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如山相关论文
梅兰芳的访美演出并非一帆风顺,齐如山等人的事后追述可能会形成对某些事实和问题的遮蔽。本文拟从齐如山写给国内剧评家徐凌霄的一......
我每次到北京,都要登几次香山,在那绿色的大氧吧中,亲近大自然,真是心旷神怡,令人忘却诸多烦恼。不仅强身健体,提神益智,有时还有意外的发......
三十年代北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比较扎实,尤其对京戏的研究著述,有了明显突破和提高。这基于两个根本的重要原因:一是所有这方......
一九一七至一九三七年前后,中国京剧艺术进入鼎盛时期。如果从京剧批评史的角度看,特别是从“五四”前后各路知识分子对戏曲的复杂态......
在《梅兰芳与二十世纪》(三联版)《梅之禅》一文中,徐城北先生提及“梅的家属曾告诉我”云云,有误。现“正误”如下: 一九一五年近......
一九三○年二月二十七日,梅兰芳(1894-1961)先生在美国纽约百老汇四十九街剧院(49th Street Theater)作访美首场演出,剧目为《汾河湾》。......
<正> 《霸王别姬》一剧,是梅兰芳大师和武生泰斗杨小楼两位艺术家在1921年下半年合作编演的。于1922年2月15日在北京第一舞台首场......
民国文人齐如山有两个爱好:一个是捧梅兰芳,一个是吃好吃的。捧梅兰芳捧出了一个“梅博士”,吃好吃的让他收获了世间美味,并写出了《烹......
京剧大师齐如山先生说,京剧是“有声皆歌,无动不舞”,好像是说京剧是歌舞剧似的。但京剧如果真的属于歌舞剧,齐大师的这句话也就等于赘......
写意是我国传统美学体系中所独有的理论原则,它最先是从我国的传统绘画艺术创作论述中提出的,后来戏曲也移植它,并把戏曲、绘画、......
年纪渐长,要怀念的人逐渐增多,面目不免变得模糊,但晓青不一样:她性格平滑如镜,让人猜不透,纳闷不已,但生命竟以最戏剧性方式画上句号,使人......
齐如山是我国近现代戏曲史上一位杰出的理论家、剧作家和活动家,是20世纪中国民俗学领域的一位文学大家,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杰......
梅兰芳童年时并未表现出过人的艺术天分,相貌也很平常,两只眼睛有些近视,眼皮总下垂。眼睛既不能外露,又不能正视,显着无神的样子,见了生......
1月5日 小雪 梅兰芳是个只可有一、也只应有一,不可有二、也不会有二的人了。 随着电影《梅兰芳》的放映,那渐行渐远的尘封记......
女博士、女教授、艺术院校、戏曲学、齐如山剧学研究……这些关键词中的任何一个所体现的内涵及外延,所承载的分量与故事,都足以令人......
梅兰芳出身梨园,他所处的年代,戏子的社会地位极低,他谦恭待人,洁身自爱,刻苦学习技艺,博采众长,以风华绝代的扮相、表演和唱腔,最......
孙红雷是硬汉,是师奶杀手,没人说他是知识分子。但在《梅兰芳》中,他成功地扮演了一位知识分子,还是位大知识分子——以梅兰芳好友齐如......
好的艺术形象,皆具有“长期地反复玩索”之魅力,形成这种魅力的不可或缺因素即是讲究适度节制。梅兰芳京剧舞台上的表演是值得“长期......
20世纪30年代,梅兰芳先生成功访美,将中美戏剧交流推向了第一个高潮,这也是中国第一位让国粹京剧走向世界,走入美洲的戏曲艺术家,对于中......
近来,有些省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开始用方言播出节目了,久居京城的“老北京”自然也希望有用纯正北京话播出节目.媒体上使用方言并......
齐如山一生致力于京剧舞台表演的舞蹈化实践与研究,这种舞蹈化在他与梅兰芳的合作中获得巨大成功,并于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世界产生......
概述并分析我国近代著名的戏曲理论家,近代的戏曲研究,尤其是京剧的发展与推广的独特贡献。认为他的戏曲研究较之于同时代诸多研究......
18世纪,法国传教士马若瑟(Joseph de Premare,1666—1736)将元杂剧《赵氏孤儿》译为法文并出版,中国戏剧的海外传播就此拉开帷幕。至......
国内外对于梅兰芳的学术研究研究颇多,大凡都是以梅兰芳在舞台上的具体表演为研究核心,而本文侧重于从艺术社会学方面的前沿理论"......
齐如山是20世纪著名的戏曲理论家、作家,同时也是民国时期知名的藏书家。他不但注意对戏曲剧本、古典小说及档案文献的收藏,而且具......
一次次重张艳帜据赛金花自述,她13岁开始去花船上当清倌人。清倌人通常不卖身,宴席陪坐或弹琴唱曲。不过,赛金花不像别的姑娘自幼......
在中国戏曲文化传统由近代向现代的转型进程中,齐如山从戏曲本体和艺术实践出发,通过半个世纪的戏曲研究历程,逐步廓清了中国戏曲改良......
【正】齐如山是中国近现代戏曲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理论家、剧作家、导演和活动家。他不仅发现并培养了青年京剧艺术家梅兰芳,还通......
“北平”这个称呼,已经是很多年前的旧事了,但和它牵萦的记忆,始终未随着光阴消退。因了隔在江海茫茫之外,他无从亲睹故城的模样,这篇那......
中国京剧艺术享誉世界,其中梅兰芳先生的贡献尤为巨大。他曾3次赴日、1次赴美、4次赴苏,1953年还曾赴朝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41年中......
齐如山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戏曲研究家。他自民国初年结识梅兰芳先生起的二三十年间,与梅兰芳形成的亲密无问的师友关系,对辅助梅兰芳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珍藏的梅兰芳1930年到美国访问演出的画卷。画卷采取中国传统的画轴形式,用工笔重彩方法......
期刊
一位戏曲演员表演风格的形成是需要多方面素养的。这些素养要求演员要不断地广吸博纳,择其优点为我所用。梅兰芳之所以能在旦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