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肌病的中性脂肪沉积症的致病基因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2012年医学遗传学年会暨全国第十一次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n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性脂肪沉积症是一种相当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脂肪沉积病,临床上可分为两种表型,一种为中性脂肪沉积症合并鱼鳞病即Chanarin-Dorfman syndrome;另一种为伴有肌病的中性脂肪沉积症.伴有肌病的中性脂肪沉积症(neutral lipid storage disease with myopathy,NLSDM)是由编码脂肪甘油三酯脂酶(adipose triglyceride lipase,ATGL)的基因(又称PNPLA2)突变所致,于2007年由法国的Fischer等首先报道.目前世界上共报道了19例患者,其临床特点主要为成年期出现缓慢发展的四肢无力,部分患者可见心脏和肝脏等脏器的受累,不同组织的细胞内出现脂肪沉积是其主要病理改变,包括肌纤维内脂肪滴显著增多以及外周血的白细胞内脂肪滴沉积即Jordan小体.本研究中我们对发现的三例中国汉族人群的NLSDM患者的临床、骨骼肌病理和基因突变特点进行了研究.三例患者中,男性两例,女性一例,两例患者为近亲结婚,发病年龄为38-43岁.三例患者均为隐匿起病,在中年后出现四肢缓慢发展的肌无力,双侧肢体不对称,颈部肌肉也受到累及.三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均见到脂肪滴增多即Jordan小体阳性.患者肌肉病理发现肌纤维内大量脂肪滴沉积,符合脂肪沉积性肌病的病理改变特点,超声检查三例患者均未查到其他脏器受累及.三例患者的基因检测发现,两例患者为为PNPLA2基因纯合突变,分别为IVS6+1G>T剪切突变和c.467del C碱基缺失突变.另一例为IVS6+2T>C剪切突变和c.749A>C(Q250P)错义突变的复合杂合突变.PNPLA2蛋白存在N端的主要酶活性结构域(amino acids10-179)和C端的三酯酰甘油结合的结构域(amino acids 309-391).以往研究认为C端结构域的突变多导致单纯的骨骼肌损害和肌纤维内脂肪沉积,而N端结构域的突变多导致严重的肌病伴有其他系统受累及.我们所发现的一例患者为c.467del C碱基缺失纯合突变,该突变造成该蛋白从156个氨基酸开始出现移码突变,并在第255位氨基酸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该患者表型与其他患者类似,提示突变类型与疾病表型关联性并不大.我们的研究共发现了PNPLA2基因的四个新突变,其中包括两个剪切异常突变和一个碱基缺失突变.我们的研究完善了PNPLA2基因的突变谱,尤其是补充了中国汉族人群中性脂肪沉积症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基因突变数据,有利于继续对该病开展分子病理机制的研究.
其他文献
细胞色素P450 4F2(Cytochrome P450 4F2,CYP4F2)编码的ω-羟化酶将花生四烯酸代谢生成20-HETE.20-HETE对血压调控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阻断ca2+激活的K+通道引起周身小血管收缩,起促高血压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抑制肾脏Na+-K+-ATPase、钠钾氯共转运蛋白(Na+-K+-2C1-cotransporter,isoform 2,NKCC2)及
目的:报导一例豪猪状鱼鳞病、白甲、脱发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特点及其致病基因突变研究.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集患者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基因组DNA,对患者的K1、K10、GJB2、GJB6等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和侧翼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除外这些基因突变后,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确定致病基因.结果:患者临床表现并不完全符合有汗型外胚叶发育不良、经典豪猪状鱼鳞病,其K1、K10、GJB2
会议
目的 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叶酸缺乏与多种肿瘤发生相关,但缺少后续实验支持且作用机制不清.本实验的目的即为探讨补充叶酸对肝癌发生是否有防护作用及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与实验基础.方法 构建肝癌小鼠模型,检测叶酸对肝损伤、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发展情况的影响;realtime-PCR、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检测叶酸对小鼠肝组织及人肝细胞EMT标志分子的作用.CHI
背景与目的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SCA3)是常见的神经遗传病,由其致病基因ATXN3的CAG重复序列异常扩增所致.SCA3有遗传早现现象,在传代过程中,随着CAG重复序列的进一步扩增,当发病年龄早于生育年龄时,则无法婚育传代,理论上突变的ATXN3会逐渐消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提示突变的ATXN3存在一定的保存机制,尽管至今未明.本研究拟初步探讨该保存机制.方法 利用位点特异性PCR结合琼脂糖
会议
背景与目的 ATXN3是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SCA3)的致病基因,其10号染色体上的CAG重复序列可发生扩增突变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根据CAG重复数目的不同,CAG重复序列可分为正常片段、中间片段及致病片段.这些片段的重复次数范围界定目前较为混乱.本研究主要对中国人ATXN3的野生型CAG重复分布进行检测并结合相关数据对CAG重复范围进行重新界定.方法 采用基因重组结合PCR的方法制备一种全新
会议
先天性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可导致儿童时期视力障碍或全盲的疾病之一.我实验室前期实验证实,EPHA2基因内含子点突变(c.2826-9G>A)与常染色体显性全白内障的发病相关.该突变形成一异常剪切位点,导致内含子16中的7bp碱基被错误包含在异常转录本中,继而导致大范围移码突变和终止密码子延迟出现.EPHA2蛋白属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在人类晶体上皮细胞和晶体纤维细胞大量表达,通过与其配体ephrin结
对个体而言,基因突变即可以由其父母遗传而来,也可以后天获得。前者称为遗传性突变(hereditary mutation),或种系突变(germline mutation),后者称为新生突变(de novo mutation)。研究表明,新生突变可以在人一生中的任何时间点(从受精卵开始)发生。如果新生突变发生在个体发育的早期,将导致一个或多个组织的大量细胞或全部细胞拥有突变的基因型,使个体处于嵌合体
会议
Duchenne dystrophies(DMD)是人类常见的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病,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DMD由人类Dystrophin基因突变引起,其突变机制复杂,探索简便、准确的基因突变检测技术是DMD研究的热点之一.基因诊断已经被广泛应用到DMD的临床研究中,并且在确诊患者、筛查携带者、产前诊断以及指导基因治疗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介绍了一下几个DMD分子诊断新技术:1、聚合酶链反
本研究对一个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的突变分析.通过家系调查,对家系成员进行全面的体检及听力学检查,整理、分析家系资料,总结家系听力学特征和遗传学特征,绘制遗传图谱.应用已知耳聋基因外显子重测序、全外显子组重测序分别对2例家系典型病例进行重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候选SNV/Indel,对候选致病SNV在家系病例和正常人中进行Sanger测序验证.通过对重测序结果的验证,找到与耳聋
目的 研究一例儿童Peutz-Jeghers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其LKB1/STK11基因突变.方法 收集家系的临床资料,并分别留取家系成员外周血,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DNA测序分别检测LKB1/STK11基因大片段缺失、碱基突变、碱基插入和缺失,同时采用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PCR-DHPLC)筛查验证突变位点在250例正常人群中的分布.生物信息学分析突变位点对编码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