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九年级物理教学效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hsh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三年级学生面临人生中第一次大考——中考,时间紧,任务重,而学生课余时间精力有限,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尤为重要。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初三年级物理教学效率,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意教学方法。
  老师会教还不行,关键还要看学生愿不愿意学,有的老师辛辛苦苦备好课,但课堂上纪律涣散,学生无精打采,这样的课效率也不高。我认为在课堂上良好的秩序是前提,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适当地创造轻松的教学环境。本来初三压力就大,如果老师把整节课都绷得很紧,学生疲劳就是正常的,反之如果其他课很疲劳,而物理课学生感到轻松,这样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让学生学得轻松的方法很多,根据物理的特点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把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如在复习力学这部分时,我把相关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地体会理解:手握笔用力——力的定义(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让同学们一起起立感受是如何站起来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对地用力,地对人也有力的作用)……另外针对学生感兴趣的一些事,联系物理知识给学生讲讲,学生也是很喜欢的,如刘翔110米栏夺冠,让学生计算他的速度;发生了地震,让学生回忆产生的次声波的危害,等等;此外实验器材不必刻意准备,可以就地选取,讲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拿饮料瓶演示,讲电学可以就地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插头、电灯、电风扇等。这些都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既与初中物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相吻合,又把握了中考联系生活出题的方向,一举多得,教学效率自然高。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刻意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概括和判断推理、综合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教法。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在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抓住主线、明确重难点,搞清疑点,把握关键。精心设计教案。每课教案要做到“五有”: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有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连贯而清晰的教学步骤;有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教法;有合适精当的练习。要提前备课。授课后及时总结本课教学的成功和失误,以便不断改进教法,不断提高质量。重视集体备课。我们坚持学科组集体备课,三统一(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教师应当将备课的主要精力放在明确教学目标和学法指导上。单纯依赖教参,备课就缺少源头活水。备课应多方扩充信息,不断充实,完善备课资料,做到与时俱进。创新教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展思路,加强课改认识,重点反思如何解决一节课存在问题。
  3.认真备课,控制好讲练时间,精选习题且针对性要强。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动有趣的课堂演示实验,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深学生对相应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记忆。事实上近几年的中考已将教材中“动手动脑学物理”部分的考查落到了实处,相信在今后的中考中,还会有所体现。因此应重视中考的方向和主题,有针对性地教学。
  4.重视物理作业的多元化及时段性。
  物理作业是多元化的,有计算型、简答型的练习,有探究实验及实验报告,等等。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比较重视传统型的习题练习,较忽略探究实验、调查报告,等等。这几年的物理中考中有大量的文字表述题,很多老师对学生的表述能力太差感到头痛,其实,这类作业可以说是对症的良方。但这类作业的布置需注意时段性,相应的物理规律复习后,及时地布置这类作业,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口述,对于表达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5.欣赏学生。
  渴望被赏识是人类最本质的需求,如何对待后进生便成了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如一些学习成绩差,对自己不负责任,纪律观念淡漠,注意力集中不超过10分中的问题学生,首先抛开偏见,找出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他们给予最充分的细心和耐心,从心灵深处去打动他们,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尽心尽责地面对每一位学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就没有不能感动的学生。感动是最好的动力,学生一旦非常感激老师,就会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对物理课产生了兴趣,对学习有了信心,中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6.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
  因为已接近中考,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消除对物理考试的恐惧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增强信心,才能保持物理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因此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物理考试。选一些多个学生感兴趣的试题让他们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选择合理的解题方法,并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这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胆量,也在无形中发展了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7.进行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例,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在这一学年中,我经常研究别人的案例,并结合我所教学生的特点,批判地运用,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中考临近,从事初三思品课教学的老师都面临一个既老又新的问题:“如何上好复习课?”说它老是因为每年都有中考,说它新是因为每年考点不同,需要我们不断调整复习方法。笔者就如何增强“中考”复习的有效性谈几点体会。  一、精耕细作,梳理体系框架  1.解读课标、考纲,厘清内在关联。依据课标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系统和完整;依据考纲教学能使复习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二
摘 要: 地理是初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只有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激活课堂,才能将教学成果最大化,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对激活地理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教学策略  地理课程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地理教学应注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但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开发
摘 要: 本文结合地理学科特点,探讨了地理教学的主要特点与功能、导课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导课 主要特点 主要方法  导课也称课始、开讲,是入课的开篇序曲,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其重要意义不可忽视。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的导课如同一座桥,联系着旧课和新课,教师精心设计导课环节,可以起到先声夺
目的:为临床上应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汉赛巴尔通体病原体,本文通过对汉赛巴尔通体 P17基因原核诱导表达,用获得的重组蛋白分析研究间接 ELISA检测方法的最佳条件。  方法:根据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志,又是衡量教师教学结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
教师进行历史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历史知识,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历史教学的过程实质就是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历史教学还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学会以全面、客观、辩证的眼光认识世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自我。面对二十一世纪,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新的挑战。当前,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并不断推广,教育对教师和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堂教学要求广大教师坚持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智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不再是课堂上唯一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要克服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传递,做到师生、生生之间多渠道、多方面地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成效的影响非常重要,只要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 要: 习题课是高三物理复习备考过程中最多、最重要的课型。习题课贯穿高三物理复习的全过程,肩负着巩固知识、训练思维、掌握方法、提升技巧等重要作用,对于高三复习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成功的习题教学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助于物理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对物理方法、物理思想的掌握和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猜想能力。而成功的习题教学,落脚点是习题的选择与有效设疑。  关键词: 高三
摘 要: 正确运用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特别是对比较抽象的物理教学来说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从游戏情境、问题情境、实验情境、生活情境四个角度进行探究,阐述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几种类型,并分析了创设情境教学法中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游戏情境 问题情境 实验情境 生活情境  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学生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