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教育相关论文
目的 探讨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对生死的认知,为开展针对性生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20......
生死教育是思政教育重要内容之一,青少年轻视和蔑视生命的现象反映了生死教育的缺失。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借鉴晋朝道教学者葛洪的生......
我国现在正处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常态化的阶段,以此为背景,通过思政课这一载体展开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手段,有力引导和积极重塑高校......
尝试在生死教育课程中开展了参观殡仪馆活动,理由有二,一是受到具身认知理论和沉浸理论两个教学理论的支持;二是生死教育课程本身的要......
目的 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生生死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05名选修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的医学本科生采用混合式教学......
摘要:中学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建设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和相互渗透,对进一步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
在今天,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很多专家和学者甚至政府认识到,但在我国由于生命教育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统一开设生命教育......
正确的生命意识与生命信念的缺乏是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个普遍而严峻的现实。这个问题已经引起教育界普遍的关注和重视,许多专家和......
大凡人生大计,都必须从娃娃抓起,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足球也要从娃娃抓起,道德荣辱更要从娃娃抓起,其实,在我看来,最应该从娃娃抓......
为了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死亡态度与生命意义感的现状和关系,对新乡医学院77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医学院校大学生整体上......
为了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死亡态度的现状和关系,对新乡医学院77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医学院校大学生生命意......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死亡的态度及生死教育的需求。方法:随机抽取某校293名大学生为对象。结果:28.3%的学生在家中公开谈论死亡。对死亡、......
分析了高等医学院校需要开展生死教育的诸多原因,介绍了湖北医药学院开展生死教育的尝试:理论教学尝试了在高校“两课”中的渗透、整......
【正】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子系统,它内在地包含学生对自身和他人生命的重视,强化生命教育既能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又能......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21世纪,国内有关“生命教育”话题屡见不鲜,特别是围绕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的研究各有千秋。其实,欧......
我国大学生对生死教育还很陌生。从生死教育的提出与发展来看,生死教育与生命教育关系密切。大学生生死教育主要包括面对死亡、临......
目的 探查护生接受生死教育前后生死态度的变化。方法 将126例不参加生死教育的本科护生归为对照组,48例接受为期3个月生死教育的......
禅宗憨山大师有出家是为生死大事之说。禅宗系教外别传,归属于宗门,着力开悟经验的创发,所指向的亦是生死转化的证成。因此,从建构......
从生死教育的内涵出发,提出了殡仪学生开展生死教育的现实诉求。立足体验式教学模式视角,通过《生死学概论》课程实施生死教育的现实......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疾病谱的变化要求健康中国建设必须正视生死认知教育、健全全程健康服务。临终关怀既是善终服务也是生命教育,......
从对200名中小学生“生命意识”问卷调查中得知,生死问题是他们时常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却很少涉及此......
早在20世纪90年代,生命教育就开始走进了我们的视线,但是它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近些年来学生自杀年龄的低龄化以及校园暴力频发再......
一个人从降临人世始,他个体不仅是自然性的,更重要的是社会性的。以育人为其终极目的的教育,只有生命个体存在着,才有了教育的主体......
如何对幼儿进行生死教育是一个被人刻意淡忘的问题.但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事实上“死亡教育”并没有年龄的限制。不要小看幼儿......
以生死教育为契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今天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以生死教育为契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唤醒大学......
<正>2016年11月12日,以"探究死、珍惜生"为主题的第一届中国当代死亡问题研讨会暨"华人死亡研究所"筹建倡议会议在清华大学人文学......
摘要在简述生死教育及其意义的基础上,针对湖北省某医学院校生死教育存在的诸如社会支持度不强,学科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提出在开设生......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摘要近年来对医学生死亡教育的重要性逐渐显现,且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概括了国内外死亡教育发展概况,总结了近五年我国对医学生进行......
死亡教育与生命教育概念含混与互用导致死亡教育实践受阻,区分并厘清死亡教育与生命教育概念及其关系是死亡教育实践的首要任务;分......
目的了解医科院校学生对死亡的认知情况,并提出对策分析。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福建省2所医科大学的730名学生进行调查,通过死亡......
"挫折(Frustration)指的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在环境中遇到阻碍或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是一种普遍存......
目的 分析死亡教育干预措施对于学生死亡焦虑以及医学生对临终病人交谈及谈论死亡态度的影响。方法 2010年10—11月,以选修《人的......
死亡教育的实质是生死学取向的生命教育,其能有效地提升受教育者的死亡应对能力,改善学生的死亡态度,促进生命的成长。不关注死亡......
从200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颁布,生命教育正式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以来,各省市中小学相继开展了生命教育活动,但对生......
目的探讨生死教育干预在肿瘤晚期患者及家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病区收治的......
<正>2017年12月8日~10日,"第二届中国当代生死学研讨会:跨学科视野中的生死学"在广州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物资学院教师雷爱民......
<正>在这种国际学术研究的大背景下,20世纪末,中国台湾地区教育界将死亡教育引介,称为“生命教育”(lifeducation),在学校广泛开展......
通过对我校大一新生生命意义与死亡态度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只有16.7%的学生具有明确的生命意义,大部分学生的生命意义不明确,部分......
生死问题是每个生命个体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然而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语文教育对"死亡"一直抱有"避而不谈"的态度。如今大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