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无意识奖励启动对执行控制的影响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llr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的研究发现无意识信息,特别是无意识奖励信息对执行控制存在与意识性信息相同的影响。这一发现颠覆了“执行控制是一种依赖于意识性表征的高级认知控制功能”的心理学传统认识。研究者对这一新兴研究领域投入了热切的关注,但是对无意识奖励信息对执行控制的影响是否与意识性奖励信息相同这一问题仍存争论。本研究旨在对意识、无意识奖励启动对执行控制的影响这一问题展开探究,所包含的三项子研究6个实验分别从行为层面、神经机制层面以及诱发疲劳使执行控制受损的条件下对两者关系进行考查。
  研究一包括实验1与实验2,从行为层面探讨意识、无意识奖励启动对执行控制的影响。实验1将奖励启动范式与奖励版双选择Oddball实验范式相结合,考查奖励水平(高、低)、奖励形式(金钱、得分)及启动方式(阈上、阈下)对抑制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奖励能够促进抑制控制,与低奖励条件相比较,在高奖励条件下被试抑制控制表现更好;与得分奖励比较,金钱奖励对被试完成抑制控制任务的促进作用更大;与阈上奖励相比较,阈下奖励对行为抑制表现具有更好促进作用,但是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低奖励时。
  实验2将奖励启动范式与奖励版任务转换作业相结合,考查奖励水平(高、低)、奖励形式(金钱、得分)及启动方式(阈上、阈下)对任务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奖励能够促进任务转换,与低奖励条件相比较,在高奖励条件下被试任务转换表现更好;金钱奖励与得分奖励对被试完成转换任务的表现具有相似的促进作用;与阈上奖励相比较,阈下奖励对任务转换表现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这一促进效应不受奖励水平高、低的调节。
  研究二包括实验3与实验4,重点关注意识、无意识奖励启动影响执行控制的神经机制。实验3将奖励启动范式与奖励版双选择Oddball实验范式相结合,运用ERP技术,考查启动方式(阈上、阈下)和金钱奖励水平(高、低)影响抑制控制功能的神经机制与时间进程。结果表明,阈上高奖励信息较之阈下高奖励信息唤起了更多的认知资源,影响随后偏差刺激早期觉察阶段以及晚期抑制阶段的加工,表现为被试觉察阶段的N1-P2波幅更大,抑制阶段的P3波幅更大,潜伏期更长;但是在冲突监控阶段,阈上高奖励信息与阈下高奖励信息对任务加工影响差异不显著,N2成分在两种条件下无显著差异。
  实验4将奖励启动范式与奖励版任务转换作业相结合,运用ERP技术,考查启动方式(阈上、阈下)和金钱奖励水平(高、低)影响任务转换功能的神经机制与时间进程。结果表明,阈上高奖励信息较之阈下高奖励信息诱发了更多的认知资源,对随后转换刺激的早期加工阶形成影响,表现为被试觉察阶段的N1-P2波幅更小,对后期任务转换阶段造成影响,表现为P3潜伏期延长,波幅更大;但是在中间的任务监管阶段,阈上高奖励信息与阈下高奖励信息对被试完成转换试次与重复试次的影响差异不显著,N2成分在两种条件下无显著差异。
  研究三由实验5与实验6构成,探讨疲劳条件下无意识奖励信息对执行控制的影响。实验5采用奖励启动范式与奖励版双选择Oddball范式,并与心理疲劳TOT范式以及递增负荷跑台任务相结合,考查在心理疲劳和生理疲劳条件下,启动方式(阈上、阈下)及金钱奖励水平(高、低)对抑制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心理疲劳还是在生理疲劳情况下,无意识奖励信息对抑制控制任务的表现均有积极影响。
  实验6采用奖励启动范式与任务转换作业,并与心理疲劳TOT范式以及递增负荷跑台任务相结合,考查在心理疲劳及生理疲劳条件下,启动方式(阈上、阈下)与金钱奖励水平(高、低)对任务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心理疲劳情况下还是在生理疲劳情况下,无意识奖励信息对任务转换的表现均有积极影响。
  本研究根据以上6项实验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无意识奖励对于执行控制具有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对抑制控制与任务转换均存在;第二,无意识奖励对执行控制的影响依任务加工阶段不同而有差异;第三,无意识奖励对执行控制的积极影响在疲劳条件下依然有效。
  本研究深化了对无意识奖励与执行控制之间关系的认识,扩展了无意识奖励的研究范畴,并为心理疲劳的动机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同时,本研究提示,在竞技运动中,当运动员因动机下降而导致执行控制能力受损时,可以通过无意识奖励来改善执行控制功能。
其他文献
近代以来,世界教育的发展表现出一种大的趋势,即越来越重视教育立法,强调依法治教。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也不断地呈现出法制化的特点。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践行,民主、法治等现代公民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日益成为了新时代公民的常识和素养。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勇于面对新形式,敢于迎接新挑战,中国迈入了法治新时代。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以后的学习和人生发展都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和全局性的作用,这个时期若是一个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的教育环境,那么在学生的心中必
2014年9月,教育部颁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等进行课程的选修与选考。由此,走班选课选考成为高中教学新常态。这种强化了的选择性教育迫切需要学生加强对自我的认知,主要包含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的角度,对自己的性格特征、体能外貌、情绪稳定、气质等个人特征进行清晰而明确的认知。
  本文主要采用数据测量的研究方法,通过网络问卷的调查方式对湖南省常德市和湘潭市的四所中学进行了高中生自我认知三个维度11个项目的认知现状调查;然后通过SPSS等统计系统进行
新课程推行以来,学校对课程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权。结合地方优势和地方特色,校本课程大量出现,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校本课程建设推进得如火如荼;但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进程仍很缓慢,甚至很多地方还处于初期的摸索尝试阶段。对欠发达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能够带动当地校本课程整体发展。选取S中学“国学礼仪”校本课程开发为个案研究,主要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观察法对S中学“国学礼仪”校本课程的开发历程进行调研,主要包括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定位、内容选用、组织实施和评价反馈四个维度。发现该校校本课程开发呈现
共情涉及在社交环境中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感,是人际社交互动过程中的强大粘合剂,构成社会道德的基础。而疼痛共情侧重个体在目睹其他人处于疼痛状态时产生的对他人当前疼痛状态的感知、推测、判断以及情绪反应,它对于个体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个体识别疼痛情景的危险源,产生接下来的亲社会行为或回避反应等。生理性疼痛共情作为疼痛共情的一种典型形式,涉及个体观察他人处于面部或肢体受损状态时进行的一系列共情加工,一般使用他人肢体受痛的图片来诱发,本研究也采用了该种典型范式。社会性疼痛共情关注疼痛共情的人际交互方面,是对个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学习者获取知识的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纠错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课堂上的纠错意识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纠错。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纠错的同时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往往按照自己的意愿要求学生,统一的答案标准、统一的教课方式,学生犯了错误进行统一的批评。教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机械性的向学生灌输知识。甚至有些学生课堂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却被当成“错误答案”。因此,为了公平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打破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
乡村教育的发展关乎整个教育体系的运行,而乡村学校的建设却面临重重困难,乡村学校的积贫积弱是各种复杂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无论是资源建设不足还是贫瘠的校园文化都会使得校长一筹莫展,乡村校长作为学校运行的掌舵者可谓是身担重责。在资源相对匮乏的处境下乡村学校的维持与发展俨然是一道难题,尽管如此,仍不乏有一些具备高尚教育情怀与杰出教育能力的校长带领师生激流勇进。本文以乡村学校为观测点,以校长价值领导力为线索,审视乡村学校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在现有资源条件下,以乡村校长的价值领导力提升为突破口来解决乡村学校困境是一
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有社会交往、爱和归属的本能需要。共情是分享和理解他人感觉和情感的倾向,是社会能力必不可少的成分。有生之物都有一种同类情感,都有恻隐之心,对他人的遭遇都有一定的感同身受。疼痛共情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一种共情现象,它是指个体对他人疼痛的感知、判断和情绪反应。随着信息时代的变化,人们的交往形式和交往环境也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人际间的交往频率更加频繁,不同环境下成长的个体也在相互发生着碰撞,社会排斥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对于个体而言,倾向于更准确的共情与自己亲近的人,因为他们更为相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书籍、图片等多个载体,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帮助其感受语言之美,激发幼儿学习简单的符号、文字、标记等的兴趣。绘本集趣味性、审美性、教育性于一体,开展绘本教学有利于帮助幼儿语言的发展、认知的发展,帮助他们丰富生活体验,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增进审美能力。随着绘本读物日益生活化、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已经将绘本纳入课程教学研发素材之内,绘本被幼儿教师应用到日常教育实践中,旨在贯彻国家政策,实现幼儿教育目标。
高校应如何惩戒违纪学生一直是教育法规与政策领域的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双一流”大学建设和依法治校工作的深入推进,高校迫切需要完善学生违纪惩戒制度,不断加强法治化管理。完备的学生违纪惩戒制度对于规范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推动高校管理法治化起着关键性的支撑作用。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国高校在惩戒违纪学生方面存在着诸如惩戒权力滥用、惩戒方式单一、惩戒程序不正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阻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美国顶尖高校在惩戒违纪学生方面的制度体系已相对完备。虽然各国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各国正处于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关键期。培养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引领未来工业发展走向的工程精英是当今高等工程教育的目标和使命,精英高等工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命题。虽然对精英高等工程人才的定位在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解读,但研究型大学工科研究生教育层次属于精英高等工程教育,是普遍共识。为了研究的普适性和针对性,本文对精英高等工程人才的研究主要定位于该层次。高等工程教育的特征和精英高等工程人才的培养定位都决定了深度协同机制是深化精英高等工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