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树绽新芽 古籍焕青春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ingyuns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余年前,扬州广陵刻印社曾刻印过不少书籍,一本本字体优美、墨色均匀的线装古籍,深受专业研究工作者的欢迎。事隔十余年,在艰苦修复十年浩劫带来的严重创伤之时,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传统,终于死而复苏,正在重新焕发青春。
  广陵古籍刻印社原来设在扬州城外高寺,四周环水,环境幽雅。可是如今这儿已成了另一家工厂的厂址。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期间,古籍被视为“四旧”,刻印古书自然也成为非法。通过四处询问,才在沿街一家古旧书店的二楼找到了社址。
  几十个工人在紧张地工作着:有的在刻版,有的在装钉。一部部名驰中外的古籍,就是通过他们的双手而问世的。刻印社的负责人孙寿康谈到,在“四害”横行期间,这个刻印社被强令解散,许多老工人被遣送回乡,成千上万块书版都散佚掉了,甚至被人拿去当柴烧。直到一九七八年,在有关部门的关心下,刻印社才重新恢复起来,老工人也一个个请了回来,当这些年逾古稀的老人得知自己从事一辈子的手艺又可施展时,心情十分激动,他们老泪纵横地说:“想不到我这副老骨头还能为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老工人的心情是不难理解的。古籍刻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对研究整理我国悠久的文化遗产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国际上也享有崇高的声誉。谁忍心让这项手艺从此湮没呢?!老孙捧出两函绫面锦夹的《暖红室汇刻传剧西厢记》,秀丽的仿宋字迹印在细白的宣纸上,典雅而清新,令人爱不释手。这是一部《西厢记》的总汇集。它选择明代江浙一带图绘精妙、雕缕工巧的《六幻西厢》、《西厢五剧五本》为底本,并收集了宋、元、明各代的其它单刊本,还辑录了“西厢考据”。毫无疑问,这是一部研究《西厢记》的极为珍贵的资料。这部书正是广陵古籍刻印社恢复以来的一个成果。老孙指着这部书,兴致勃勃地谈了起来。
  隋唐以来,扬州由于地处水陆交通枢纽,经济繁荣,文化事业发展迅速,不少人开始从事刻书业。到了明清,据说当时全国有百分之八十五的书版都集中在江、浙、皖一带。木刻书版,一般都刻在梨木、枣木上,这种木材质地细腻,便于刻版,可是由于木质含糖份,容易被虫蛀,因此在刻版前,需先放在开水中蒸煮,刻成书版后,也得经常用药物烟熏。这种书版一般能保存二、三百年。一九六○年,江苏省委作出决定,将全省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书版都集中于扬州市,成立广陵古籍刻印社。当时曾集中了十六余万片古书的版片,其中包括五十余种丛书,近九千卷。刻印社除了整理印行前人留下的书版外,还根据需要,刻印那些近乎绝迹的善本。这些都是很艰巨的工作。在尺余见方的木板上,按照原书的模样,刻下成百上千个文字,确非一件易事。我们看到一把把刻刀的刀柄都被手指磨出了深深的印记。老师傅们就是用这样的刻刀,在木板上一笔一划地辛勤操劳了六、七十年,从而把我国的悠久文化传给后人。一旦遇到版子被虫蛀损或毁坏,老师傅们又能进行修补,或者镶上一块,或者补上几笔,简直可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书版刻成后,就用手工一张张地印。印书的墨称为松烟,是用烧窑的灰加上胶、酒等物炼制而成的。老师傅介绍说,这种墨越陈越好,它的色泽可保留几千年。书印成后要装钉成册也不是易事。我们看到年已八旬的林师傅,熟练地捻动着一页页书片,然后将大、小黑口都对准。这道工序称之为“齐栏”,经过老林师傅的手,每册书都显得书口整齐、面目清新,老师傅一生就干这一项工作,经过他双手装钉的书页简直无法计算。这可是一手绝技,据说至今还没人能达到他的水平。
  那么,刻印古籍后继是否有人呢?这个问题刚一出口,老孙便笑呵呵地说,“四人帮”砸烂后,古籍刻印获得新生,培养接班人的问题也正在妥善解决。确实,目前刻印社除有十几位老师傅外,还陆续招收了四、五十位青年艺徒,他们正在老一辈的帮助下茁壮成长。我们看到,七十九岁的老陈师傅新收的徒弟小任,学了八个月的手艺,已能做到刻版时运刀自如,完全象一个老手了。在印书房,二十出头的小杨,也在熟练地独立操作。她握着碗口粗的棕擦在墨水中醮了一下,然后在书版上一擦,复上一张玉扣纸,又用棕帚一揉,一张墨色均匀的书页就印成了。别看这一工序动作很轻巧,一天要印上一千几百张也并非易事,当初小杨学的时候,手腕都肿了,但她并不懈怠,在一旁指教的年近古稀的郑师傅、田师傅都称赞小姑娘进步快。看着这些稚气未脱的青年,用灵巧的双手接过这一页页仿佛有千年历史的书页,令人感到由衷欣喜,祖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一定可以万古不息地流传下去。
  广陵古籍刻印社恢复不久,就已生气勃勃。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工作十分关心,要在离瘦西湖不远的地方,为他们盖几幢新的楼房,作为新的工场。刚恢复时,刻版、装裱、印刷等部门分散在全市四、五个地方,可是工人们并不计较,每逢夏天,工场里丝风不进,大家汗流如雨,他们就借附近浴室的空房间来刻印。一本本精美的古籍,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刻印出来的。这两年来,他们刻印了《暖红室汇刻传剧西厢记》、《杜诗言志》、《景元刊本楚辞集注》、《四明丛书》(一至五集)、《纯常子枝语》、《疆丛书》、《桃花扇》等书籍。在和煦的阳光照拂下,枯树绽出了新芽。人们不用再象扬州的古人那样叹息:“前朝杨柳几株存”了,而可以满怀喜悦地预见:古籍刻印这枝恢复青春的垂柳,将伴随祖国四个现代化的步伐,愈加郁郁葱葱。
其他文献
一    也许世界上再没有哪一个民族背负着如此沉重的历史包袱了—五千年古国,三千年文字,两千年封建制度,加上生息繁衍至今已达九万万七千万的人口……不错,中国人民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足以使其他民族钦羡不已,更值得本国人民和子孙后代引为自豪。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沿着故道运行到十九世纪中叶,突然惊愕地遇到了资本主义文化的挑战。在那个时代,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许多人预见中国未来必不可免地会有一场改革
期刊
《论语》有这样一段记载:“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己也。”大意是,孔子的学说,抬起头来看觉得至高无上,学习起来则如钻研不透的顽石,飘忽不定,捉摸不到,简直太高深,太卓越,太玄妙了,即使穷有生之年,竭五官之力,都还跟不上,此其所以叫苦连天也。  想到这里,对颜回这种对孔子及其学说的态度,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一部人类思想史,尽管
期刊
谁都清楚边疆的生活比较艰苦,特别象我们这样的偏僻闭塞的山沟沟。不过我们认为在物质生活方面艰苦些是无所谓的,几个月吃不上时鲜蔬菜和新鲜肉,有时为油盐酱醋之类煞费苦心,这些都不是希罕事,人们也都可以忍受和谅解。想想过去,展望未来,克服一下也就过去了。但是精神生活的空虚、枯燥、单调、乏味,却实在令人烦恼和沮丧。  戏剧与我们几乎无缘,从来不敢奢想。能从收音机里吱哩哇啦听到一些片断,已是天大的满足。偶然上
期刊
《明良论》读后    龚自珍是我国近代开一代风气的著名思想家。他生于一七九二年,卒于一八四一年。龚自珍生活和写作的年代,虽不在以鸦片战争为开端的中国近代。然而,他的思想,他著作中提出的问题,却都是属于近代的。他给近代立志变革图存改造中国的人们以思想武器,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在我国封建社会开始解体并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之际,龚自珍第一个站出
期刊
知识是人类的财富,这是人所共知的。在十年浩劫时期,却流行着一个很反动的观点:“知识越多越愚蠢”,“知识越多越反动”,这是对人类庄严的侮辱。如果这种反动观点不彻底肃清,将会威胁“四化”的实现。  对于知识的占有,象占有一切财富一样,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政权,是十分重视的。因此,历代都有“文字狱”,是专为持不同政见者而设的。凡是反动的政权,为了维护反动阶级的利益,都要实行愚民政策。他们把知识垄断起来,作
期刊
每一部书,都有自己特殊的遭遇。  王亚南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这部书,初版曾在一九四八年问世,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科学地解剖传统官僚政治的好书,是批判官僚政治的锐利理论武器。但是,当时中国人民正在用现实的武器批判以蒋家末代王朝为代表的官僚政治,斗争进行得惊天动地,谁都以为,在中国延续二千余年的官僚政治将从此寿终正寝。既然人们认为批判的对象已从大陆永远消失,这部以批判官僚政治为鹄的的作品当然只有束之高
期刊
在人们的心目中,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似乎总是枯燥的,常常用“啃”字来形容读这类书,这也是某些理论读物读者不多的原因之一。最近读到严家其的两本哲学政治幻想小说:《跨越时代的飞行》和《漫游历史和未来》(上海人民出版社和福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感到在理论知识的普及化和通俗化方面有所创新,值得提倡。  《跨越时代的飞行》一书的副题为《宗教、理性、实践三个“法庭”访问记》。作者运用幻想小说的形式,将中世
期刊
对《论罗曼·罗兰》的几点意见    最近,读了今年二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罗大冈同志所著《论罗曼·罗兰》一书,对罗曼·罗兰,我没有研究,但是作为读者,对书中一些观点我不能苟同。  在《论罗曼·罗兰》一书中,作者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般地说,文学艺术必然是供应市场的商品。文艺家的‘自由灵魂’,事实上只不过是资本家的金丝笼中唱歌的小鸟而已。”(189页)以后,作者又强调这个观点说:“在那个世界
期刊
最近看到李欣同志的一本杂文集:《老生常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一九六四年初版,“文化大革命”中曾被说成是《燕山夜话》式的大毒草,不久前又获再版。  这,本来事属平常,但平常中有点不平常。这不平常,首先表现在卷首陆定一同志写的再版序言中。  陆定一同志的序,于指出“这本书到现在还有它的生命力”外,用大约三分之一的篇幅谈到它的不足之处。第一,说它对“三面红旗”哪是对的,哪是错的,没有分析
期刊
抗战胜利时,我因上不起中学,失学在家。当时唯一的朋友就是《中学生》杂志。没有钱买,就站在书店里看。有一次我把自己的苦衷写出来,寄给《中学生》主编叶圣陶。没料到几天后就接到他的回信,信中鼓励我好好自学。我叫“罗志抒”,大概“抒”字我写草了,他回信时写成“罗志野”。后来我参加了“读友会”,也投了稿,有不少青年写信给我。但是没有料到,参加“读友会”竟成为我在“文化革命”中的一大罪状,“志野”被认为是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