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协同研究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r168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的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思想政治教育关乎学生的成长方向、关系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也明确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坚持与高中其他学科教学相互配合”,产生协同效用,形成教学合力。这些重要论述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协同指明了方向。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科协同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将学科协同方法引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高中各学科教学元素,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立德树人效果的最大化。本研究以立足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协同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应然状态,以广州市、河源市多所中学的高中生、教师为例深入调查分析现阶段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科协同开展的现状,以此探寻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协同的完善措施。本文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分析了选题的依据,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学科协同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并对学科协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协同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和分析。第二章,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协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协同的必要性包括:学科协同符合新课标要求以及学科协同能解决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难题。接着分析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协同的可行性:学科协同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第三章,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协同的应然形态和现状。首先,分析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协同的应然形态,学科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教师团队全层次协同;学科教学内容相辅相成,教学内容全方位协同;学科实践教学交互支持,实践教学全方向协同;学科教学平台开放共享,教学场域全方位协同。接着,以广州市和河源市部分中学的高中生和教师为例,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形式,调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协同开展的现状,分析现状存在的经验与不足,并探究存在不足的原因。第四章,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协同的完善措施。第一,提升教师协同育人素养,形成多方合力的教学团队,需要强化教师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鼓励教师探索多样的协同教学模式、制定提高教师协同教学能力的机制;第二,挖掘各学科育人资源,构建内容协同的课堂教学体系,包括构建高中政治学科不同课程内容协同的课堂教学体系、构建高中不同学科课程内容协同的课堂教学体系、以及构建完整信息化课堂教学内容体系;第三,重构实践教学设计,建设多向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整合相互协同的学科校园实践教学、开发相互协同的学科校外实践教学、以及健全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评价考核和激励制度;第四,打造协同教学平台,形成多场域统一的教学空间。如打造相互协同的课堂教学平台、打造学科协同的实践教学平台、以及打造学科协同的云端教学平台。最后,设计了一个学科协同教学设计示例。
其他文献
文化自信是我国从历史走向未来必不可少的一环,除此之外,当今各国的竞争延伸到方方面面,我们在物质方面追赶超越的同时,精神文化方面也要并驾齐驱。文化离不开教育,教育促使文化获得传承并得到发展,因此,《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将文化意识作为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必修内容,文化知识也成为英语课程内容六要素中的重要一项。教材作为联系教师和学生的主要媒介,也承载了学生所需的文化知识,因此教材中文化内容的
2020年3月,教育部正式发布了《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版)》,其中明确提出了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并把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确立为课程目标,深入推进中职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山东画报版中职英语教材是山东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教材,从2018年秋季开始,全省陆续已有60多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始使用该套教材。教材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其质量直接影响课程目标的实现。本研究基于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走出去”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一种大趋势。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是对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新一轮“走出去”的重大机遇。吉利并购马来西亚民族品牌宝腾这一事件,作为吉利进军东南亚市场的标志,对此次并购事件的过程及并购后效果进行效应研究,并分析现有缺陷与不足,可为跨国并购以及整合上市公司提供范本与参考,助力更多的企业在“一带一路
思维导图是一种放射性思维工具,自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后,引起了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在教育界不断深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背景下,要求学生从相关史料的阅读中结合所学知识,在对历史史实的时间、名物、制度等客观历史对象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概括其本质属性并形成历史概念。作为一种表征知识的工具,思维导图能够以简洁生动的形式将相关的复杂信息换为多层次、动态化的图示,将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展示出来,呈现出历史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学科育人目标,这也是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将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这对地理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教师要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和新的学生观,从关注学生的成绩提高到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从注重学生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到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综合培养,使学生地理实践力能够得以提升。本研究以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为依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历史课堂要重视历史人物教学。历史人物不仅能作为教师组织教学的线索材料,也能成为学生感知历史的学习载体。历史课堂中采用历史人物教学,不仅能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落实课程标准要求,也能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众所周知,历史过程是不可逆转的,而史料作为联系历史与现实间的桥梁纽带,为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提供了保障。为此,中学历史课堂
阅读与写作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在英语教学的位置十分重要,同时在高考中占分比重较大。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读写结合作为重要方法之一,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认可。而写作中的基本单位是词汇,高中生的词汇使用情况却令人十分堪忧。词汇使用单调并且频繁使用高频词,写作水平无法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词汇丰富程度,但是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大多数研究的是高水平学者,高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教科书上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案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思政课学习的需求,必须要通过挖掘具有时代性和教育性的文化资源才能进一步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地方文化资源作为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具备的人文性、教育性、生活性和时代性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文化审美品味以及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民族文化和整个中华文化的热爱。因此,应
在国家政策的助力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得以发展,但是由于小学数学的学科性质和德育渗透的复杂性,小学数学德育渗透也面临着挑战。笔者借助在C小学的专业实践机会,运用课堂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和文本分析法,以数与代数领域为出发点,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进行德育渗透提供参考性建议。笔者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具有可取之处:教师具有德育渗透意识、德育
众所周知,非线性系统广泛存在于实际系统中.因此,对非线性系统的研究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未知非线性函数的存在,使得对于非线性系统的研究变得更加困难.随着非线性控制技术的发展,反步设计日益成为处理非线性系统的强有力工具.同时,随着网络控制技术的发展,在确保可接受系统性能的情况下如何能节省通讯资源、降低通讯负担日益成为学者所重点考虑的问题.因此,基于事件触发机制下的非线性系统自适应控制成为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