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丹霞地貌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u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8月2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一致通过将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捆绑”申报的“中国丹霞”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国际社会对中国丹霞突出价值的高度认可,必将为中国地区丹霞地貌旅游的发展带来美好前景。甘肃省丹霞地貌的数量名列全国第三位,全省大部分景区全部或者部分由丹霞地貌构景,分布范围广,数量大。目前,这一资源优势尚未被发掘,并且甘肃地区丹霞地貌发育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对甘肃丹霞景区旅游的健康、有序发展构成了威胁。因此,如何实现甘肃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发挥其区域优势的巨大效应,值得人们关注和重视。   对甘肃丹霞地貌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研究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非常少。因此,建立甘肃丹霞地貌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规范旅游景区建设,促进丹霞地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引导丹霞地貌旅游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探索、指导和实践意义。   基于此,本文以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现状研究为理论基础,系统阐述了甘肃丹霞地貌的基本情况,并与“中国丹霞”进行对比,总结其区域发展优势,分析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继而,通过确定甘肃丹霞地貌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能够衡量甘肃丹霞地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最后选取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为案例研究对象,对其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估,并针对评价结果中所显露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二部分:绪论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标、内容与创新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文章第二部分对丹霞地貌的国内外研究进程,包括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进行了回顾,接着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方法及存在问题等三个方面展开了述评,结果发现丹霞地貌旅游资源的研究中关于西北甘肃地区的对比分析、突出优势方面还没有相应研究成果;丹霞地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基础研究比较薄弱;丹霞地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体系还未形成,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还是空白等结论。   第三部分:甘肃丹霞地貌旅游资源的区域特征。首先介绍了甘肃省丹霞地貌的分布大势;梳理甘肃省丹霞地貌的发育条件及其形态特征;进而对其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重点分析了甘肃省丹霞地貌旅游资源的区域优势,包括对“中国丹霞”提名地的简介,通过与之对比,从自然地理特征、生态系统、景观组合、宗教文化、民族风情5个方面探讨了甘肃丹霞地貌旅游资源特有的区域优势,及其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建立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第四部分:甘肃省丹霞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本部分首先构建了甘肃丹霞地貌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四分量框架模型“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管理筹划”,并指出指标体系建立的4大基本原则。依照模型确定具体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分为四个准则层,分别是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管理筹划。资源环境下设三个要素层:旅游资源禀赋、旅游资源保护程度和环境质量指数;经济下设三个要素层:社会经济指数、旅游经济指数和旅游业内部结构竞争力;社会下设三个要素层:人口素质指数、旅游质量指数和社会稳定指数;管理筹划下设三个要素层:政府政策措施、环保投入和引导培训。通过问卷方式请专家对33个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打分,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得出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根据各指标的作用性质及表现形式,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参考文献和研究数据并综合各专家的意见,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进而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计算综合评价指数,结合综合评价标准的选取,为丹霞地貌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提供指导。   第五部分:案例研究。选取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为案例研究对象。首先从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旅游经济环境、旅游外部环境四个方面简略介绍了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提出对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估的意义,根据相关可度量数据和专家评分,应用建立的具体模型对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进行量化评估分析,得出了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状态和所处阶段,通过解析该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今后持续改进的对策建议。   第六部分:结论。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的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局限于采购、施工及服务等单个环节的竞争,正发展成为整个提供产品的供应链之间
在平时的解题中常常会遇到一类带条件的分式型最值问题,而这类问题解决难度不大,只要认真仔细推敲,一定会找到许多解法,充分体现了多种数学思想方法.例如:  题目:(第24届2013年“希望杯”高二培训题:第28题)直线3ax-2by-3=0(a>0,b>0)与曲线x2+y2-2x+6y+1=0相交于A、B两点,若AB的长为6,则1a+1b的最小值是  (A)3+22(B)22(C)32(D)3  此题
圆锥曲线的定义反映了圆锥曲线的本质属性,也是建立各自方程的依据.然而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往往过多依赖方程而忽略定义在解题中的灵活应用.事实上,圆锥曲线的定义对于很多数学问题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利用定义解题,是解决有关问题的重要策略.以下举例说明圆锥曲线定义在解题中的应用.  一、定义法求动点轨迹方程  例1已知A-7,0,B7,0,C2,-12,椭圆过A,B两点且以C为其一个焦点,求椭圆另一焦点的轨
三角函数这一章,涉及的公式比较多,运算量也不小,在平时的学习中,虽然大部分学生能熟记公式,运算能力也不差,但往往提到三角函数就伤脑筋,总感慨难学.究其原因,无非是看问题不关注细节,分析问题抓不住关键,解决问题不够灵活.  下面结合几个简单例子谈谈学习三角函数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本文所选例题形式都比较简单,但例题毕竟不在于形式多么复杂,内容多么丰富,只要起到示范作用,能说明解题的道理就是最好的.  
“体验式教学”符合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课程目标理念.所谓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是指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有关教育学及心理学理论,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知识对象化,以获得客观、精确的知识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及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合作交流,对现实世界中蕴含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达到真正“学数学、做数学”的目的.所以,学体验式教学就是学生和师生共同的体验式数学教学.  一、创
众所周知,经济评价是分析论证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评估风险的大小,为项日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煤层气的经济评价已经相对成熟,本文在对各目标区进行经济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先后进入农业现代化阶段,为了进一步扩大财富,更加疯狂地征服自然、掠夺自然,以实现其高水平的农业现代化,逐步发展了“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高污染
一、近地卫星运动与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运动的比较  近地卫星指环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由于距地面的高度远小于地球半径,因此,近似计算中总是把其运行轨道半径计为地球半径.近地卫星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卫星运动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有F引=mg′=ma.卫星的向心加速度a等于卫星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 ,对近地卫星来说g′≈g=9.8 m/s2.  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圆周
从跻身全球500强的大多数企业来看,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多元化经营。然而全球知名的倍安管理公司,曾做过一个调查:那些能够长期持续得到回报的企业,关注点往往是只放在一两个
摘要:教师在《电磁波的发现》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重要地位和主要内容外,还要学生弄清楚电磁波的特点,了解赫兹实验及其重要意义.通过对电磁波发现过程的了解,认识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发现的探索精神.关键词:电磁波;发现;教学高中物理课贵在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方法为以物为轴心,揭示其内在原理.本文以《电磁波的发现》一节课为例,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