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的丰碑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156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夏天,我们到日本仙台访问,在“仙台市鲁迅显彰会”事务局长村上先生陪同下,特地拜谒了鲁迅纪念碑,那时的情景至今还深刻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从一九○四年九月到一九○六年三月,鲁迅先生曾经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这是鲁迅战斗生涯中不寻常的一段历程,鲁迅在一九二六年十月写的《藤野先生》中回顾与描写了这段生活。鲁迅用这篇文章,塑造了纪念中日人民友谊的丰碑。日本人民也没有忘记鲁迅,他们用各种方式来纪念伟大的鲁迅,除了完好地保留了鲁迅学习和生活过的遗址,还特地建造了一座纪念碑,作为永恒的纪念。这是又一座纪念中日人民友谊的丰碑。
  在仙台建纪念碑的决议是一九五九年八月通过的。一九六○年开始动工兴建,一九六一年四月落成揭幕。纪念碑的建立,是广大日本人民表示日中友好的生动体现。
  鲁迅纪念碑座落在宫城县市立博物馆旁的青叶山麓,碑用宫城县稻井出产的黑色玄昌石制成,高四点五米,宽二米,重十吨。正面上半部有直径一米的圆形浮雕,是取自鲁迅逝世前十月八日在上海青年会参观时所摄像片,由日本著名雕刻家精心制成;碑的下半部横塑着郭沫若同志手书的“鲁迅之碑”的行书字;再下面刻有宋体字的碑文。碑文扼要地叙述了鲁迅居留仙台的情形和仙台人民对他的怀念。碑文说:
  “中国的文豪鲁迅,从一九○四年秋到一九○六年春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东北大学医学部的前身)学过医学,他痛心于祖国的危机,以拯救民族灵魂为急务,而志向于文学。仙台就是他走向转折的地方。从此他写出了许多作品和评论,为中国新文学带来曙光。我们敬仰鲁迅的人们,为了纪念他青年留学时期,建设这纪念碑,深愿永远地传达他伟大的精神。”
  纪念碑参考了中国汉代古碑的式样,雄伟庄严。纪念碑周围灌木葱茏,鲁迅生前喜爱的桂花树,散发着浓郁的芳香。许广平同志一九六一年参加纪念碑揭幕典礼时亲手种的松树,周海婴同志访问日本时种的腊梅,都已生长成材,枝叶繁茂,象征着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根深叶茂,长青不败。“深愿永远地传达他伟大的精神”是建造纪念碑的宗旨,也表达了日本朋友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鲁迅先生学习过的仙台医学专科学校,现在是东北大学,当年的校舍大部分不存在,都已经新建了,但鲁迅看幻灯片的那个教室和藤野严九郎先生解剖人体的研究室还存在。研究室是一座简单的木屋,而那个梯形教室也比较简朴。我们在参观这个教室时,陪同的日本朋友说,鲁迅当年看过的幻灯片有一部分至今还保存着,但那部激起鲁迅愤怒的关于日俄战争的影片没有了。鲁迅学习过的教室,至今还被完好地保留着,作为一种纪念。
  在仙台,我们还参观了鲁迅的旧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写道:“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的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由此看来,鲁迅先生在仙台至少住过两个地方。关于鲁迅的住处,日本的鲁迅研究者也有不同的意见。山田野理夫一九六一年发表的《鲁迅在日本的二三遗迹》中说:“鲁迅的住处在仙台市片平町五十二番地,房主原为佐藤喜东治,现在是垣久实先生的府宅,中间虽多少经过一些改建,但鲁迅曾住过的二楼那间十叠大的房间,仍然保持着原来的面貌。”(参见一九六一年五月三十日《光明日报》)但日本精神医疗中心理事长兼脑研究所所长柘植秀臣不同意山田野理夫的意见,他发表了两篇文章,认为,“鲁迅住的佐藤家的房子,在大正七、八年(一九一八到一九一九年)时拆毁了,在那个地方盖了现在的两层楼房。……这所被误认的二层楼房屋是后来佐藤老人建造的,而老人从被毁坏了的旧屋迁入那里的,这正是被误传的原因吧!”柘植秀臣的岳父安积弥六郎和鲁迅在仙台是邻居,一九一六年五月安积逝世,拍有葬礼照片,正好将鲁迅旧居照入,成为纠正误认的鲁迅旧居的贵重资料,柘植秀臣将此照片送郭沫若同志。我们到仙台参观鲁迅的旧居,是在一个现在叫“瑞凤殿”的地方,宅院门口树着一块一米多高的黑色石碑,上面刻着郭沫若同志书写的“鲁迅故居”几个字。我们在这里刚下车,院里走出一个中年妇女,陪同我们的日本朋友介绍,她叫竹中女士,是当年鲁迅居住此地时房东的孙女。竹中女士把我们领进院里,据她说,院里的那棵大树,是鲁迅居住时就有的。可以想见,当年鲁迅住在这里条件虽然不太好,但是这却是他一生中值得记忆的地方。鲁迅在这里,不仅每天俯瞰广濑川的流水,而且在观察着时代的风云,在怀念着他的祖国和人民。今天日本朋友对于鲁迅住过的地方还专门树碑,供人参观游览,也足见日本朋友对鲁迅的深厚感情。鲁迅逝世以后,日本文学界、学术界不仅大量翻译了鲁迅的作品,而且不断出版研究鲁迅的专著。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研究鲁迅成为热潮。日本学者们为什么那样悉心研究鲁迅,我们在仙台得到了答案。仙台市长、仙台市鲁迅显彰会会长岛野武先生、仙台市鲁迅显彰会事务局长村上先生在宴请我们的席间,诚挚地告诉我们,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仙台同中国的关系也很密切。他们很风趣地对我们说:“仙台是从中国来的。我们这个城市原来叫‘千代’。若干年以前,在一次藩镇诸侯聚会时,其中有个诸侯吟咏了一首中国古诗,其中有一句‘仙台初见五层楼’,大家说这‘仙台’二字很好,于是就把‘千代’改成了‘仙台’。”他们还说:“仙台的人民都以有鲁迅这样伟大的朋友而自豪。”他们还谈到,仙台各界人士还想出各种办法来纪念这位伟人。仙台市把鲁迅的小说《故乡》列入中学的语文课本,目的是让更多人通过鲁迅的作品了解鲁迅。在访问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目前中国有十位留学生在仙台的高等学校里学习,那里的教师们都表示,一定要象藤野先生那样,把知识传授给他们,让这些学生回国后,在建设中国四个现代化事业中作出贡献。随着中日友好的发展,两国人民之间的往来也日益频繁。仙台市组织了一批批青年到中国访问,日本第一架“友谊之翼”的飞机,就是从仙台起飞的。这批青年高兴地来到中国,在北京参观了鲁迅纪念馆,有的还访问了鲁迅的故乡绍兴,见到了闰土的孙子。
  一九三一年增田涉离开上海回国时,鲁迅写给他的赠别诗:“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这里表现了鲁迅对日本美丽风光的回忆和对日本人民的友好感情。时间过去了几十年,中日两国在经历了长期曲折之后,现在重归于好。鲁迅与藤野先生之间建立起来的人民友谊之花,越开越鲜艳。两国人民之间树立的友谊的丰碑,必将更加牢固。
其他文献
《论语》有这样一段记载:“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己也。”大意是,孔子的学说,抬起头来看觉得至高无上,学习起来则如钻研不透的顽石,飘忽不定,捉摸不到,简直太高深,太卓越,太玄妙了,即使穷有生之年,竭五官之力,都还跟不上,此其所以叫苦连天也。  想到这里,对颜回这种对孔子及其学说的态度,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一部人类思想史,尽管
期刊
谁都清楚边疆的生活比较艰苦,特别象我们这样的偏僻闭塞的山沟沟。不过我们认为在物质生活方面艰苦些是无所谓的,几个月吃不上时鲜蔬菜和新鲜肉,有时为油盐酱醋之类煞费苦心,这些都不是希罕事,人们也都可以忍受和谅解。想想过去,展望未来,克服一下也就过去了。但是精神生活的空虚、枯燥、单调、乏味,却实在令人烦恼和沮丧。  戏剧与我们几乎无缘,从来不敢奢想。能从收音机里吱哩哇啦听到一些片断,已是天大的满足。偶然上
期刊
《明良论》读后    龚自珍是我国近代开一代风气的著名思想家。他生于一七九二年,卒于一八四一年。龚自珍生活和写作的年代,虽不在以鸦片战争为开端的中国近代。然而,他的思想,他著作中提出的问题,却都是属于近代的。他给近代立志变革图存改造中国的人们以思想武器,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在我国封建社会开始解体并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之际,龚自珍第一个站出
期刊
知识是人类的财富,这是人所共知的。在十年浩劫时期,却流行着一个很反动的观点:“知识越多越愚蠢”,“知识越多越反动”,这是对人类庄严的侮辱。如果这种反动观点不彻底肃清,将会威胁“四化”的实现。  对于知识的占有,象占有一切财富一样,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政权,是十分重视的。因此,历代都有“文字狱”,是专为持不同政见者而设的。凡是反动的政权,为了维护反动阶级的利益,都要实行愚民政策。他们把知识垄断起来,作
期刊
每一部书,都有自己特殊的遭遇。  王亚南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这部书,初版曾在一九四八年问世,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科学地解剖传统官僚政治的好书,是批判官僚政治的锐利理论武器。但是,当时中国人民正在用现实的武器批判以蒋家末代王朝为代表的官僚政治,斗争进行得惊天动地,谁都以为,在中国延续二千余年的官僚政治将从此寿终正寝。既然人们认为批判的对象已从大陆永远消失,这部以批判官僚政治为鹄的的作品当然只有束之高
期刊
在人们的心目中,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似乎总是枯燥的,常常用“啃”字来形容读这类书,这也是某些理论读物读者不多的原因之一。最近读到严家其的两本哲学政治幻想小说:《跨越时代的飞行》和《漫游历史和未来》(上海人民出版社和福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感到在理论知识的普及化和通俗化方面有所创新,值得提倡。  《跨越时代的飞行》一书的副题为《宗教、理性、实践三个“法庭”访问记》。作者运用幻想小说的形式,将中世
期刊
对《论罗曼·罗兰》的几点意见    最近,读了今年二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罗大冈同志所著《论罗曼·罗兰》一书,对罗曼·罗兰,我没有研究,但是作为读者,对书中一些观点我不能苟同。  在《论罗曼·罗兰》一书中,作者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般地说,文学艺术必然是供应市场的商品。文艺家的‘自由灵魂’,事实上只不过是资本家的金丝笼中唱歌的小鸟而已。”(189页)以后,作者又强调这个观点说:“在那个世界
期刊
最近看到李欣同志的一本杂文集:《老生常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一九六四年初版,“文化大革命”中曾被说成是《燕山夜话》式的大毒草,不久前又获再版。  这,本来事属平常,但平常中有点不平常。这不平常,首先表现在卷首陆定一同志写的再版序言中。  陆定一同志的序,于指出“这本书到现在还有它的生命力”外,用大约三分之一的篇幅谈到它的不足之处。第一,说它对“三面红旗”哪是对的,哪是错的,没有分析
期刊
抗战胜利时,我因上不起中学,失学在家。当时唯一的朋友就是《中学生》杂志。没有钱买,就站在书店里看。有一次我把自己的苦衷写出来,寄给《中学生》主编叶圣陶。没料到几天后就接到他的回信,信中鼓励我好好自学。我叫“罗志抒”,大概“抒”字我写草了,他回信时写成“罗志野”。后来我参加了“读友会”,也投了稿,有不少青年写信给我。但是没有料到,参加“读友会”竟成为我在“文化革命”中的一大罪状,“志野”被认为是想“
期刊
十余年前,扬州广陵刻印社曾刻印过不少书籍,一本本字体优美、墨色均匀的线装古籍,深受专业研究工作者的欢迎。事隔十余年,在艰苦修复十年浩劫带来的严重创伤之时,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传统,终于死而复苏,正在重新焕发青春。  广陵古籍刻印社原来设在扬州城外高寺,四周环水,环境幽雅。可是如今这儿已成了另一家工厂的厂址。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期间,古籍被视为“四旧”,刻印古书自然也成为非法。通过四处询问,才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