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3D超声心动图及三平面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房颤左心房功能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68168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联合三平面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ing,QTVI)对房颤患者左心房结构及功能进行评价,并对其左心房自发显影、血栓形成情况进行预测。[方法]选取确诊房颤患者78例:根据房颤性质分为阵发性房颤组46例,持续性房颤组32例;根据二尖瓣返流程度分为轻度以下返流组28例,轻度返流组32例及中度返流组18例;根据有无自发显影分为自发显影组12例及无自发显影组66例。选取4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进行常规超声参数的测量;应用三平面QTVI技术分析计算左心房六个壁的峰值运动速度;应用RT-3DE测量左心房容积参数:①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②左心房主动收缩前容积(LAVp)③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标化后获得相应的容积指数:①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②左心房收缩前容积指数(LAVIp)③左心房最小容积指数(LAVImin)。通过左心房各项功能指标评估房颤及房颤合并二尖瓣返流患者的左心房功能;分析二尖瓣返流与左心房结构与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比较有/无左心房自发显影房颤患者的左心房功能以及各功能参数对房颤患者左心房自发显影预测的可行性。左心房各项功能指标包括:①左房总排空容积(LAtEV)②左房被动排空容积(LApEV)③左房主动排空容积(LAaEV)④左心房总射血分数(LAEF)⑤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⑥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⑦左心房功能指数(LAFI)⑧左房扩张指数(LAexpI)。[结 果]1.房颤组左心房前后径(LAD)、二尖瓣前向血流与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比值(E/Em)高于对照组(P<0.05),持续性房颤组LAD高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阵发性房颤组二尖瓣环运动的峰值速度(Em、Am)低于对照组(P<0.05)。2.房颤组左心房各三维容积指数(LAVImax、LAVImin、LAVI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持续性房颤组LAVImax、LAVImin高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房颤组LAtEF、LAFI及LAexp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持续性房颤组低于阵发性房颤组(均有P<0.05)。阵发性房颤组LAaEV高于对照组,而LAaEF低于对照组(P<0.05)。3.房颤组收缩期平均峰值速度(LAVs)、舒张晚期平均峰值速度(LAV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持续性房颤组低于阵发性房颤组(均有P<0.05),持续性房颤组舒张早峰值速度(LAVe)低于阵发性房颤组及对照组(P<0.05)。4.房颤合并轻度返流组及中度返流组LAD高于轻度以下返流组(P<0.05),LAexpI、LAFI,LAVs、LAVe、LAVa均低于轻度以下返流组(均有P<0.05),且中度返流组LAD高于轻度返流组,LAexpI、LAFI、LAVs、LAVa低于轻度返流组(均有P<0.05)。5.房颤组二尖瓣返流量与左心房结构及功能参数具有相关性(P<0.05)。二尖瓣返流面积与LAD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778),与LAFI、LAVs、LAVe、LAVa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22,r=-0.858,r=-0.944,r=-0.931)。6.房颤组左心房(耳)有自发显影者LAD、LAVImax均高于无自发显影者(P<0.05);LAtEF及左心房各壁运动速度LAVs、LAVe、LAVa均低于无自发显影者(P<0.05)。LAVImax、LAtEF以及三平面QTVI测值对左心房自发显影具有预测价值,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2.5ml/m2、38.5%、4.1cm/s。[结论]RT-3DE联合三平面QTVI技术能够更全面、简单客观且无创的评价房颤以及房颤合并二尖瓣返流患者左心房结构及功能。RT-3DE及三平面QTVI测量参数对左心房自发显影的预测能够指导临床早期的抗凝治疗,防止血栓的形成及脱落。
其他文献
[目的]1.评估COVID-19大流行对云南省血友病患者的影响。2.分析比较云南省血友病患者COVID-19暴发前及疫情期间身体症状和生活方式的改变。3.明确云南省血友病患者COVID-19疫情期间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按需使用凝血因子的依从性。[方 法]本研究是一项横断面研究,是一项全国性调查的一部分。旨在评估和了解COVID-19在中国爆发期(1月23日至4月22日)对云南省血友病患者健康状况的
[目 的]动、静脉的分子指纹EphrinB2、EphB4可互为配体激活对方,通过ERK1/2信号通路调节上游关键因子VEGF的表达及内皮细胞修复,从血管重塑的始动阶段维持动脉结构及功能的稳态,可能是抑制动脉负性重塑的核心机制。拟从“动、静脉分子水平差异”入手,在细胞层面探讨VEGF-ERK1/2对动脉分子指纹EphrinB2表达调控,为“维持动脉稳态”提供细胞学依据,为抑制动脉损伤后负性重塑提供新
三维超声结合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二尖瓣反流患者瓣环立体结构及动态变化[目 的]二尖瓣(mitral valve,MV)组成成分复杂,任一成分的病变均可导致二尖瓣功能不全,发生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MR根据病因和发生机制可分为原发性二尖瓣反流(primary mitral regurgitation,PMR),继发性二尖瓣反流/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unctiona
[目的]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疾病大流行正在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威胁。高血压患者感染了 SARS-CoV-2后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新冠肺炎疾病特征,甚至加重死亡率。目前尚无报道阐明高血压患者与新冠肺炎疾病之间的关系,且无继续服用卡托普利降压药后是否会加重心脏或肺损伤的报道。因此,本文为阐明高血压患者感染SARS-CoV-2后服用卡托普利降压药是否会对心脏及肺组织产生损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为高血压患者感染S
[目 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代谢性酸中毒及血乳酸浓度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以及血乳酸浓度及代谢性酸中毒对于评估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价值,为评估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寻找一个更加方便、有效的生物学标志物。[方 法]我们纳入从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这一年内在联勤保障部队920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冠脉造影发现冠脉狭窄≥50%,明
[研究背景及目的]研究背景: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对缺血心肌的保护是近年来缺血性心肌病防治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有大量研究证实,IPC可以保护缺血心肌,IPC即通过短暂、可逆的心肌缺血发作,来增强心肌对后续的缺血性损伤的抵抗力。而一定强度的运动作为一种应激,也能使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反复多次短暂一定强度的运动便可诱发心肌短暂多次的缺血,从而产生IPC
[目的]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大多表现为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尚解决的难题。我国人口数量多,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尽管治疗水平较前有很大进步,但我国的患病人数仍在不断增加,且死亡率较高,再住院率也呈上涨趋势。非药物器械治疗发展迅速,但心力衰竭当下的主要治疗策略仍是药物治疗,然而近20年来相关药物的研发并未取得显著进展。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心肌细胞损伤引发心室重构造成的,因此对保
[目的]探讨CHIVA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方法]收集并统计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血管外科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37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9条患肢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术后1个月、3个月时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术后满意度、术后外观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深静脉血栓形成、神经损伤、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术口感
[目 的]分析血清可溶性肿瘤抑制因子2(soluble ST2,sST2)在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中的水平变化是否可以作为诊断HF的新型独立指标,同时探讨sST2联合传统HF标志物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检测是否对HF的诊断具有预测价值,并进一步探寻血常规、生化检验等指标中是否
[目 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心脏疾病,其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目前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为AMI的最佳治疗方案,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了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手术治疗过程中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VECs)损伤,进而引起内部弹性纤维板断裂,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