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相关基因APC的突变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2012年医学遗传学年会暨全国第十一次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as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y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在1/17000至1/5000之间,患者自十二、三岁时直肠乙状结肠内出现息肉状腺瘤,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整个结肠内可布满成百上千个腺瘤样息肉.组织学检查早期为轻度腺体增生,后期发展为典型腺瘤.如果不加以治疗,恶变率几乎为100%.该病的发生与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突变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APC基因是抑癌基因,定位于5q21-22,包含有15个外显子和14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全长8538 bp,编码的APC蛋白包含2843个氨基酸.在胞质中APC蛋白同GSK3β,AXIN和CK1蛋白结合形成四聚体复合物可降解胞质内的β-Catenin蛋白,突变后的APC蛋白失去了形成β-Catenin降解复合体的能力,导致过多的游离β-Catenin在胞质内积聚,从而进入细胞核中与转录因子结合激活Wnt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异常表达,引起肠道肿瘤的形成和转移.方法:本实验室收集5个FAP家系,依照患者知情同意权,先采集其先证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针对APC基因的15个外显子以及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处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测序检测APC基因突变情况.结果:通过测序,我们在五个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家系中均检测出APC基因突变.分别为:APC基因第14外显子内的点突变c.1766T>A,该突变导致APC蛋白第589位由赖氨酸直接变为终止密码子(p.K589X);APC基因的第15外显子的缺失突变c.3180-3184delAAAAC,缺失造成框移改变,在缺失后的第3位形成终止密码子(p.11060IfsX3);APC基因的第15外显子的缺失突变c.2071-2102 del,缺失造成框移改变,在缺失后的第84位形成终止密码子(p.H672IfsX84).通过对HGMD数据库检索以及PCR-RFLP检测证实了APC基因的以上三处突变为新的突变;在另外两个家系中发现APC基因的第15外显子点突变c.2510C>G,该突变导致APC编码蛋白第837位由丝氨酸直接变为终止密码子(p.S837X),为数据库报道的已知突变;APC基因的第12外显子点突变c.1604G>C,该突变导致APC编码蛋白第516位由赖氨酸变为天冬氨酸(p.K516N),也为数据库报道的已知突变.结论:我们对五个FAP家系致病基因APC的筛查中,发现了三个国际上尚未报道的致病突变和两个已报道的致病突变,丰富了FAP的致病突变谱,明确了该病的致病基因,为该病的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APC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报导一例豪猪状鱼鳞病、白甲、脱发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特点及其致病基因突变研究.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集患者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基因组DNA,对患者的K1、K10、GJB2、GJB6等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和侧翼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除外这些基因突变后,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确定致病基因.结果:患者临床表现并不完全符合有汗型外胚叶发育不良、经典豪猪状鱼鳞病,其K1、K10、GJB2
会议
目的 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叶酸缺乏与多种肿瘤发生相关,但缺少后续实验支持且作用机制不清.本实验的目的即为探讨补充叶酸对肝癌发生是否有防护作用及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与实验基础.方法 构建肝癌小鼠模型,检测叶酸对肝损伤、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发展情况的影响;realtime-PCR、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检测叶酸对小鼠肝组织及人肝细胞EMT标志分子的作用.CHI
背景与目的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SCA3)是常见的神经遗传病,由其致病基因ATXN3的CAG重复序列异常扩增所致.SCA3有遗传早现现象,在传代过程中,随着CAG重复序列的进一步扩增,当发病年龄早于生育年龄时,则无法婚育传代,理论上突变的ATXN3会逐渐消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提示突变的ATXN3存在一定的保存机制,尽管至今未明.本研究拟初步探讨该保存机制.方法 利用位点特异性PCR结合琼脂糖
会议
背景与目的 ATXN3是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SCA3)的致病基因,其10号染色体上的CAG重复序列可发生扩增突变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根据CAG重复数目的不同,CAG重复序列可分为正常片段、中间片段及致病片段.这些片段的重复次数范围界定目前较为混乱.本研究主要对中国人ATXN3的野生型CAG重复分布进行检测并结合相关数据对CAG重复范围进行重新界定.方法 采用基因重组结合PCR的方法制备一种全新
会议
先天性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可导致儿童时期视力障碍或全盲的疾病之一.我实验室前期实验证实,EPHA2基因内含子点突变(c.2826-9G>A)与常染色体显性全白内障的发病相关.该突变形成一异常剪切位点,导致内含子16中的7bp碱基被错误包含在异常转录本中,继而导致大范围移码突变和终止密码子延迟出现.EPHA2蛋白属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在人类晶体上皮细胞和晶体纤维细胞大量表达,通过与其配体ephrin结
对个体而言,基因突变即可以由其父母遗传而来,也可以后天获得。前者称为遗传性突变(hereditary mutation),或种系突变(germline mutation),后者称为新生突变(de novo mutation)。研究表明,新生突变可以在人一生中的任何时间点(从受精卵开始)发生。如果新生突变发生在个体发育的早期,将导致一个或多个组织的大量细胞或全部细胞拥有突变的基因型,使个体处于嵌合体
会议
Duchenne dystrophies(DMD)是人类常见的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病,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DMD由人类Dystrophin基因突变引起,其突变机制复杂,探索简便、准确的基因突变检测技术是DMD研究的热点之一.基因诊断已经被广泛应用到DMD的临床研究中,并且在确诊患者、筛查携带者、产前诊断以及指导基因治疗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介绍了一下几个DMD分子诊断新技术:1、聚合酶链反
本研究对一个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的突变分析.通过家系调查,对家系成员进行全面的体检及听力学检查,整理、分析家系资料,总结家系听力学特征和遗传学特征,绘制遗传图谱.应用已知耳聋基因外显子重测序、全外显子组重测序分别对2例家系典型病例进行重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候选SNV/Indel,对候选致病SNV在家系病例和正常人中进行Sanger测序验证.通过对重测序结果的验证,找到与耳聋
目的 研究一例儿童Peutz-Jeghers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其LKB1/STK11基因突变.方法 收集家系的临床资料,并分别留取家系成员外周血,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DNA测序分别检测LKB1/STK11基因大片段缺失、碱基突变、碱基插入和缺失,同时采用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PCR-DHPLC)筛查验证突变位点在250例正常人群中的分布.生物信息学分析突变位点对编码蛋白
中性脂肪沉积症是一种相当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脂肪沉积病,临床上可分为两种表型,一种为中性脂肪沉积症合并鱼鳞病即Chanarin-Dorfman syndrome;另一种为伴有肌病的中性脂肪沉积症.伴有肌病的中性脂肪沉积症(neutral lipid storage disease with myopathy,NLSDM)是由编码脂肪甘油三酯脂酶(adipose triglyceride lip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