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小鹅瘟(Gosling plague,GP)又称鹅细小病毒病(Goose parvovirus infection),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956年我国方定一在扬州首次发现小鹅瘟病毒(GP Viru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鹅瘟(Gosling plague,GP)又称鹅细小病毒病(Goose parvovirus infection),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956年我国方定一在扬州首次发现小鹅瘟病毒(GP Virus, GPV),1971年Schettler确定这种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1978年WPA又建议把这种病称为鹅细小病毒感染。病原定名为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 GPV)。GPV侵害4~20日龄雏鹅及雏番鸭(Muscovy Ducklings),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死亡率达90%,GPV感染雏鹅后,各组织器官均呈现广泛的病理损伤,病变较为严重的为小肠,其次为免疫系统,其他各组织器官也出现相应的病变。GPV感染给养鹅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国内外学者对小鹅瘟开展的大量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还甚少。本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小鹅瘟病毒VP3基因,之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了VP3蛋白并制备出了多克隆抗体;应用PCR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GPV感染雏鹅脾脏、法氏囊、胸腺中的病毒分布;同时也检测了脾脏、法氏囊、胸腺中IL-8、IL-18、IFN-α、IFN-γmRNA和PPAR-γ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根据GenBank发表的GPV B株全基因序列,应用Oligo 6.0与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一对引物,采用PCR技术克隆GPV VP3基因,并将VP3基因插入到原核表达质粒pGEX-6p-1的BamH I、Xho I多克隆位点之间,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6p-VP3转化到Rosetta感受态细胞中,获得了表达VP3基因的阳性亚克隆重组子,经IPTG诱导表达,VP3基因在原核表达菌Rosetta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约83 KD的GST-VP3融合蛋白。2利用重组蛋白免疫8周龄Balb/c鼠,成功制备出抗GPV的多克隆抗体并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抗体效价,效价达到1:25 600,采用Western-blot检测出多克隆抗体对于融合蛋白具有特异性。3在小鹅瘟病毒感染后2 d、4 d、6 d、8 d,通过PCR和免疫组化法在雏鹅脾脏、法氏囊、胸腺均能检测到病毒。各组织中病毒的分布规律有所差别,随着时间的延长病毒的含量也有所变化。在感染后4 d~6 d病毒载量达高峰。4 GPV感染后能引起免疫组织结构的损伤,并不同程度的影响脾脏、法氏囊和胸腺内IL-8、IL-18、IFN-α、IFN-γmRNA的表达水平。在病毒感染的前期,脾脏、法氏囊和胸腺IL-8、IL-18、IFN-α、IFN-γmRNA表达量有升高的趋势,而到第8 d免疫组织中上述基因mRNA表达量均骤然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表明GPV感染后引起了雏鹅的免疫抑制。5通过对胸腺、脾脏、法氏囊、PPAR-γ基因mRNA表达的检测,首次证实雏鹅PPAR-γ基因表达于胸腺、脾脏与法氏囊。同时证明小鹅瘟病毒感染可以影响PPAR-γ基因在雏鹅胸腺、脾脏、法氏囊、内的表达,而且PPAR-γ基因对在病毒感染的不同时期、不同的组织会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提示PPAR-γ基因参与了雏鹅免疫功能的调节。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结合地理学科特点,探讨了地理教学的主要特点与功能、导课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导课 主要特点 主要方法 导课也称课始、开讲,是入课的开篇序曲,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其重要意义不可忽视。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的导课如同一座桥,联系着旧课和新课,教师精心设计导课环节,可以起到先声夺
目的:为临床上应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汉赛巴尔通体病原体,本文通过对汉赛巴尔通体 P17基因原核诱导表达,用获得的重组蛋白分析研究间接 ELISA检测方法的最佳条件。 方法:根据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志,又是衡量教师教学结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
教师进行历史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历史知识,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历史教学的过程实质就是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历史教学还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学会以全面、客观、辩证的眼光认识世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自我。面对二十一世纪,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新的挑战。当前,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并不断推广,教育对教师和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堂教学要求广大教师坚持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智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不再是课堂上唯一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要克服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传递,做到师生、生生之间多渠道、多方面地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成效的影响非常重要,只要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 要: 习题课是高三物理复习备考过程中最多、最重要的课型。习题课贯穿高三物理复习的全过程,肩负着巩固知识、训练思维、掌握方法、提升技巧等重要作用,对于高三复习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成功的习题教学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助于物理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对物理方法、物理思想的掌握和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猜想能力。而成功的习题教学,落脚点是习题的选择与有效设疑。 关键词: 高三
摘 要: 正确运用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特别是对比较抽象的物理教学来说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从游戏情境、问题情境、实验情境、生活情境四个角度进行探究,阐述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几种类型,并分析了创设情境教学法中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游戏情境 问题情境 实验情境 生活情境 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学生接
初三年级学生面临人生中第一次大考——中考,时间紧,任务重,而学生课余时间精力有限,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尤为重要。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初三年级物理教学效率,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意教学方法。 老师会教还不行,关键还要看学生愿不愿意学,有的老师辛辛苦苦备好课,但课堂上纪律涣散,学生无精打采,这样的课效率也不高。我认为在课堂上良好的秩序是前提,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适当地创造轻松的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有了许多新的变化。然而,反思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师生互动气氛异常活跃的背后,互动方式上仍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即多师生间的机械互动,少生生间互动;多认知互动,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互动和行为互动;多浅层次互动,少深层次互动;多“控制→服从”的单向型互动,少“交互→平行”的多边形互动。那么,如何构造充满生命互动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