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作具体分析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li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论罗曼·罗兰》的几点意见
  
  最近,读了今年二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罗大冈同志所著《论罗曼·罗兰》一书,对罗曼·罗兰,我没有研究,但是作为读者,对书中一些观点我不能苟同。
  在《论罗曼·罗兰》一书中,作者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般地说,文学艺术必然是供应市场的商品。文艺家的‘自由灵魂’,事实上只不过是资本家的金丝笼中唱歌的小鸟而已。”(189页)以后,作者又强调这个观点说:“在那个世界里,作家同任何一个手工匠师一样,必须考虑市场上的供求规律来生产他的商品,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文学艺术家自以为‘神圣’的作品,都是地地道道的商品。”(282页)
  把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丰富灿烂的文学艺术遗产,一概说成是满足资本家需要,受市场供求规律支配的“商品”,这是不能使人同意的。第一,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有无产阶级文艺和资产阶级文艺的分别,也产生过许多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冲锋呐喊的歌手、作家、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决不能被贬低到“商品”的范畴。第二,就是一些资产阶级文艺家的作品,比如那些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的作品,决非低劣到“商品”的地步。为许多读者所喜爱的巴尔扎克,恩格斯曾经对他热情地评价说:“巴尔扎克,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恩格斯致哈克奈斯的信)可以想见,如果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不是一部“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而是“供应市场的商品”,那么恩格斯决不会这样来评价巴尔扎克及其作品。这里还要补充一句,据说巴尔扎克不仅不在资本家的“金丝笼中”养尊处优,制造逢迎资本主义市场的“商品文学”,反而是在终身负债的穷困中,淋漓尽致地剥露了他生活的那个社会的种种丑恶。还有,被列宁看成是“俄国革命的镜子”的列夫·托尔斯泰,曾经在他的作品里,“以巨大的力量和真诚鞭打了统治阶级,十分明显地揭露了现代社会所借以维持的一切制度——教堂、法庭、军国主义、‘合法’婚姻、资产阶级科学——的内在的虚伪性。”(《托尔斯泰和无产阶级斗争》)正因为这样,列宁号召“俄国无产阶级要接受这份遗产,要研究这份遗产。”(《列·尼·托尔斯泰》)显而易见,革命导师对这些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学艺术遗产,是采取认真严肃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的,决不轻易地将它们一概斥之曰“商品”。
  实事求是地说,作为商品的文学艺术作品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是有的,它产生在资产阶级的“文艺沙龙”里,是不能够代表整个资本主义的文学艺术的。这正如作为“政治商品”而为“四人帮”篡党夺权服务的阴谋文艺,不能够代表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一样。这里,我们决不是盲目地、毫无分析批判地肯定资本主义的文学艺术,而是认为应该象毛泽东同志所说的,用科学的态度,肯定其民主性精华,批判其腐朽没落糟粕。
  在对待资本主义社会知识界的态度上,作者的观点也是不能接受的。作者认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知识界,是严重脱离人民大众,站在人民之上,和人民对立的。”(196页)我们认为,这种观点缺乏马克思主义具体分析精神,不符合资本主义世界知识界的状况。谁都知道,知识界从来都是作为一个阶层依附于社会各个不同阶级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有为反动统治阶级服务的反动知识分子,也有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工作的、革命的知识分子,还有许多具有民主主义思想或人道主义思想的、同情劳动人民、用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成就为人类进步服务的知识分子。因此,我们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知识界的状况时,就不能闭塞眼睛,看不到这种区别,而把知识界统统推向人民的对立面。我们不能想象:生活在资本主义世界,但却和资本主义的掘墓人一起战斗的高尔基、鲁迅等知识分子是与人民对立的;我们也不能想象:把毕生精力献给人类科学事业,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的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科学家,是与人民对立的;我们甚至认为,象作者评价的“他生平从来不把艳羡的目光投向‘上流社会’的老爷太太们。他决不拿他的作品,作为进入法兰西学士院的敲门砖”(123页)的罗曼·罗兰,以及其他把同情的目光投向人民,用犀利的笔针砭资本主义的作家,会同人民怎样对立。一八九九年底,列宁在《书评》一文中曾说过:“知识分子在各个阶级中间占有特殊的地位,就他们的关系、观点等等来说他们是依附资产阶级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逐渐剥夺他们的独立地位,把他们变成寄人篱下的雇佣者,使他们受到降低生活水平的威胁,因此他们又依附雇佣工人”。(《书评》)这应该是我们客观地、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知识界的指针。
  另外,罗大冈同志还有一些错误观点,比如他认为真理是有阶级性的。这已是人所共知的错误了,这里就不谈了。他又认为“‘为整个人类’,为‘唯一的人民’(即全民)的提法,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特征。”(322页)这也是有片面性的观点。马克思在他的早期著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曾说:“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又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被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提出“为整个人类”,就一定要简单地划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么?再说,共产主义革命是以解放全人类为根本目的的,因此,为全人类,为全体人民服务的提法,是不应该受到指责的。
其他文献
海与文学是有不解之缘的。古往今来,歌咏海的诗词骈散,可谓不知其数。海那无际无涯、浩瀚博大的雄姿,怒涛排空、使舟楫倾覆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时而碧波荡漾、鸥翔鹤翥,时而狂飙疾转、黑浪如山的变幻无穷的奇景,使多少人为之倾倒、为之击节而歌!对海表示过爱慕、敬畏之情的诗人、作家,该以千百计吧。但是,假如有谁问我,在中国文学史上,哪一位作家最爱海?那我会毫不迟疑地说:“冰心最爱海!”也许我的看法有偏见,但我敢于
期刊
偶翻《三家村札记》,读到一篇题为《怕鬼的“雅谑”》的文章,是廖沫沙同志写的。  文章说: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出版的《不怕鬼的故事》是一本好书,书中不但有不怕鬼的故事,也夹带有怕鬼的故事,这篇故事题为《雅谑》,接着介绍《雅谑》的内容。读了以后深深感到,《雅谑》这篇文章就是在今天说来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这时,我忽然想起,在一九七八年底我曾经买来一本《不怕鬼,的故事》第二版。当我把这本书从书橱里拿出来,
期刊
也许是因为“传统”的关系,我们国家对于名位排列历来是颇有讲究的。《水浒传》的压卷之章便是:“梁山泊英雄排座次”。近来,翻阅了一些解放后出版的不同版本的地图册,想不到这中间也大有排名列位的奥妙。例如:在一九五八年版的《世界地图册》中,据欧洲之先的是苏联。如果算是从东往西地排过去,这倒还讲得过去。可是在一九七二年版的《世界地图册》中,这位置让给了阿尔巴尼亚。这可真叫奇怪。无论从东、从西,还是从南、从北
期刊
一    也许世界上再没有哪一个民族背负着如此沉重的历史包袱了—五千年古国,三千年文字,两千年封建制度,加上生息繁衍至今已达九万万七千万的人口……不错,中国人民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足以使其他民族钦羡不已,更值得本国人民和子孙后代引为自豪。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沿着故道运行到十九世纪中叶,突然惊愕地遇到了资本主义文化的挑战。在那个时代,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许多人预见中国未来必不可免地会有一场改革
期刊
《论语》有这样一段记载:“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己也。”大意是,孔子的学说,抬起头来看觉得至高无上,学习起来则如钻研不透的顽石,飘忽不定,捉摸不到,简直太高深,太卓越,太玄妙了,即使穷有生之年,竭五官之力,都还跟不上,此其所以叫苦连天也。  想到这里,对颜回这种对孔子及其学说的态度,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一部人类思想史,尽管
期刊
谁都清楚边疆的生活比较艰苦,特别象我们这样的偏僻闭塞的山沟沟。不过我们认为在物质生活方面艰苦些是无所谓的,几个月吃不上时鲜蔬菜和新鲜肉,有时为油盐酱醋之类煞费苦心,这些都不是希罕事,人们也都可以忍受和谅解。想想过去,展望未来,克服一下也就过去了。但是精神生活的空虚、枯燥、单调、乏味,却实在令人烦恼和沮丧。  戏剧与我们几乎无缘,从来不敢奢想。能从收音机里吱哩哇啦听到一些片断,已是天大的满足。偶然上
期刊
《明良论》读后    龚自珍是我国近代开一代风气的著名思想家。他生于一七九二年,卒于一八四一年。龚自珍生活和写作的年代,虽不在以鸦片战争为开端的中国近代。然而,他的思想,他著作中提出的问题,却都是属于近代的。他给近代立志变革图存改造中国的人们以思想武器,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在我国封建社会开始解体并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之际,龚自珍第一个站出
期刊
知识是人类的财富,这是人所共知的。在十年浩劫时期,却流行着一个很反动的观点:“知识越多越愚蠢”,“知识越多越反动”,这是对人类庄严的侮辱。如果这种反动观点不彻底肃清,将会威胁“四化”的实现。  对于知识的占有,象占有一切财富一样,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政权,是十分重视的。因此,历代都有“文字狱”,是专为持不同政见者而设的。凡是反动的政权,为了维护反动阶级的利益,都要实行愚民政策。他们把知识垄断起来,作
期刊
每一部书,都有自己特殊的遭遇。  王亚南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这部书,初版曾在一九四八年问世,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科学地解剖传统官僚政治的好书,是批判官僚政治的锐利理论武器。但是,当时中国人民正在用现实的武器批判以蒋家末代王朝为代表的官僚政治,斗争进行得惊天动地,谁都以为,在中国延续二千余年的官僚政治将从此寿终正寝。既然人们认为批判的对象已从大陆永远消失,这部以批判官僚政治为鹄的的作品当然只有束之高
期刊
在人们的心目中,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似乎总是枯燥的,常常用“啃”字来形容读这类书,这也是某些理论读物读者不多的原因之一。最近读到严家其的两本哲学政治幻想小说:《跨越时代的飞行》和《漫游历史和未来》(上海人民出版社和福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感到在理论知识的普及化和通俗化方面有所创新,值得提倡。  《跨越时代的飞行》一书的副题为《宗教、理性、实践三个“法庭”访问记》。作者运用幻想小说的形式,将中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