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指出: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身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理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这说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那么,怎样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结合实际,组织讨论
在学习《与父母平等沟通》时,我先创设了几个中学生与父母发生冲突的情境。让学生明白随着中学生年龄的增加,自我意识的增强。与父母在生活经历、角色身份、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两代人之间容易造成隔阂,甚至发生矛盾冲突。为了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我设计了三个情境:
情境一:你在生活中与父母有过冲突或发生过矛盾吗?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由于选材贴近学生实际,所以学生的发言异常踊跃,纷纷说出自己的亲身体验。
学生甲:与异性同学交往受到父母的阻挠。
学生乙:上网受到父母的阻止。
学生丙:成绩不理想被父母责骂。
情境二:与父母发生矛盾时。你当时是怎么处理的?
学生甲:一走了之,不理会父母。
学生乙: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或与父母争吵。
学生丙:责问父母,你们当时不是也没学好吗。或干脆不理他们,自己生闷气。
情境三:学习了本课后,你现在会怎么处理?
学生甲=与父母沟通说明我们的交往时正常的。
学生乙:耐心向父母解释上网的原因。
学生丙:向父母说对不起,保证以后会好好学习的。
学生把生活的实际和课本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也增强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体现参与,探究与合作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说教式”的弊病,使用此模式的教师只需具备两样东西一张嘴,一支粉笔。这样就不利于让学生发挥作用,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现代教学模式一般以“参与式”“讨论式”“启发式”等为主,注重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这些方式充分体现“合作探究性”学习,让课堂处于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在互动中学习,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懂得道理。
三、运用媒体、录像和网络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电视录像、甚至网上教学的优势。制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课件,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和启发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去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多引导学生开动脑筋,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不迷信,不盲从,不满足现成的方法和答案,鼓励其去怀疑、去超越、去创新。”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只要围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所选取的活动形式都是可行的。针对学生好动好强的特点,一般可以采取讨论式、竞赛式(收集资料)、演讲式等,在活动中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五、加强社会实践
活动设置和开展应该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的特征。满足现代社会对人的能力的要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课。让学生接触社会,增加交际能力:通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中去,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地位转变成主动学习的地位,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模式中放飞思想。学以致用,从而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一、结合实际,组织讨论
在学习《与父母平等沟通》时,我先创设了几个中学生与父母发生冲突的情境。让学生明白随着中学生年龄的增加,自我意识的增强。与父母在生活经历、角色身份、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两代人之间容易造成隔阂,甚至发生矛盾冲突。为了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我设计了三个情境:
情境一:你在生活中与父母有过冲突或发生过矛盾吗?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由于选材贴近学生实际,所以学生的发言异常踊跃,纷纷说出自己的亲身体验。
学生甲:与异性同学交往受到父母的阻挠。
学生乙:上网受到父母的阻止。
学生丙:成绩不理想被父母责骂。
情境二:与父母发生矛盾时。你当时是怎么处理的?
学生甲:一走了之,不理会父母。
学生乙: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或与父母争吵。
学生丙:责问父母,你们当时不是也没学好吗。或干脆不理他们,自己生闷气。
情境三:学习了本课后,你现在会怎么处理?
学生甲=与父母沟通说明我们的交往时正常的。
学生乙:耐心向父母解释上网的原因。
学生丙:向父母说对不起,保证以后会好好学习的。
学生把生活的实际和课本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也增强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体现参与,探究与合作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说教式”的弊病,使用此模式的教师只需具备两样东西一张嘴,一支粉笔。这样就不利于让学生发挥作用,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现代教学模式一般以“参与式”“讨论式”“启发式”等为主,注重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这些方式充分体现“合作探究性”学习,让课堂处于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在互动中学习,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懂得道理。
三、运用媒体、录像和网络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电视录像、甚至网上教学的优势。制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课件,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和启发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去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多引导学生开动脑筋,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不迷信,不盲从,不满足现成的方法和答案,鼓励其去怀疑、去超越、去创新。”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只要围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所选取的活动形式都是可行的。针对学生好动好强的特点,一般可以采取讨论式、竞赛式(收集资料)、演讲式等,在活动中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五、加强社会实践
活动设置和开展应该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的特征。满足现代社会对人的能力的要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课。让学生接触社会,增加交际能力:通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中去,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地位转变成主动学习的地位,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模式中放飞思想。学以致用,从而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