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相关论文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47岁。因"左上臂红斑反复发作2年余"来诊。2年余前左上臂无诱因出现红斑、斑块,表面溃疡、渗出,反复发作,偶有瘙痒......
唐汉钧教授认为肉芽肿性乳腺炎病机为肝脾失调,气血瘀滞,湿热痰瘀凝聚,故治疗以分期辨证论治为主,消法贯穿治疗始终,主要体现为清......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492例经病理活检证实为肉芽肿性肺疾病(GLD)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GLD的疾病谱、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为......
气道狭窄是一种先天性或由感染、肿瘤、外伤、结核等疾病引起的临床常见疾病,国内常见的病因有气管支气管结核、良性或恶性肿瘤等,植......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62岁。"面部麻木、吐字不清2周",1年前外院胸部CT:左肺门新生物伴阻塞性肺炎,肺门淋巴结肿大,双肺多发结节。PET-CT......
病史摘要患者中年女性,主因"鼻小柱肿物"住院行胸部CT检查时,发现双肺多发实性结节,双肺门、纵隔内多发肿大淋巴结。初诊考虑"转移......
期刊
目的:以病理诊断为肉芽肿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111例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肉芽肿性肺疾病总的......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CT、MR影像学表现.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8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经病理证实的黄色肉芽肿......
1960—1990年间,一些中国皮肤科医师注意到少数临床表现为面部皮肤肉芽肿性炎症的患者最终死于脑炎。2001年高天文医师总结了此类患......
目的分析泪腺区占位性病变的发病特点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分布。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住云南省第二......
目的探讨成人型黄色肉芽肿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2015至2017年4例成人型......
报告16例Wegener肉芽肿病、4例过敏性血管炎性肉芽肿病、3例淋巴瘤样肉芽肿病和1例坏死性结节病样肉芽肿病。本组疾病的病理特点均......
目的总结儿童幼年黄色肉芽肿(JXG)的临床及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搜集2006年7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
肉芽肿性疾病是一组慢性增生性炎性疾病,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均可导致肉芽肿的形成,其诊断和治疗需要最大限度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MPO-ANCA)相关肥厚性硬膜炎(HP)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诊治的4例MPO-ANCA相关HP患者的临......
收集2011年4月至2016年6月期间就诊的26例从事小餐馆厨师工作患者的肺部CT扫描图像,分析其肺部病理改变与影像特点。主要临床表现为......
本病又称组织细胞病(Histiocytose X)。这种外阴和肛周嗜酸性肉芽肿,可具有不属于由Hand-Schuller-Christian病、Letterer-Siwe病......
期刊
本文报导用无针注射器治疗环状肉芽肿45例及脂质渐进性坏死5例。所用的药物是缩丙酮羟氟烯索(去炎松)0.1毫升(每毫升含5毫克),或无......
共观察22例蕈样肉芽肿患者,女12,男10,年龄15~85岁。大多数属于Ⅱ~Ⅳ期的患者,曾用氮芥治疗1月~3年未见显著的过敏反应。采用自然花瓣......
期刊
作者报告了一例典型的过敏性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硫唑嘌呤使病情得到控制,其结果支持了关于抗......
期刊
以往对蕈样肉芽肿的超微结构研究主要在深入了解蕈样肉芽肿细胞形态特征,而本文则重点注意特殊的胞浆内副晶状小体以及肥大细胞的......
期刊
本篇回顾研究连续收集环状肉芽肿(Granuloma Annulare,GA)6年的标本来找出嗜酸性白细胞,同时与类脂质渐进性坏死和其他渐进性坏死......
期刊
Wegener肉芽肿是系统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坏死性肉芽肿和动静脉皆受累的血管炎;肉芽肿性炎症的存在通常提示一种感染的原因。然而......
本文研究了19例泛发性和13例局限性环状肉芽肿病人的血清溶菌酶,年龄在13~67岁之间,男女之比为1:2.6。对照组年龄为21~64岁,男性20人......
作者对两例光化性肉芽肿患者进行了研究,一例为48岁女性,另一例为33岁男性。损害发生在颈后、颈两侧及前下方,为暴光部位。皮疹特......
较早的研究证明蕈样肉芽肿(MF)病人血液淋巴细胞仅在第Ⅲ、Ⅳ期有异常,但现有的进展对此表示怀疑.作者对13例MF Ⅰ、Ⅱ期患者,10例......
盐酸氮芥(HN2)大约在40年前开始应用于临床.1956年在匈牙利,Sipos首先证明局部应用HN2溶液于蕈样肉芽肿(MF)皮损有短期疗效低.以后......
作者报道一例50岁女性病员,全身皮肤有多形性浸润斑块及大小不一的皮下结节,起病于2年前并呈渐进性,腹股沟有胡桃大小至桔子大小的......
作者采用Sternberger及Joseph双标记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及单克隆抗体(McAb)方法,对17例蕈样肉芽肿(MF)患者的18次活检标本进行了研......
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早期诊断,往往存在着困难.其原因在于皮损活检时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相当大,也缺乏组织病理学的定量和统一的标准.......
自1971年以来,作者局部应用BCNU积累了10年经验,治疗了91名患者。其中斑块型副银屑病2名,淋巴瘤样丘疹病3名,蕈样肉芽肿86名,一名......
蕈样肉芽肿(MF)是一种原发于皮肤的T细胞淋巴瘤,形成肿瘤的细胞通常为协助性或诱导性T细胞。作者报告1例MF在淋巴瘤的溃疡性皮损内......
已经证实在诸如Masugi肾炎、结核菌索反应和慢性肉芽肿组织反应等不同类型的超敏感性反应中有凝血系统的参加.临床观察也报导人麻......
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是一种细胞免疫缺陷病。可分三型:第一型是先天性无胸腺和致命的免疫缺陷,如伴有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的DiGeorge......
本文报告一例穿通性环状肉芽肿(PGA),与口服维生素D有关.患者,男,10岁,病期2年.起初在双手背有3~4个3~5mm大小丘疹,逐渐发展到手指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