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家相关论文
纵观中日两国两千多年的交流历史可以发现,日本对中国的认知并非一层不变,而是随着历史前进的脚步不断发生变化的。在早期巨大的中......
纵观中日两国两千多年的交流历史可以发现,日本对中国的认知并非一层不变,而是随着历史前进的脚步不断发生变化的。在早期巨大的中......
刘宗周(1578-1645)是明代儒学的的殿军,其学术宗旨在于救治晚明王学之流弊。王学在万历、天启间,几与禅学混为一谈。救治王学的禅......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学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属儒家经典之一 ,它以先民高亢朴质、雍容婉雅的心声 ,濡染了数以......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孔子是个大儒学家,是只知摇头晃脑读诗书,四肢不勤的书呆子,其实错矣。孔子是一位身材高大、文武双全的人。《史记·......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提出要彻底打倒的三大封建要素 ,即君主专制政治、地主经济体制及封建儒教思想。其中 ,封建儒教思想具有两面性。......
马一浮(1883-1967),晚号蠲叟,浙江绍兴人,著名儒学家、理学家、佛学家、翻译家、诗人、书法家,与梁漱溟、熊十力被并誉为“现代儒......
众观史变,可以看出王夫之对中国传统哲学和史学进行大总结大反思是建立在他丰厚的史学、哲学理论思想之上的,王夫之从气本论和人性......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
‘正岡子規’本名‘常規’,1867年出生在‘爱媛果松山’,父亲是一个下级武士,子规5岁时这位酷爱喝酒的父亲就去世了。上小学前子规就......
冈田武彦把贝原益轩所强调的神儒一体论推进到神儒融摄、神儒共体的新阶段,所以可以把他的儒教称之为神道化的儒教,其神道则为"共......
非常感谢复旦的朋友们组织这个座谈会①。在大家的提问中,有两个问题比较集中,一个问题是关于帝国和国家的问题,比如,张汝伦先生提......
我怀着极大的兴趣,读了《读书》(一九九六年六期)发表的葛兆光教授对拙作《从理学到朴学》中译本的书评。葛教授通读全书,并就该书的优......
日本民族文化渊源于中华文化,日本从古代开始就吸收中华文化,正因如此,日本民族文化处处都印着中华文明的烙印,而且使中华文化与日......
<正> 从1603年到1868年的明治维新之首,在日本历史上叫做江户时代,因首都为江户(即现在的东京)而有此称,又因是德川家族统治的时代......
<正> 六经异传百家殊语这是汉初学术复兴的基本面貌与总标志。汉哀帝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中垒校尉刘歆欲建立经古文学,《左氏春秋......
<正>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发轫于公元前六至四世纪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历尽沧桑,绵延数千年。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一......
<正> §1 美国当代哲学家理查·罗蒂把历史上的哲学划分为两类:“体系的哲学”和“教化的哲学”。很显然,中国古代的儒家哲学属于......
<正> 自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汉代的儒学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一方面“章句之学”大兴,涌现出许多校注......
日本儒学的发展有起有伏,历史上曾经得益于政府的扶持,但更多的则归功于一大批儒学家的倾心研究。在近代,儒学曾一度成为日本官学,......
朴殷植(1859—1925),韩国现代著名革命家,终生为韩国反日独立运动事业奋斗;韩国现代著名儒学家,倡导阳明学,革新儒学,著有《儒教求......
<正>李洱写了十三年、写坏三台电脑、几次从头写起的8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应物兄》,甫一问世,便获得文坛一片"交口称赞",诸如"百科......
【正】 广被声誉、深受中日两国的中国哲学史研究者尊重的冈田武彦教授,是当代日本知名的中国哲学史家、儒学家.他不仅是专攻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