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盐业契约文书俗语词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153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针对《自贡盐业历史档案·契约卷》收录盐业契约及相关文书中的俗语词,从三个视角对其中出现的语汇进行分析研讨:一是从方言语汇的角度入手,研究民间契约档案中大量出现的方言语汇不同于共同语的语汇特征与用法,方言语汇研究反映了自贡盐业契约档案作为自贡盐场组织经营活动书面记录的地域特性;二是从盐业专业语汇的角度入手对契约文书中的盐业语汇进行考释和梳理,大量只出现在自贡盐业契约档案中的盐业语汇反映了盐业档案的行业特征,即自贡盐业档案文书的核心内容是对自贡盐区的盐业经营活动进行记载;三是从契约语汇的角度出发,研究自贡盐业契约档案中出现的契约在形式和内容上不同于其它类型文书的独特性,揭示自贡盐业契约文书在自贡盐场独特的商业经济发展背景下细致化、精准化的用词规律。同时,本文还阐述了俗语词研究的实用价值与意义,即对辞书编纂与修订工作的巨大参考价值。
  本文期望通过自贡盐业契约档案中俗语词的研究降低契约文本释读的难度,进而对盐业契约文书的整理和释读工作有所裨益。此外,本文也期望能通过盐业契约文书语汇特殊性的研究,为方言辞书、盐业辞书的编纂以及部分词语的修订和补充提供语料。最后,本文期望通过语料的收集丰富川南地区的语言文字研究内容,推动本地区语言文字的研究向更多维的方向发展,尤其是促进民间契约文书在地域和行业等方面的研究。总之,自贡盐业契约文书无论是涉及行业、文书种类还是关涉地域都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对于这类特殊的文书进行研究可以丰富俗文学的研究内容进而推动汉语语言文字学向更深维度发展。
其他文献
《金瓶梅》以小小饰物展现明末市民阶层的审美风尚,可补正史之不足。部分关键饰物还高度参与了小说人物的塑造、小说情节的设计与主题的表现。本文着眼于《金瓶梅》中纷繁复杂的饰物,在客观呈现饰物形制及使用方法的基础上,深入探讨饰物与人物之关系及饰物的文学意义。
  文章主体分为饰物类型分析、饰物与人物之关系及饰物的文学意义三部分。
  第一部分对书中饰物进行类型梳理,旁及其他文献,展现其形制及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小说,以表格直观呈现每类饰物的主要使用群体。
  第二部分着重分析饰物与人物之关系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Siegfried Kracauer),一位20世纪前半叶德国犹太学者,由于其研究和书写跨越了各人文界面,因而可冠之以著名作家、文化批评家、电影理论家、社会批判家等头衔,然而国内的研究长期并限于将他视为一位20世纪的纪实主义电影理论家。事实上,这一标签式阐释效应源于仅仅停留在研究克氏某一时期的某部作品,由此极大简化甚至遮蔽了他的学术身份及其总体性面目。作为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流亡者”,其丰富而苦难的人生遭际但又博学且致秘的文化情思,使之在洞察社会结构失衡和文化危机的现代性症候中彰显了强
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一群原籍东北的青年作家流亡至关内,成为驰名文坛的“东北作家群”。作为该群体一员的端木蕻良已广为人知,并获得越来越多的肯定,而作为左翼作家的端木蕻良却鲜少得到研究者深入且细致的讨论。事实上,自端木蕻良1932年加入“北方左联”后,无论是开启他文学之路的小说《母亲》,还是其代表作《科尔沁旗草原》,都是以左翼文学的名义面世的。新中国成立后,端木蕻良更是成为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海归”驻京作家。在相当程度上,以往对其左翼面向不够重视的学术倾向造成了端木蕻良研究的局限,并妨碍了对其思想
无论是路遥接受史上的两极化现象,还是学术界内部以路遥为方法重新认识80年代文学与历史/现实的互动,处在新时期社会转型的“交叉地带”的路遥,其重要性日益彰显,这个时候,对已有的路遥研究成果做一个总的归纳、分析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以已有的路遥研究成果为分析对象,通过文本细读、文学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文学批评界方面,概括出路遥80年代初在文坛崭露头角至今的路遥批评问题意识的三个面向及其成因。大众接受方面,重点分析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改编。在此基础上,重返“路遥现象”,探究“路遥现象”的成因及变化。最后
《型世言》,陆人龙著,刊刻于明末崇祯年间杭州书坊峥霄馆,书坊主人陆云龙评点,故又称为《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陈庆浩先生于一九八七年在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发现《型世言》刻本,后收录于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古本小说集成》。全书共四十回,多数取材于明代社会现实,刻本中存在大量的俗字。本文以奎章阁版《型世言》四十回影印本为语料,收录刻本中出现的俗字,整理成俗字表,进行分类描写,分析其俗字的特点。
  全文共五章,除去绪论和结语,正文部分一共三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型世言》的研究情况,《型世言》的研
儋州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苏轼人生最后一个时期,苏轼一生流寓各地,北归后于常州亡故,而儋州作为苏轼自诉“功业”的终点站而存在,就苏轼研究而言,儋州时期研究是有必要且有意义的。
  本文从苏轼在儋州的交游情况入手,分析他在儋州的交游情况、作品类别及心境变化,旨在了解晚年苏轼的生存状态。
  本文第一章为绪论,这章的主要内容是阐述苏轼儋州时期的研究现状、目的以及方法,兼叙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为政治背景的介绍,苏轼被贬儋州不是因为“讥讪先朝”等表面原因,而是从神宗时期就开始的各种党
莲荷文化历史悠久,从先秦时期开始,由于其具有的实用价值和先民对图腾的崇拜,与民众的生活发生紧密的联系。莲荷意象在《诗经》和《楚辞》中开始形成,经过历代的发展,逐渐成为文学中重要的花卉意象。纵观其发展脉络,在唐代的发展颇为瞩目,在象征内涵、审美内涵等方面发生演变,且影响了后世的莲荷诗歌创作。本文以《全唐诗》中一千九百一十二首莲荷诗作为研究内容,重点探讨唐代莲荷意象与唐前朝代相比的不同之处,以及莲荷意象在唐朝内的演变,同时探究发生演变的原因。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为绪言,主要介绍本文
珍妮特·温特森(Jeanette Winterson)作为当代英国最具天赋和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致力于用文学创作的方式探究自我、追寻自我、建构自我,从未放弃对个体生命的关照。尽管有人质疑温特森的叙事方式复杂多变,难以理解,但实际上多样化的叙事方式背后,是温特森试图唤起读者对于内心世界和自我意识更深层的思考。
  温特森1989年创作的小说《给樱桃以性别》,集中体现了温特森艺术化的创作方式和叙事手法。温特森将图像纳入到叙事文本中,不仅直接运用插图承担叙事功能,同文字互相阐释,彼此言说,也通过语言描述画作
“越女剑”故事为人们所熟知,得益于当代武侠作家金庸对其的再演绎——《越女剑》。其实,传统“越女剑”故事由来已久。东汉时期,完整的“越女剑”故事第一次出现于赵晔《吴越春秋》,并成为历代流传的“越女剑”故事的母本。其后,不仅《太平广记》《剑侠传》《卅三剑客图》等书中均有对传统“越女剑”故事的摘录,而且《新平妖传》《新列国志》《越女剑》等书中均有对传统“越女剑”故事的改编。同时,借助于小说的流传和演变,“越女剑”故事也逐渐成为一个诗歌中常见的文学形象,因此对小说和诗歌均有影响。探寻“越女剑”故事的源头,明晰历代
作为唯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在当代文坛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小说不仅以繁复多元的叙事方式、感觉爆炸式的文本语言、深刻独特的人性审视确立了自身价值,而且还塑造了大量基于作家个体情感记忆、呼应时代思潮、带有文化印记的女性形象;可以说,莫言小说中饱含生命激情的女性形象业已成为其艺术成就的有机组成部分。论文结合莫言小说的具体内容,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将其女性形象放置在当代小说的发展历程中考察,在概括其女性形象内涵的同时,探究其生成根源。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苦难:女性形象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