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HA2基因突变转基因模型鼠的建立及表型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2012年医学遗传学年会暨全国第十一次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qsd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天性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可导致儿童时期视力障碍或全盲的疾病之一.我实验室前期实验证实,EPHA2基因内含子点突变(c.2826-9G>A)与常染色体显性全白内障的发病相关.该突变形成一异常剪切位点,导致内含子16中的7bp碱基被错误包含在异常转录本中,继而导致大范围移码突变和终止密码子延迟出现.EPHA2蛋白属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在人类晶体上皮细胞和晶体纤维细胞大量表达,通过与其配体ephrin结合指导晶体细胞间的有序排列,以维持晶体透明度.目的 通过构建含有突变EPHA2基因cDNA全长的转基因载体,建立C57BL/6J小鼠先天性白内障模型进行表型分析.方法 转基因载体采用受精卵雄原核注射方式整合于转基因小鼠基因组DNA中,小鼠生后3周进行PCR转基因阳性鉴定.鉴定引物设计选取转基因载体序列中特异片段.所得阳性founder小鼠与野生B6小鼠杂交传代建系.取子二代阳性小鼠,采用裂隙灯照相方法明确先天性白内障诊断.对确诊小鼠进行晶体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观察EPHA2突变蛋白表达水平.制作转基因阳性小鼠及同组阴性对照小鼠眼球组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小鼠晶体大体形态的改变及晶体上皮细胞与晶体纤维细胞形态的改变.结果 首建系小鼠总数为75只,鉴定阳性founder小鼠3只,阳性率4%.产生子一代阳性小鼠8只,子二代阳性小鼠5只,EPHA2突变转基因小鼠成功建系.取阳性小鼠及同组阴性小鼠眼球组织进行表型对比,可见阳性小鼠晶体组织全部浑浊,出现全白内障表型.提取阳性小鼠与同组阴性小鼠眼球组织蛋白,western blot检测EPHA2蛋白表达,发现阳性小鼠EPHA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且蛋白分子量略增大.证实EPHA2基因内含子点突变能够形成异常剪切,导致终止密码子延迟111bp出现,进而产生较野生型蛋白增加37个氨基酸残基的全新突变蛋白.对转基因阳性小鼠及同组阴性对照小鼠眼球组织石蜡切片进行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显示,先天性白内障小鼠的晶体组织结构不完整,在晶体上皮细胞区域发现大小不等的空泡样结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先天性白内障表型小鼠晶体上皮细胞和晶体纤维细胞区域,六边形细胞结构被破坏,细胞排列无序,呈不规则形状.在突变型EPHA2受体蛋白中,与配体结合的细胞外结构域并未发生突变,形成小鼠晶体细胞病理改变的原因可能与SAM结构域突变后影响EHPA2蛋白对某些细胞连接蛋白,如N-cadherin等的募集作用及影响下游信号分子的活化有关,需进一步实验证实.结论 先天性白内障转基因模型鼠的成功建系证实,该EPHA2基因突变可以导致C57BL/6J小鼠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并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分子机制打下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智力低下(Intellectual disability,ID)是一种常见的终身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3%,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目前至少一半以上的智力低下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已知病因的智力低下患者中,约一半与遗传因素有关,其中基因突变是导致ID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通过G显带和高分辨染色体分析技术在智力低下伴孤独症患者发现一例新发生的46,XY,t(3;18)(p 13;q23)平衡易
会议
目的 分析新疆蒙古族人群的起源,迁移以及不同地区蒙古族人群及其他少数民族的遗传差异和特征,可为中华民族多元化格局的形成提供遗传学方面的佐证,还可为研究人群起源、分化、迁徙、融合等历史问题提供遗传学上的证据.方法 本研究对120份新疆蒙古族无关人群外周血样本,采用ABI3730测序仪对mtDNA高变区序列进行测序,计算单倍型多样性(H),核苷酸多样性(πn)、核苷酸成对差异平均数(π)等多态指标;结
会议
背景与目的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因具体发病机制不甚明了,至今尚无有效治疗药物.患者通常在起病后3~10年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新近研究认为ATXN2基因的中间片段(CAG重复数在27-33)与ALS发病风险相关,这可能对研究ALS的发病机制有所帮助,类似研究在中国人群中报道甚少.方法 采集290名ALS患者和345名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对其进行DNA的抽提;设计ATXN2的引物,PCR扩增上述研究
会议
目的 探讨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G814A(rs5442)、C825T(rs5443)、C1429T(rs5446)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在延边地区人群的分布特征及连锁不平衡关系.方法 应用SNaPshot平台进行定点序列分析(minisequencing)技术对245名中国延边地区人口的GNB3基因3个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别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高分辨率的珠蛋白肽链反相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为同类工作提供一种有参考价值的经验.方法 采用梯度洗脱,菲罗门Jupiter C 18(250×4.6mm,5μm,300A)色谱柱,流动相A为乙腈/甲醇(90:10),流动相B为0.5%三氟乙酸(TFA)水溶液(调节至pH2.6),流速2.0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80nm,50μl全血溶解于1ml去
细胞色素P450 4F2(Cytochrome P450 4F2,CYP4F2)编码的ω-羟化酶将花生四烯酸代谢生成20-HETE.20-HETE对血压调控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阻断ca2+激活的K+通道引起周身小血管收缩,起促高血压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抑制肾脏Na+-K+-ATPase、钠钾氯共转运蛋白(Na+-K+-2C1-cotransporter,isoform 2,NKCC2)及
目的:报导一例豪猪状鱼鳞病、白甲、脱发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特点及其致病基因突变研究.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集患者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基因组DNA,对患者的K1、K10、GJB2、GJB6等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和侧翼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除外这些基因突变后,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确定致病基因.结果:患者临床表现并不完全符合有汗型外胚叶发育不良、经典豪猪状鱼鳞病,其K1、K10、GJB2
会议
目的 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叶酸缺乏与多种肿瘤发生相关,但缺少后续实验支持且作用机制不清.本实验的目的即为探讨补充叶酸对肝癌发生是否有防护作用及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与实验基础.方法 构建肝癌小鼠模型,检测叶酸对肝损伤、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发展情况的影响;realtime-PCR、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检测叶酸对小鼠肝组织及人肝细胞EMT标志分子的作用.CHI
背景与目的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SCA3)是常见的神经遗传病,由其致病基因ATXN3的CAG重复序列异常扩增所致.SCA3有遗传早现现象,在传代过程中,随着CAG重复序列的进一步扩增,当发病年龄早于生育年龄时,则无法婚育传代,理论上突变的ATXN3会逐渐消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提示突变的ATXN3存在一定的保存机制,尽管至今未明.本研究拟初步探讨该保存机制.方法 利用位点特异性PCR结合琼脂糖
会议
背景与目的 ATXN3是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SCA3)的致病基因,其10号染色体上的CAG重复序列可发生扩增突变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根据CAG重复数目的不同,CAG重复序列可分为正常片段、中间片段及致病片段.这些片段的重复次数范围界定目前较为混乱.本研究主要对中国人ATXN3的野生型CAG重复分布进行检测并结合相关数据对CAG重复范围进行重新界定.方法 采用基因重组结合PCR的方法制备一种全新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