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文献相关论文
本草文献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历史上本草文献的语言研究成果丰富。新中国成立以来,本草文献语言研究的材料日益丰富,研究基本......
《本草纲目拾遗》引用《广东新语》时使用了《粤语》、《虫语》、《介语》、《新语》、《粤海香语》、《粤志木语》、《广东琐语》......
本文整理了有关蜈蚣炮制的本草文献,对所用辅料、炮制方法和除去非药用部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炮制方法上应经高温处理,用全蜈蚣......
鸳鸯和鸂(xi,溪)鶒(chì,翅),本草文献始载于宋代掌禹锡的《嘉佑补注神农本草》,以后的《证类本草》、《饮膳正要》、《本草纲目......
明·万卷楼抄本《东垣珍珠囊》之版本研究王今觉(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赵树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100710)笔者在研究本草文......
目的:对蛤蚧的称谓、产区、性状、功效、真伪、用药部位进行本草考证。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文献进行考证。结果:文献调查表明,蛤......
围绕《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的发生发展进行探讨,对本草文献的发展历程进行重新解读。认为《本经》是应规范组方用药的......
通过对《神农本草经》与《伤寒杂病论》药物学内容的相关性,《神农本草经》的药性、功效及主治证在解析方剂配伍中的应用的探讨,从......
在历代本草文献中,药物禁忌用语颇为常见,通过对不同禁忌用语运用情况的分析发现,本草文献中的禁忌用语有其相对固定的运用范围:"......
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多年生落叶乔木,其种子(白果) 、叶均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银杏载入中医本草文献始见于《绍兴本草》,其后记载多以......
北宋经学家邢昺撰《尔雅疏》,大量征引本草文献以助训诂,这一现象值得深入研究。以往对《尔雅疏》的训诂特点颇多研究,而对其征引......
尚志钧教授是我国著名本草文献学家,长期致力于本草文献辑复的研究工作。通过对尚老一生治学经历的回顾,学习总结尚老“锲而不舍,金石......
看了这个题目,很多人不解,王世贞与《本草纲目》有什么关系?翻开《本草纲目》的扉页,映入眼帘的是“时万历岁庚寅春上元日州山人凤......
《本草纲目拾遗》为清代一部重要的本草著作。为补《本草纲目》之遗,赵学敏广搜博采,其中本草类文献占很重要的一部分。该文从引书......
目的通过对本草文献记载的5个道地产区及3个非道地产区丹参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以证明文献记载的道地产区的合理性。方法收集文献......
本文针对当前中药学教学中存在的淡化传统中医思维、单以"记功效"为主的现状,提出了"经典-药-方"三位一体的改革思路,即以强化"中......
<正> 本草学是中国医药学伟大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祖国药学遗产大部分蕴藏于历代本草之中。要发掘利用这一宝贵财富,继承发扬......
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 A.Bennett J.Bot.在我国古代本草文献已有记载.由于其生境主要集中在农田、水沟和池塘中,近年来人......
本文通过对系统整理翻译成汉文的瑶族、傣族、苗族医药文献的经典的复习,系统整理了瑶族、傣族、苗族医药中有关睡眠的民族医药文......
《淑景堂药性赋》是清.李文锦仿照金.李杲《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总赋》体例撰写的一部本草歌赋。比对两书内容、统计所载药物,发现二......
白术是一味独特的补气药,其固表止汗、安胎、燥湿利水等均与其补脾气有关。白术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而白术之名则首见于张......
通过考察荆芥在古代本草文献、古代方剂和2015版国家《药典》一部中所载功用,确认古本草中记载荆芥的核心功用和古代方剂对其应用......
期刊
治疗失眠药在历代中医药文献中多以"治不眠"、"安魂魄、定精神"、"目不得眠"等加以描述,现根据笔者的研究,将历代中药文献中的有关......
《本草文献十八讲》,王家葵著,中华书局,2020年4月本草文献是关于中国传统药物学的专业性著作,但其中所记录的各种药物的信息不仅......
目的:通过研究《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五部综合性本草古籍的现代相关研究文献,比较本......
目的:切实立足中医药传统理论,从医药一体的角度全面表征药性,实现中药药性内涵从自然语言描述向现代科学语言描述的转换。本文利用......
<正> 矿物药鹅管石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其最早文献记载可追溯至六朝时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陶氏在钟乳石条注文中云:“惟通中......
<正> 本世纪五十年代,是西药合成药物发展兴旺的黄金时代,后来,鉴于化学药品的种种缺点,以及对许多疾病光靠化学药品尚无法医治,于......
<正>我国著名本草文献学家、本草文献辑复研究的奠基人尚志钧教授回顾性学术力作《本草人生——尚志......
"烦"为临床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多在"不寐"、"郁病"、"头痛"、"心悸"等疾病中出现。历代中医文献将"烦"据其所兼症状不同进行不同......
本草文献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刍议陈仁寿(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9)本草文献研究是中医药文献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
<正> 正值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逝世400周年之际,我国正在编纂一部新的《本草纲目》——《中华本草》,这是继《本草纲目》之后的又一......
中药功效的可变性及其认识意义南京中医学院(2100029)陈仁寿中药的功效是中药指导临床治病的最基本知识。我国中药应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对中药......
目的通过对本草文献记载的5个道地产区丹参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的比较研究,筛选最佳道地药材,验证本草文献记载道地产区的......
我国古代本草之作,肇自祖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神农本草经》,该书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这些药物大多疗......
从有代表中医药的经典本草著作中,寻找可以促进骨折愈合的文献,并加以辑述,利用古代本草文献及医学文献数据库,结合现代药理学的研......
<正> 福建历代名医辈出,自唐宋以来,有不少医家从事本草学的研究,著述丰富,在祖国医学的本草发展史上曾作出一定的贡献。现介绍于......
《中华本草》的出版刊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继《本草纲目》以 后我国药物学的又一次系统全面的总结,体现了现代中药学科技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