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超声联合靶向微泡在兔急性DVT溶栓治疗中的实验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ella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多模态超声评价兔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并研究不同辐照时间低功率聚焦超声对IVC的生物学效应,筛选出最佳辐照时间;观察在尿激酶溶栓的基础上使用低功率聚焦超声仪辐照携带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单克隆抗体的靶向微泡对兔下腔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1.日本大耳白兔30只,分为两组,血栓模型组15只,低频超声辐照组15只。血栓模型组:建立IVC血栓模型后分别由3名医师按分组情况使用不同的检查方法观察15只兔造模情况,A组使用2D超声检查,B组使用2D+CDFI检查,C组(即多模态超声组)使用2D+CDFI+CEUS进行检查,并测量血栓形成范围,检查结束后处死实验兔获取病理结果。低频超声辐照组:注射造影剂后,使用低频超声对正常兔IVC节段进行辐照,根据辐照时间不同分为a、b、c 3组,每组5只,a组:辐照20min,b组:辐照35 min,c组:辐照50min,其余条件相同(频率为0.7MHz,功率为2.0w/cm2),每天辐照一次,共3天。2.兔下腔静脉血栓的治疗:40只造模成功的血栓兔分为4组,US组、US+UK组、US+UK+MBN组、US+UK+MBT组,每组 10 只。US组:仅使用低功率聚焦超声辐照;US+UK组:低功率聚焦超声辐照+静脉注射尿激酶;US+UK+MBN组:低功率聚焦超声辐照+静脉注射尿激酶+静脉注射裸微泡;US+UK+MBT组:低功率聚焦超声辐照+静脉注射尿激酶+静脉注射携TNF-α抗体靶向微泡;检测造模成功后立即按各分组条件进行第一次治疗,而后分别于24h、48h各治疗一次,合计三次,于最后一次治疗结束后处死兔。3.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辐照后取兔外周静脉血检测凝血四项,ELISA法检测TNF-α及D-二聚体的含量,兔下腔静脉组织进行HE染色、MSB染色检查,辐照后利用CDFI及CEUS观察IVC再通情况,并计算各组再通率。[结果]1.多模态超声在诊断急性期血栓中的检出率最高,且CEUS对血栓的检出范围最为准确。2.超声辐照的生物学效应:a组(辐照20 min):兔下腔静脉内皮细胞形态清晰、排列平整,管壁光滑,结构清晰;b组(辐照35 min):内皮细胞脱落,排列紊乱,中膜结构轻微水肿;c组(辐照50min):内皮细胞脱落,内膜断裂,可见红细胞及炎性细胞渗出内膜,管壁结构紊乱。3.外周血各项检测指标各组间比较:辐照后,US+UK组、US+UK+MBN组、US+UK+MBT组PT、APTT、TT均较US组延长(均有P<0.05),Fib及D-二聚体含量均较US组减低(均有P<0.05),US+UK+MBT 组 TNF-α 含量与 US 组、US+UK 组、US+UK+MBN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各组造模前、造模后及辐照后组内两两比较:US+UK组、US+UK+MBN组、US+UK+MBT组辐照后PT均较造模前延长(P<0.05),US+UK组、US+UK+MBN组、US+UK+MBT组辐照后APTT、TT均较造模前、后延长(P<0.05),Fib及D-二聚体含量均较造模前及造模后减低(P<0.05);辐照后TNF-α含量仅在US+UK+MBT组出现显著下降,其余三组随着时间延长,TNF-α含量反而升高。4.血管通畅性评价US组的再通率为10%,US+UK组的再通率为40%,US+UK+MBN组的再通率为60%,US+UK+MBT组的再通率为70%。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US+UK组、US+UK+MBN组和US+UK+MBT组的再通率与U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UK+MBN组和US+UK+MBT组的再通率与US+UK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S+UK+MBT组的再通率与US+UK+MBN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多模态超声可显著提高血栓的检出率,且CEUS便捷、无辐射,可作为深静脉血栓诊断的“金标准”,并可用于评价血栓的疗效;2、低功率聚焦超声辐照下腔静脉20 min后管腔未见明显损伤,辐照35 min可见管腔轻微损伤,辐照50 min出现严重损伤,因此辐照20 min可作为下一步静脉血栓的治疗条件;3、对血栓的通畅性评价分析后发现,US+UK+MBN组、US+UK+MBT组的管腔再通率最高,US+UK组次之,US组最低。4、低频超声联合微泡及尿激酶能在不增加额外出血风险的基础上显著提高血栓的溶解率,而靶向微泡不仅能提高再通率,还能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为以后血栓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疾病大流行正在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威胁。高血压患者感染了 SARS-CoV-2后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新冠肺炎疾病特征,甚至加重死亡率。目前尚无报道阐明高血压患者与新冠肺炎疾病之间的关系,且无继续服用卡托普利降压药后是否会加重心脏或肺损伤的报道。因此,本文为阐明高血压患者感染SARS-CoV-2后服用卡托普利降压药是否会对心脏及肺组织产生损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为高血压患者感染S
[目 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代谢性酸中毒及血乳酸浓度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以及血乳酸浓度及代谢性酸中毒对于评估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价值,为评估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寻找一个更加方便、有效的生物学标志物。[方 法]我们纳入从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这一年内在联勤保障部队920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冠脉造影发现冠脉狭窄≥50%,明
[研究背景及目的]研究背景: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对缺血心肌的保护是近年来缺血性心肌病防治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有大量研究证实,IPC可以保护缺血心肌,IPC即通过短暂、可逆的心肌缺血发作,来增强心肌对后续的缺血性损伤的抵抗力。而一定强度的运动作为一种应激,也能使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反复多次短暂一定强度的运动便可诱发心肌短暂多次的缺血,从而产生IPC
[目的]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大多表现为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尚解决的难题。我国人口数量多,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尽管治疗水平较前有很大进步,但我国的患病人数仍在不断增加,且死亡率较高,再住院率也呈上涨趋势。非药物器械治疗发展迅速,但心力衰竭当下的主要治疗策略仍是药物治疗,然而近20年来相关药物的研发并未取得显著进展。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心肌细胞损伤引发心室重构造成的,因此对保
[目的]探讨CHIVA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方法]收集并统计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血管外科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37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9条患肢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术后1个月、3个月时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术后满意度、术后外观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深静脉血栓形成、神经损伤、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术口感
[目 的]分析血清可溶性肿瘤抑制因子2(soluble ST2,sST2)在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中的水平变化是否可以作为诊断HF的新型独立指标,同时探讨sST2联合传统HF标志物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检测是否对HF的诊断具有预测价值,并进一步探寻血常规、生化检验等指标中是否
[目 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心脏疾病,其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目前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为AMI的最佳治疗方案,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了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手术治疗过程中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VECs)损伤,进而引起内部弹性纤维板断裂,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联合三平面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ing,QTVI)对房颤患者左心房结构及功能进行评价,并对其左心房自发显影、血栓形成情况进行预测。[方法]选取确诊房颤患者78例:根据房颤性质分为阵发性房颤组46例,持续
[目 的]:探讨本中心利伐沙班在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抗凝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一步分析利伐沙班不间断与间断两种抗凝策略的使用方法及优劣,详细描述利伐沙班不同抗凝方法使用流程。以期对围术期应用利伐沙班抗凝提供参考。[方 法]:连续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共90例,据患者意愿选择利伐沙班或者华法林抗凝,以利伐沙班抗凝治疗60例患者作
[目的]针对单纯分流型先心病,包括单纯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分析利用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ECHO)和右心导管检查(right ventricular catheter,RHC)评估其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分析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压的准确性,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估肺动脉高压的价值。[方法]取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先心病患者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