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作家相关论文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坛风起云涌,各种文学流派争奇斗艳。回到历史现场,左翼文学作为三十年代的先锋文学在当时的文学市场和文化环......
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一群原籍东北的青年作家流亡至关内,成为驰名文坛的“东北作家群”。作为该群体一员的端木蕻良已广为人......
1970-80年代,对于台湾左翼作家陈映真来说是一个关键时期。1975年出狱后的他,面临着两大难题:一个是新殖民主义对台湾的宰制,另一个是......
现代作家张爱玲是一位颇多争议的作家。在改革开放之前,张爱玲一直在文学史上“缺席”;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始,张爱玲作为“出土”......
最近,看了一个展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电影史料展览,发现其中竟然缺失了一位著名的电影、戏剧艺术家、左翼文化的代表人物沈西苓,甚感遗......
旨在实现汉语“言文一致”和“语言统一”的国语运动,代表了中国现代语言运动的基本走向。但是,1930年代由左翼文化人发动的具有鲜......
《时代漫画》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漫画杂志,鲁少飞主编。月刊,16开本,上海时代图书公司发行。1934年1月创刊,1......
<正>一《李慧娘》的排演《李慧娘》事件,我也算是亲身经历。《李慧娘》的作者是孟超先生,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早先是太阳社的,左......
1940年1月,梁实秋以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身份,参加了“华北慰劳视察团”。该团由重庆出发,经成都、西安、郑州、宜昌等地,先后访问了七个......
国民党政府先后出台的系列战时文化统制政策,严重影响了当时文坛生态。在武汉失守尤其是皖南事变后的几年间,左翼作家茅盾的文集被......
本文借用福柯的“话语”概念,将学术研究看成是一种话语建构与话语实践行为,并从话语嬗变与转型的角度出发,探讨国内不同历史时期......
一 1948年6月,台湾作家杨逵在《“台湾文学”问答》中谈道:“去年十一月号的《文艺春秋》曾有边疆文学特辑,其中一篇以台湾为背景的《沉醉......
1945年日本投降的第二天,我从徐州日伪警察局监狱出来后,便和妻子辗转来到上海。在上海这么多年,我跟后来成为“四人帮”中两根“棍子......
我们刚刚经历过一个解构的时代。我们的文学只有一种价值观的现象已成为历史,如今面对的是多元价值并存共生的局面。这是思想解放运......
好文段是好文章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好的文段具备单一性、连贯性和完整性的特点。 单一性是说一段只能有一个中心,不可把一些不干......
文学是诉诸语言的自由情感的审美存在形式。文学情感不是现实情感,而是处于无限时空中的自由情感,这种情感转化为审美形式,便是文学。......
一九四九年后大陆作家在纯文学意义上的写作,可谓是弱化和单调了许多。建国初期,踌躇满志的左翼作家们携带着一批对旧制度深恶痛绝之......
施蛰存先生今年已经九十五岁高龄,从他十七岁开始发表作品,到现在已经有七十八年的文坛生涯。早在三十年代,他就是中国最有影响的心理......
数年前,赫赫有名的北京大学宣布限制校外人员随便进校参观,不久,又开始限制非北大学生在北大教室内旁听。至此,一贯以开放著称的北京大......
梁实秋是中国著名的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翻译家;他是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中给中国文......
读周作人的文章,深觉他可爱。带着维护和偏袒之情再来读这本传记,觉得他的可爱又近前了一步,是活生生的了。鲁迅是大哥,从儿时起,就雄赳......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
《名优之死》共有三个版本:初刊本、初版本和修改本.初刊本体现出20年代田汉话剧创作与演出实践的密切相关性,但存在着人物设置不......
一上海是新文化运动开展较早的一个城市。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以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和研究社会主义为特征,上海就是传播马克思主......
该文是对三十年代曹禹戏剧与左翼戏剧问关系的一次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三十年代曹禹与左翼戏剧的关系.首先......
左翼早期作家蒋光慈在左翼革命作家群中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存在,原因在于他对于作为个体的浪漫主义作家和集体一员革命者的关系处理上......
在穆时英短暂的创作生涯中有两条重要线索贯穿始终。 第一条是左翼的始终存在的影响。穆时英以左翼作家的姿态出现在文坛,穆时英......
《黄金时代》是一部以萧红的个人传记为主线,以萧红一生的人际交往与爱情发展为主要线索,再现民国时期的文艺青年们在文坛上的逐步......
1937年初,为使上海的左翼作家们从鲁迅逝世的悲痛中走出,叶以群、张天翼提议就近寻一偏僻地一起研讨创作,邵荃麟、葛琴夫妇积极响......
通过细读文体、实地走访考察及进行相关研究,认为叶紫的小说中至少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价值:农民精神的剖析、女性解放的探索、知识......
新中国成立后,艺术精神和政治意志的矛盾成为左翼作家最为沉重的精神负荷,茅盾、何其芳、丁玲正是这类作家的代表。在政治运动的“围......
三十年代“左联”主张文学为无产阶级劳苦大众的解放斗争服务,要求作家深入革命的实际,与战斗的实际生活接触,到工厂到农村到战线......
以萧红研究为个案历史性地考察多部文学史和学术著作中萧红研究论述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受鲁迅、胡风和茅盾评价影响在左翼作家版图......
左翼青年作家周文小说对边地、城市、战争等的观照与叙述都给人一种深刻的绝地感受.边荒无情,弃绝希望;战火无义,戕害人性、摧残文......
近日读书,看到不少先贤谈论书序的文章,从中可以发现古人对书序的重视。我注意到今人印书,封面封底常常印有不少名人的赞语,似是用来为......
左翼乡土小说家在文艺大众化讨论的影响和启示下开始尝试着在小说文本中嵌入民歌民谣,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左翼乡土小说的地域色彩和......
左翼作家丘东平(1910-1941)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特别是在战争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参加左翼作家联盟,加入“十九路军”,亲历“......
【正】鲁迅先生逝世以后,几乎每年都有纪念,十周年是大祭,自然更为隆重。抗战八年,烽烟遍境、家宅为陷,不能很好地纪念鲁迅,抗战结......
选择30年代左翼作家周文为研究对象,以周文“革命家”与“文学家”的双重身份为脉络,从创作主题、创作方法、创作形式三个方面全面论......
周文是在鲁迅的扶掖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20世纪30年代文坛的优秀左翼作家,从创作意图、创作原则 到题材的选择、艺术表现手法及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