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教材对比分析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907194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自信是我国从历史走向未来必不可少的一环,除此之外,当今各国的竞争延伸到方方面面,我们在物质方面追赶超越的同时,精神文化方面也要并驾齐驱。文化离不开教育,教育促使文化获得传承并得到发展,因此,《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将文化意识作为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必修内容,文化知识也成为英语课程内容六要素中的重要一项。教材作为联系教师和学生的主要媒介,也承载了学生所需的文化知识,因此教材中文化内容的呈现关系到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笔者在本研究中选取了在山东省使用率较高的人教版和外研社版教材的必修部分作为研究对象,以教材评价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首先采用文本分析法分别分析两版教材的必修部分中对于文化内容的具体呈现,其次用对比研究法对比分析两版高中英语教材在文化内容方面呈现的相似和不同之处,最后采取访谈的方法了解教师对两版教材中文化因素对于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感受。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两版高中英语教材中培养文化意识的文化因素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如何?2.两版教材中这些文化因素呈现的相似和不同之处有哪些?笔者主要从文化类型、教材对2017版新课标中的文化要求的体现程度、单元结构中文化因素及设计目的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在文化类型上,新人教版教材侧重目的语文化的呈现,新外研社版教材侧重世界文化的展示。(2)两版教材都明显地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文化内容,不是均衡呈现,而是各有偏重。(3)两版教材的单元结构及其中的文化因素整体设计目的基本相同,但具体呈现有所差异,新人教版的教材编排分类较细致,环节多样,文化内容分散于各个环节,新外研社版教材编排整合性较强,文化内容的呈现比较集中。(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教材对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视,也对文化素材的选取表示满意,争取在课堂中努力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的一环,这启示教材编写者在教材编排中注重多样文化内容的呈现,教师在课堂中有意识的引导和补充,帮助学生树立文化立场,培养文化意识,提升文化品质。
其他文献
语文作为一门具有实践价值和综合价值的学科,一直以来被学校教育所高度重视。阅读作为语文学科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使得阅读教学也成为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新课程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究性和开放性越来越成为阅读教学中受到重视的方面,其目标就是在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和综合素养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和个人与国家的进步都有着间接的关系。本文主要从五个章节来进行论述。
学位
心理学家们验证人的生理、心理的发展都具阶段性,初中生年龄十二到十五岁,正值“心理断乳期”。同时也是孩子心理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怎样帮助孩子成功克服这一转变,应该是每一个家庭和每位老师的义务和责任。由于许多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方法不恰当、家庭学习环境以及父母教育观念的滞后等原因,很大一部分在农村的中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了兴趣,对学习英语产生了倦怠心理。英语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活动中无法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指出,实体零售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市场环境、互联网技术以及消费者需求的转变,我国零售企业的处境正变得越来越艰难。不管是传统的实体零售企业还是网络零售企业,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我国零售企业如何转型升级变得越发迫切。新零售的出现给传统零售业带来新的希望,也成为了驱动实体经济增长的新方向,然而新零售并未形成一套成熟且完善的发展模式。2017年,财政
筝始于秦起盛于唐,在我国古代众多乐器中也占据着独树一帜的地位,因其起源于秦,故也称之为秦筝。在我国古筝的不断发展演化过程中,由于民族地域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形成了很多不同民族地域各有特色的古筝流派,这些流派的技巧演奏,和当地的方言、民间戏曲音乐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秦腔古筝钢琴协奏曲《秦土情》《云裳诉》等等,都因此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广泛喜爱。本篇论文中,笔者从《秦土情》的演奏创作背景、曲式结
在我国发布《员工持股计划试点指导意见》后,员工持股计划开始成为新晋的热门激励方式。然而,员工持股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浮亏现象严重,甚至还接连出现爆仓事件,本文的研究对象——智慧松德便是其中之一。参与持股计划的员工不仅没有因此而获益,反倒亏损严重,甚至血本无归,这显然违背了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初衷。在此背景下,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员工持股计划爆仓?关于员工持股计划爆仓的原因,目前研究的学者较
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目前初中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方式较少思考文本主题,在活动设计上产生无序化和碎片化现象,不利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针对这些问题,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创新英语阅读教学方式,进行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索。本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主题意义探究应用于二语学习及英语阅读的研究,以可理解性输入假说、英语学习活动观、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进行将主题意义探究应用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