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先生的《旧文四篇》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ong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旧文四篇》一书,这是钱钟书先生从自己发表过的文章里,选了四篇,合成的一个集子。这个集子总共还不到一百页,可是,你读完之后,就会觉得它的分量是很重很重的,因为它蕴含着作者渊博的知识、精深的学问和学术上的真知灼见。
  第一篇《中国诗和中国画》,澄清了中国文艺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事实,即中国旧诗和旧画有标准上的分歧。过去盛行一种看法,认为中国旧诗和中国旧画有同样的风格,表现同样的艺术境界,也就是说,中国旧诗和旧画同属于“南宗”。钱先生广征博引,令人信服地指明这种看法是违背历史真实的。中国画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最主要的流派自然是“南宗文人画”,其艺术理想是“简约”,以最省略的笔墨获取最深远的艺术效果,以减削迹象来增加意境。在旧诗流派中,与这种画风最相一致的是“神韵派”的诗风,南宗画创始人王维也就是神韵诗的大师。然而,神韵派在旧诗传统里并未象南宗画在旧画传统里那样占统治地位,旧诗传统是以杜甫为正宗、为代表的。王维坐着旧画传统里的第一把交椅,而杜甫坐着旧诗传统里的第一把交椅。所以,钱先生说,中国传统文艺批评对诗和画有不同的标准,评画时赏识所谓“虚”以及相联系的风格,而评诗时却赏识“实”以及相联系的风格。我们知道,自古以来的文艺批评家都比较强调诗画的共同点,中外都是如此。莱辛的《拉奥孔》之所以成为一部不朽的美学名著就在于它强调诗画的各自特点,辨清诗画的界限。当然,钱先生在本文中所要探讨的并不是诗画的界限问题,而是中国旧诗和旧画的鉴赏和评判问题,旨在揭示中国旧诗和旧画在批评标准上有分歧这样一个历史事实。钱先生的希望是,对于这个“批评史里的事实,首先需要承认,其次还等待着解释——真正的、不是装模作样的解释。”
  第二篇是《读<拉奥孔>》。钱先生在文章开头指出,研究中国古代美学,不能只注意“名牌的理论著作”,“倒是诗、词、笔记里,小说、戏曲里,乃至谣谚和训诂里,往往无意中三言两语,说出了益人神智的精湛见解,含蕴着很新鲜的艺术理论,值得我们重视和表彰。”这是钱先生博览群书后得出的真切体会;他自己也是实践这个主张的,这从他写的包括本篇在内的各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在我国古代,虽然没有象《拉奥孔》这样系统阐述诗画界限的理论著作,但《拉奥孔》的主要论点,我们的古人零零星星都表达过,钱先生从画论、笔记、绝句中为我们摘引了一些。这些精彩的例举表明,我国古代美学的库藏是十分丰富的,只是需要有眼力的人去发掘和整理。接下去,钱先生又以中外文学史上的创作经验证明诗歌的表现面要比莱辛所想的还要广阔一些,而莱辛所讲的“富于包孕的片刻”,虽然是专为造型艺术说法,但无意中也为文字艺术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概念。这样,钱先生总结了许多为莱辛所忽视的文字艺术的表现面和表现法,补正了莱辛论点的欠缺之处。
  第三篇《通感》,总结了中国诗文中的一种描写手法或修辞手法,并按照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命名为“通感”。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因而在诗文中才出现有这种反映“通感”的描写。不仅在中国诗文里是如此,在西洋诗文里也是如此,钱先生为我们列举了许多生动的例子。周振甫的《诗词例话》已经采用了钱先生的这个学术创见,在“修辞”部分列有“通感”一条。文艺研究家的使命就是寻找文艺现象中的规律性东西,象“通感”这类的科学发现多多益善,它们有助于提高读者的欣赏能力和作家的表现能力。
  第四篇《林纾的翻译》,对林纤在文学翻译方面的功过得失作了最透彻的分析评价。若要编写中国翻译文学史,钱先生的这篇文章属于必读书目。但是,钱先生这篇文章的意义远不止是对林译的评价问题,而是通过对林译的评价阐明一些翻译理论问题。钱先生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林纾翻译的小说尽管漏译误译随处都是,但今天读来仍然保持着一股经久不衰的魅力,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林译多少有点“化”的味道。这首先在于林纾本人文笔好,他译书用的文体是一种“较通俗、较随便、富于弹性的文言”。据钱先生判定,林纾的中文文笔要比他所译小说作者之一哈葛德的英文文笔高明得多。其次在于林纾翻译态度郑重、热情,在翻译时竭力理解原作的含义和艺术性,“他和他翻译的东西关系亲密,甚至感情冲动得暂停那支落纸如飞的笔,腾出工夫来擦眼泪。”当然,这说的是林纾前期的翻译态度,林纾后期的译笔逐渐退步,因为“他对所译的作品不再欣赏,也不甚感兴趣,除非是博取稿费的兴趣。”钱先生在这篇文章中阐述的种种翻译道理是值得翻译工作者们细细玩味的。
其他文献
知识是人类的财富,这是人所共知的。在十年浩劫时期,却流行着一个很反动的观点:“知识越多越愚蠢”,“知识越多越反动”,这是对人类庄严的侮辱。如果这种反动观点不彻底肃清,将会威胁“四化”的实现。  对于知识的占有,象占有一切财富一样,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政权,是十分重视的。因此,历代都有“文字狱”,是专为持不同政见者而设的。凡是反动的政权,为了维护反动阶级的利益,都要实行愚民政策。他们把知识垄断起来,作
期刊
每一部书,都有自己特殊的遭遇。  王亚南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这部书,初版曾在一九四八年问世,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科学地解剖传统官僚政治的好书,是批判官僚政治的锐利理论武器。但是,当时中国人民正在用现实的武器批判以蒋家末代王朝为代表的官僚政治,斗争进行得惊天动地,谁都以为,在中国延续二千余年的官僚政治将从此寿终正寝。既然人们认为批判的对象已从大陆永远消失,这部以批判官僚政治为鹄的的作品当然只有束之高
期刊
在人们的心目中,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似乎总是枯燥的,常常用“啃”字来形容读这类书,这也是某些理论读物读者不多的原因之一。最近读到严家其的两本哲学政治幻想小说:《跨越时代的飞行》和《漫游历史和未来》(上海人民出版社和福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感到在理论知识的普及化和通俗化方面有所创新,值得提倡。  《跨越时代的飞行》一书的副题为《宗教、理性、实践三个“法庭”访问记》。作者运用幻想小说的形式,将中世
期刊
对《论罗曼·罗兰》的几点意见    最近,读了今年二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罗大冈同志所著《论罗曼·罗兰》一书,对罗曼·罗兰,我没有研究,但是作为读者,对书中一些观点我不能苟同。  在《论罗曼·罗兰》一书中,作者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般地说,文学艺术必然是供应市场的商品。文艺家的‘自由灵魂’,事实上只不过是资本家的金丝笼中唱歌的小鸟而已。”(189页)以后,作者又强调这个观点说:“在那个世界
期刊
最近看到李欣同志的一本杂文集:《老生常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一九六四年初版,“文化大革命”中曾被说成是《燕山夜话》式的大毒草,不久前又获再版。  这,本来事属平常,但平常中有点不平常。这不平常,首先表现在卷首陆定一同志写的再版序言中。  陆定一同志的序,于指出“这本书到现在还有它的生命力”外,用大约三分之一的篇幅谈到它的不足之处。第一,说它对“三面红旗”哪是对的,哪是错的,没有分析
期刊
抗战胜利时,我因上不起中学,失学在家。当时唯一的朋友就是《中学生》杂志。没有钱买,就站在书店里看。有一次我把自己的苦衷写出来,寄给《中学生》主编叶圣陶。没料到几天后就接到他的回信,信中鼓励我好好自学。我叫“罗志抒”,大概“抒”字我写草了,他回信时写成“罗志野”。后来我参加了“读友会”,也投了稿,有不少青年写信给我。但是没有料到,参加“读友会”竟成为我在“文化革命”中的一大罪状,“志野”被认为是想“
期刊
十余年前,扬州广陵刻印社曾刻印过不少书籍,一本本字体优美、墨色均匀的线装古籍,深受专业研究工作者的欢迎。事隔十余年,在艰苦修复十年浩劫带来的严重创伤之时,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传统,终于死而复苏,正在重新焕发青春。  广陵古籍刻印社原来设在扬州城外高寺,四周环水,环境幽雅。可是如今这儿已成了另一家工厂的厂址。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期间,古籍被视为“四旧”,刻印古书自然也成为非法。通过四处询问,才在
期刊
去年夏天,我们到日本仙台访问,在“仙台市鲁迅显彰会”事务局长村上先生陪同下,特地拜谒了鲁迅纪念碑,那时的情景至今还深刻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从一九○四年九月到一九○六年三月,鲁迅先生曾经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这是鲁迅战斗生涯中不寻常的一段历程,鲁迅在一九二六年十月写的《藤野先生》中回顾与描写了这段生活。鲁迅用这篇文章,塑造了纪念中日人民友谊的丰碑。日本人民也没有忘记鲁迅,他们用各种方式来纪念
期刊
座谈薛暮桥著《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    薛暮桥同志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是一本好书,也很受读者欢迎。出版这本书,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我们邀请了经济学界几位同志座谈这本书,下面是这次座谈会的发言记录选刊:    联系实际敢于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余学本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这本书的最大特色有两点。首先是勇于求实,讲究实际,探讨问题。党的三中全会提出八字方针以后,不管是
期刊
回忆一套标志中美文化交流的丛书    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金桥在太平洋上架起以后,在介绍和研究现代美国文学方面,已出现了冬尽春来,百花争艳的新气象。这自然而然地唤起了我在三十一年前经手出版的一套标志着中美文化交流的文学丛书的回忆。这套书共十八种,二十卷,一九四九年一次出齐。出版时正值上海解放前夕;出书后,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迎接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这套在当时确实有些不合时宜的丛书,便默默无闻地被人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