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氏体转变相关论文
用膨胀法测定了贝氏体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对转变产物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冷却速率对贝氏体组织形成的影响,并讨论了合金......
一、前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我国在钨钼系优良高速钢品种W6Mo5Cr4V2的基础上,增碳加铝而获得了不含Co超硬型高速钢W6Mo5Cr4V2A......
<正> 一、奥氏体转变的临界点(AC1、Ac3、Acm)、贝氏体点(B?)和马氏体点(M?)。 1.临界点A1: (1) A1(℃)=723-18Ni-14Cu-12Mn+8W+16Mo+20C......
在大型锻件中,由于尺寸的原因,不仅在成形时,而且在热处理的加热和冷却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横截面上的温度差。这意味着锻件心部......
贝氏体转变开始的模式可表示为γ→γ′+γ1→α′+γ1,由此提出了计算贝氏体转变开始温度 Bs 的公式,Bs(x)=Ms(x′),x′=Ax+B(<x)。对于......
用Formarstor-F膨胀仪并配合显微镜研究了一种Cr-Mn-Mo-B钢加热时不同的奥氏体化温度对连续冷却条件下贝氏体转变动力学的影响。试......
控制冷却贝氏体/马氏体球墨铸铁CCT曲线测定结果表明,控制冷却工艺可以获得B/M复相组织,此材料具有较高的贝氏体淬透性;贝氏体转变时以石墨球......
研究了两相区加热温度对TRIP590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两相区加热温度从730℃增加至900℃,TRIP590抗拉强度呈增大趋......
通过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试验,钢锭试验和铸坯冷却试验,结合低碳中锰钢连铸坯夹杂物特性的研究,得到内部裂纹的形成机理:铸坯在空冷......
采用计算机模拟40Cr钢冷却过程中的CCT曲线和TTT曲线并预测其组织分布状态,最后采用硬度测试、OM和SEM等对其组织进行分析并对计算......
利用电子金相、定量金相和残留奥氏体含量测定等方法,对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各类淬火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马氏体和贝氏体组织......
本文以中碳富硅合金钢为研究对象,利用 Gleeble-3800 热机械模拟试验机对奥氏体进行预变形和等温淬火处理,研究了低温大变形对贝氏体......
许多工程钢构件和机器制造结构钢件除要求强度超过1000MPa以上外,还要求有很好的塑韧性。将钢淬火可使其强度达到要求,但塑韧性略显......
调整合金成分和完善热处理方案是改善钢铁材料性能的两条重要途径。将强磁场应用到材料热处理中是一种新兴的热处理方式,对钢铁材料......
用THERMECMASTOR-Z试验装置及H-8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一种Cr-Mn-Mo-B钢热变形后中途改变冷却速度对贝氏体转变动力学的影响.......
采用膨胀法测定了 86Cr Mo V7钢 90 0℃奥氏体化ε=1s- 1,ε=0 .4热变形前后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结果表明 :热变形明显促进......
本文对比研究了一步、二步等温贝氏体转变及贝氏体转变+碳分配热处理工艺对超级贝氏体钢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
对几种合金的贝氏体转变孕育期及初期的研究发现 ,在该期间存在着类似调幅分解的溶质原子的扩散偏聚过程 ,形成了溶质原子的贫化区......
研究了不同成分特征的含锰低碳微合金钢通过控轧控冷后回火的组织与力学性能.Mn含量为1.7%~2.3%的试验钢轧后经快冷和中温回火获得......
利用X射线衍射(XRD)、金相显微技术(MM)等检测方法,通过热模拟试验,研究了贝氏体等温处理工艺对冷轧TRIP钢组织组成、室温时残余奥氏体......
借助OM、SEM、XRD等手段,对比研究了一步、两步等温贝氏体转变工艺及QPB(淬火+配分+贝氏体转变)工艺对高碳贝氏体钢(w(C)=0.79%)显......
研究了含铜时效钢气体保护焊热影响区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在试验所用热输入范围内(1.2~2.3kJ/mm),含铜时效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研究了一种含Mn、Nb、Ti和B的超低碳洁净钢和两种工业钢X60和XTE355在900℃或780℃压缩70%后在500 ℃等温转变产物的组织与强度.结......
通过膨胀仪方法,研究了25MnV钢在模拟2种无缝钢管控轧控冷试验工艺条件下的贝氏体转变行为。结果表明,在终轧温度较高,轧后快速冷却到......
采用Nb和B合金化,在热轧状态下可得到由贝氏铁素体基体和均匀分布的M/A组元组成的粒状贝氏体组织.在这样的组织转变强化机理作用下......
基于C-Si-Cr-Mn系低温贝氏体钢的组分,设计了不含Ni及Ni添加量为1.47%的两组试验钢,经过两步等温贝氏体转变热处理以后,利用OM、SE......
用膨胀法及XRD法研究了经780℃临界间加热后20Mn2SiMoV钢在贝氏体转变区域等温温度和等温时间对相组成、残余奥氏体含碳量(CA残)及......
利用Formast-F全自动膨胀仪,测定了自行研制的非标准大型潜孔钎头用钢GQ112A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图)。结果表明,该钢临界冷却速度为......
含有阻碍碳化物析出的合金元素的钢,贝氏体转变过程可以分为二个阶段:准贝氏体阶段和典型贝氏体阶段,准贝氏体阶段组织为贝氏体铁......
讨论了变形对高洁净微合金钢贝氏体转变及转变组织的影响,并与两种工业钢STE355(8Y)、X60(6B)进行了比较,试验在720~1100℃进行.结......
利用SEM和TEM研究了高氮奥氏体225°C等温过程中原奥氏体晶界区域的分解现象.结果表明,高氮奥氏体晶界附近的分解产物与晶内截......
用THERMECMASTOR-Z试验装置研究了热变形条件对一种Cr-Mn-Mo-B钢连续冷却条件下贝氏体转变动力学及其产物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变形温度对贝氏体转变开......
采用JMatPro软件模拟碳、锰、硅主要合金元素含量(质量分数)的改变对试验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和贝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的影响;通过小炉......
介绍了贝氏体的转变机制和形成条件,以及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简述了合金元素在贝氏体钢中的作用。重点阐述了贝氏体钢微观组织与......
第三代先进高强度汽车用钢兼有第一代和第二代的特点,可以满足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汽车轻量化和提高安全性的要求,因此研发并生产......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利用热模拟实验研究了一种含硼微合金钢未变形和900℃变形40%的奥氏体CCT曲线,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镜研究冷却速度、变形对实验钢显......
利用热模拟试验技术对实验室制备的含硼微合金钢连续冷却转变形为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研究冷却速度、变形对试验钢显微......
研究了0.15C-Mn-Si-Cr低碳低合金钢在Ms点以下不同温度预淬火-碳分配工艺(Q&P工艺)及贝氏体转变对钢组织与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实......
钢中的贝氏体组织能提供强度和韧度的很好匹配,因而现在已引起人们的青睐。贝氏体组织的这种又强又韧的特性起自于其超细贝氏体铁......
利用SEM、EBSD、XRD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比研究了一步、两步等温贝氏体转变及贝氏体转变+深冷处理工艺对低温贝氏体钢显微组织......
按搜集的近一二十年来很多和很新的资料加以比较详细综述,阐明轴承钢的主要类型;GCr15钢的球化退火; GCr15钢的淬火回火组织结构; ......
通过对 2 0 Cr Mn Mo钢齿轮渗碳淬火后裂纹的分析 ,认为裂纹的根源在于渗碳层的次表层发生了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 ,导致低温下齿轮......
本文使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显微硬度计研究了60Si2Mn钢和T10钢高温(970℃)奥氏体化后等温淬火的贝氏体组织转变和贝氏体组织......
SA508-3钢是一种低碳低合金钢,它具有优良的强度,冲击韧性,可锻性,焊接性,抗中子辐照性,广泛应用于生产核反应堆压力容器。SA508-3钢中主......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60CrNiMo钢通过传统贝氏体工艺及多步贝氏体工艺后,微观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形成规律。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