“先分解再综合”的思路,在分析出业绩驱动因素的基础上,将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计算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层级间综合权重系数,再与模糊评判法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采用目前通用的检验模型对基金业绩持续性进行了实证研究。论文提出了基金与股票一样具有内在价值的构想,重点对开放式基金内在价值进行实证研究,并分析市场业绩是否偏离内在价值。研究发现样本基金的投资组合并非达到最优,基于此,我们通过非线性规划法重新确定出样本基金最优投资组合及其权重,为准确计算基金投资组合的β系数和必要报酬率提供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不少样本基金的市场业绩偏离了内在价值,主要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弱式有效性和基金业发展不健全。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持续性较弱,实证结果显示,股票型基金的中期和中长期业绩对未来中期、中长期和长期的业绩均没有很好的预测作用。投资者不能根据中期的业绩来判断基金在未来任何时候的业绩走势。出现这种情形,可能是中长期本身业绩就包含了太多不稳定的因素,不能预测基金未来的业绩。检验期内出现了显著的业绩反转现象,说明某些时段内用基金过去的业绩不但不能预测未来业绩,并且可能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