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IVA:基于血流动力学原理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观察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HIVA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方法]收集并统计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血管外科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37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9条患肢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术后1个月、3个月时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术后满意度、术后外观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深静脉血栓形成、神经损伤、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术口感染等)、术前及术后3天血流动力学参数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疗效分析。[结果]1.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根据VCSS评分,静脉临床严重程度在术前、术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患者主观意愿进行评估,术后无任何临床症状的患肢15条(38.5%),自我感觉术后恢复非常好,偶尔有轻微不适的有15条(38.5%),自觉症状好转,不影响日常生活者7条(17.9%),自觉临床症状和术前一样者2条(5.1%)。2.整体满意度情况:非常满意者9例(24.3%),很满意者11例(29.7%),满意者14例(37.8%),不满意者3例(8.1%)。3.外观改善情况:认为完全改善者13条(33.3%),明显改善者15条(38.5%),轻微改善者9条(23.1%),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者2条(5.1%),以C2和C4-C6患者进行分组统计分析,C2分级共有18条患肢,其中8条患肢曲张静脉完全消失,有效率44.4%,C4-C6分级共有21条患肢,只有5条患肢曲张静脉完全消失,有效率23.8%。4.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疼痛者9条(23.1%),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0条,神经损伤1条(2.6%),术后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1条(2.6%),切口感染 1条(2.6%)。5.术前及术后3天血流动力学参数情况:对术前及术后3天隐静脉血管直径和反流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HIVA具有局麻、微创、痛苦小、恢复快、神经损伤小、术后即可自由活动等优势,但是CHIVA手术需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及血管多普勒超声对血流动力学的准确评估,否则容易出现策略制定上的失误,影响手术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探讨斑点追踪技术能否用于定量评估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方法]选取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110例(筛选后81例),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各患者左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PS)参数(GLPS-Avg、GLPS-A2C、GLPS-LAX、GLPS-A4C、PSD)。依据冠状动脉造影得到 Gensini评分。根据冠状动脉有无狭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大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高,早期预测诊断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DVT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静脉内皮细胞激活、炎症反应以及凝血/抗凝系统失衡等诸多过程,其中静脉内皮细胞中Klfs、Mmps、IL、TF等基因调控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课题组前期通过RNA-seq检测正常组和DVT造模组小鼠下腔静脉组织,发现Mmp13在DVT组表达上调。另外尾静脉注射siRNA干扰K
[目 的]由于升主动脉弹性的变化影响着冠状动脉血流量和左心功能,其弹性功能的异常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目前尚无相关的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256层CT心电门控扫描评估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升主动脉弹性的价值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搜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我院诊断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并行256层CT心电门控扫描患者,且一周内完
[目的]1.评估COVID-19大流行对云南省血友病患者的影响。2.分析比较云南省血友病患者COVID-19暴发前及疫情期间身体症状和生活方式的改变。3.明确云南省血友病患者COVID-19疫情期间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按需使用凝血因子的依从性。[方 法]本研究是一项横断面研究,是一项全国性调查的一部分。旨在评估和了解COVID-19在中国爆发期(1月23日至4月22日)对云南省血友病患者健康状况的
[目 的]动、静脉的分子指纹EphrinB2、EphB4可互为配体激活对方,通过ERK1/2信号通路调节上游关键因子VEGF的表达及内皮细胞修复,从血管重塑的始动阶段维持动脉结构及功能的稳态,可能是抑制动脉负性重塑的核心机制。拟从“动、静脉分子水平差异”入手,在细胞层面探讨VEGF-ERK1/2对动脉分子指纹EphrinB2表达调控,为“维持动脉稳态”提供细胞学依据,为抑制动脉损伤后负性重塑提供新
三维超声结合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二尖瓣反流患者瓣环立体结构及动态变化[目 的]二尖瓣(mitral valve,MV)组成成分复杂,任一成分的病变均可导致二尖瓣功能不全,发生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MR根据病因和发生机制可分为原发性二尖瓣反流(primary mitral regurgitation,PMR),继发性二尖瓣反流/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unctiona
[目的]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疾病大流行正在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威胁。高血压患者感染了 SARS-CoV-2后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新冠肺炎疾病特征,甚至加重死亡率。目前尚无报道阐明高血压患者与新冠肺炎疾病之间的关系,且无继续服用卡托普利降压药后是否会加重心脏或肺损伤的报道。因此,本文为阐明高血压患者感染SARS-CoV-2后服用卡托普利降压药是否会对心脏及肺组织产生损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为高血压患者感染S
[目 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代谢性酸中毒及血乳酸浓度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以及血乳酸浓度及代谢性酸中毒对于评估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价值,为评估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寻找一个更加方便、有效的生物学标志物。[方 法]我们纳入从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这一年内在联勤保障部队920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冠脉造影发现冠脉狭窄≥50%,明
[研究背景及目的]研究背景: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对缺血心肌的保护是近年来缺血性心肌病防治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有大量研究证实,IPC可以保护缺血心肌,IPC即通过短暂、可逆的心肌缺血发作,来增强心肌对后续的缺血性损伤的抵抗力。而一定强度的运动作为一种应激,也能使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反复多次短暂一定强度的运动便可诱发心肌短暂多次的缺血,从而产生IPC
[目的]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大多表现为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尚解决的难题。我国人口数量多,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尽管治疗水平较前有很大进步,但我国的患病人数仍在不断增加,且死亡率较高,再住院率也呈上涨趋势。非药物器械治疗发展迅速,但心力衰竭当下的主要治疗策略仍是药物治疗,然而近20年来相关药物的研发并未取得显著进展。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心肌细胞损伤引发心室重构造成的,因此对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