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分数表征中整数偏向的内在加工方式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k08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数偏向普遍存在于儿童的分数表征中,它指儿童在应用分数知识时,常使用先前形成的有关整数的独立单元计数图式来解释分数的倾向。以往研究表明,成人在表征分数时采用整数偏向的心理数字线表征方式。本研究选取72名正确解决分数比较任务的六年级儿童,利用心理数字线假设的三种效应:反应编码中的"空间一数字关联"效应(SNARC效应)、数字距离效应以及数值大小效应探讨他们在分数比较任务上的分数表征方式以及整数偏向的内在心理表征机制。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通过对经典四卡问题呈现方式的改进,逐一呈现与命题对应的检验证据,要求被试判断每一证据在命题检验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证真偏向"依然存在,不过从正确率来看,顺向证真与顺向证伪间并没有显著差异。(2)发现了显著的顺序效应,与逆向检验相比,顺向检验具有更高的正确率与更短的反应时。(3)被试加工与命题"无关联"刺激时存在明显困难,其正确率显著较低。这些结果说明个体在判断不同证据对命题检验的作用时会受
人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依赖于对自我和他人所持有的信念,但很少有研究从自我和他人的角度考察信念推理的神经机制差异。本研究设置三个任务来考察自我和他人的信念加工,分别是放置物体游戏(基线任务:要求被试回忆自我和他人的行为),猜测盒子游戏(要求被试理解自己和他人的信念),寻找物体游戏(要求被试根据自我和他人的信念,分别对自我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同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记录被试在完成三种任务时的脑电活动
攻击行为是发展心理学家长期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现阶段国内相关研究对童年早期儿童攻击行为的探讨较少,并且很少采用纵向的追踪设计。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选取济南市四所幼儿园7个班共217名幼儿为被试,使用观察法,每间隔半年收集一次数据,考察3-6岁儿童攻击行为的特点以及发展模式。
研究采用同伴提名法、友谊质量问卷和班级戏剧量表,对433名小学3至5年级的儿童进行了一年的追踪调查,考察了攻击行为的不同发展轨迹与同伴关系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根据前后两次的攻击行为得分,将被试分为持续高组、先高后低组、先低后高组和持续低组。(2)攻击行为发展的不同组别在友谊质量上的主效应不显著,在社会喜好上的主效应显著,先高后低组的上升趋势比先低后高组,持续高组,持续低组(关系攻击持续低组
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互动是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同伴是儿童社会互动的重要对象,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儿童通过不断进行社会比较形成和发展自我概念。而同伴侵害作为一种消极的同伴互动经历,对儿童的自我概念存在消极影响。已有研究大多关注身体侵害或一般侵害,而忽视了关系侵害对自我概念的影响。童年晚期,随着儿童同伴地位的形成和个体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关系侵害对个体的自我概念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考察个体在欺负情境中的参与角色特点是从群体角度考察欺负发生机制的一种有益尝试,多重性参与角色的选择和组合可能更便于解释欺负行为的社会化过程。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运用欺负参与角色问卷中文版和提名问卷测查了590名初二学生。
本研究采用基因-基因设计与基因-环境设计,综合运用问卷法与DNA分型技术,以153名高和低攻击组初中生为被试,旨在考察遗传与环境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具体而言,包括MAOA基因rs6323多态性与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对攻击行为的交互作用,以及两个基因多态性与负性生活事件对攻击行为的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