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指引下互动合作式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ouxizhiwo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进入新世纪、新时代后,基础教育改革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依然号角嘹亮、催人奋进,各种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与课堂创新模式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茁壮成长。在改革过程中,围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如何设计、编写和使用导学案,如何运用小组合作,开展互动教学,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也是众多学校在课改过程中都会集中探讨并着力解决的一大课题。
  导学案是经教师个人备课、集体研究、教学实践、再集体修改而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而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升能力和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不同于单纯的教案或独立的学案,而是以学案为基础,融合了教师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体现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一种新型学习方案,可以说是以学案为主、兼容教案、师生共用的复合体。
  小组合作学习则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一起,位列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如何把导学案和小组合作相结合,恰当融入课堂教学,构建高效互动课堂,是一个必须重视和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导学案的设计与编写
  (一)导学案的设计原则
  1.主体性原则。导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2.探究性原则。使用导学案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的编制应利于學生进行探究学习,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能力。
  3.导学性原则。导学案的编写要体现“导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味做练习。要通过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问题设置,引导、鼓励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4.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发人人参与的热情,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参与中挖掘、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
  5.分课时原则:即导学案的编写按课时进行,一般分2—3课时,目的是便于分目标进行教学,把教学的重点难点分散在不同的课时中,方便教学,提高教学的精准性。
  (二)导学案的编写体例
  在具体编制导学案的过程中必须体现“学导”结合,同时要使教师的“导”,导之有方,导之有度;而使学生的“学”,学之有路,学之有效。因此,导学案的编写体例大致包括以下环节和要求:
  1.学习目标:这是一堂课是否达标和能否成功的的前提,学习目标即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必须在充分研究课标、分析教材、熟知学情的基础上,精准拟定一堂课的目标,以2-3个为宜,其中一个必须是当节课教学的重点或难点目标,保证学生一课一得,学有所获,绝不空过。
  2.学法指导:这是体现导学案“导”之有方和学生“学”之有路的基本环节。教师需要结合本课时教学的内容,提出针对性的有效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
  3.预习导学:教师要把需要学生基本掌握的基础性知识体现在这一环节,它是教师指导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起点,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始。教师在课堂上先集中展示一个小组的成果,其他小组订正即可,当中的易错知识点,教师需要加以强调。
  4.研讨交流:这一环节是整个课堂的重点流程和精髓所在,它需要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讨论课堂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按流程指定一个或数个小组回答前一天初步思考的结果,然后其他小组质疑、提问,接着小组之间展开交流、探讨,最后教师明确总结。
  5.巩固训练:训练题目的设计体现知识的覆盖面,中等难度即可,这是一课一得的保证,是课堂达标的基本测试,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基本保证“堂堂清”——即绝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6.拓展创新: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这一部分设计延伸性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可以说是一个培优、拔优的环节。
  7.教(学)后反思:这是师生在课后对整节课的反思。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小结,是对知识的回顾,学生借此可以查漏补缺。对教师而言是一种备课,属于课后备课,教师在反思后可以对导学案的相关环节进一步修改完善。
  (三)导学案的编写程序
  1.个人主备:实施教师轮流主备制,由教师个人在寒暑假预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备课组的任务分配,在充分研读教材、分析重难点、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按照导学案的设计要求,编写好属于自己的每一课时的导学案。
  2.初稿研讨:先由主备人至少提前一天分发导学案初稿给其他组员,再由备课组长召集组员对每一份即将使用的导学案进行讨论,然后由主备人谈整体构思、具体设计及注意事项等,其他组员对相关内容或设计提出自己的质疑,最后又主备人根据情况修改。
  3.定稿审批:主备人把相关修改稿提交备课组长和科组长进行审核,审核人提出意见后,主备人再次修改,然后由科组长审批通过。
  4.课后优化:经过备课组成员在课堂教学实践操作之后,备课组成员在课后提出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或意见,最后主备人对该导学案进行优化修改,作为以后第二次使用的初稿。这样就可以节省导学案的研讨时间,同时,大幅度提高导学案的质量。
  (四)导学案的使用价值
  导学案以教师的课堂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同时,因为它渗透了教师年复一年的心血,体现了教师个人和集体的智慧,因此,导学案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忠实记录稿和教学相长的重要载体。
  对学生而言,导学案有以下的使用价值:
  1.它是课前的预习引领。学生依靠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对新知识进行预习,所以导学案是对预习起到指引作用。   2.它是课中的讨论依据。在课堂上,学生合作小组对教师在导学案上的相关问题进行现场讨论,深入探究,从而突破对重难点知识的把握。
  3.它是课后的复习资料。导学案凝聚了教师的集体心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在考前的复习阶段,导学案就是重要的复习资料。
  对教师而言,导学案则有以下价值和作用:
  1.它是教师个人备课的思考结果。导学案的初稿,来自于每一个轮流主备人,它是每一個备课人对教材的初步分析和把握。
  2.它是集体备课的依据。初稿形成之后,备课组长要召集组员进行集体讨论,它就成为集体讨论的纸质依据,教师们可以各抒己见,使之完善成为定稿。
  3.它是教学反思的载体。导学案在课堂使用过程中,肯定会有思考设计不周密的地方,教师在新课完成后,就可以对这些设计进行查漏补缺,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这样经过反复锤炼的导学案会精益求精,成为精品中的精品。
  二、合作小组的建立与培训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它兴起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焕发出勃勃生机,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学习也成为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
  (一)学习小组的组建
  1.分组准备:面对一个新的班级,教师在分组前,要先初步了解学生的思想、性格、兴趣爱好、特长,乃至家庭情况和同学关系等,这样才能为顺利分组创造条件。分组之前当然也可以征求学生本人的意见,如果有必要,应该尊重个别学生本人的意愿。
  2.分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1)组内异质,即每个小组内部由在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思想行为等方面高低不同的优良中差四个层次的学生组成,方便学生实现学习上的互帮互助,互查互促。
  (2)组间同质,即各个小组都按照相同的方式组建,组与组之间在整体上是平衡的,在学习能力等方面是大致相当的。
  组内异质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之间展开公平的竞争创造了条件。
  3.分组方法
  (1)初步分组:在前面调查了解的基础上,以成绩、性格、能力等为主要依据把学生初步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一般情况每个小组为6人,特殊情况下可以调整人数),然后根据个性、男女比例、各科强弱等进行调整搭配。同时以组内选举或教师指定等方式,确定好组长和副组长等人选,保证各个学习小组在学习成绩、学习状态、行为习惯等方面是基本平衡的。
  (2)组员编号:可以依据成绩高低给每个小组的6个成员,按1/2/3/4/5/6进行自然编号。也可以把每组中成绩较好、能力较强的前三个学生用奇数1/3/5编号,其余成绩、能力较弱的后三个学生用偶数2/4/6编号。
  (3)结对安排:小组内部的结对可以分为两种对子,第一种叫同质对子,以1/2/3/4/5/6进行自然编号为例,1/2/3前三个同学成绩较好、能力较强,就是同质对子,他们是课堂讨论的组织者,疑难问题的探究者,上课发言的带领者。第二种叫异质对子,即1/6、2/5、3/4,他们是课内外学习上的帮扶对子,纪律卫生的检查对子,甚至是生活问题的督促对子。
  (二)小组文化的建设
  学生小组分配完善之后,紧接着的一项工作就是教师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小组文化建设,具体内容如下:
  1.拟定组名、组号和小组目标。由小组成员商定,组名组号要求简洁明确、富有内涵;小组目标可以是单一的或综合的,但要符合实际情况,不要好高骛远,这些内容要写入学校统一购制的组牌中,体现不同小组的特色和特质。
  2.选择个人座右铭。可以是一句古诗词名句,名人名言或学生自己拟定的一句话,要求简短有力,富有激励和启发意义。
  3.确定个人奋斗目标。小组成员应当根据个人学习基础和实际情况,明确自己在学习成绩、行为习惯、纪律卫生等方面的改进方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座右铭和奋斗目标这两点要由教师设置统一规格的小贴纸,学生自由设计个性化版面,而后贴在座位右上角,用于时时提醒、激励自己。
  (三)小组合作的培训
  1.教师的培训:这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学校领导和所有教师要认识、了解、熟悉学习小组的组建与合作学习的操作、评价等流程和要求,方能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培训。
  2.学生的培训:各级组要从小组成员的坐姿、讨论、倾听、上台发言、站姿、声音、纪律等方面对学生进行2-3周的全方位专题学习和实践操作培训,使合作小组在正式上课时就能比较规范运行。
  同时,还应当认识到对学生的培训不是一蹴而就、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在学期中途根据情况,对运行过程中新出现或新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拿出培训补充方案,对学生进行持续性的培训,以保证学习小组的健康发展,促进合作学习的良性成长。
  三、合作学习的操作与评价
  导学案设计、编写完成,学习小组组建、培训完毕,接下来最重要的便是如何在课堂上把二者结合起来,使导学案和合作学习展示其各自优点,发挥出最大作用。二者的融合,既要使课堂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方面的三维目标落到实处,又要让课堂多元互动,形式活泼、生动新颖,真正做到“实活并举”,使课堂焕发活力。
  (一)合作课堂的操作
  1.课前预习:这一环节是课堂的前伸部分,学生根据导学案,自学教材,然后先独立思考完成导学案预习环节的问题、练习。在自学前教师要进行自学前的指导,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还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围绕思考题独立看书,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等等。接着组长组织成员讨论相关问题:基础性问题内部达成共识,组内互相订正;探究性问题小组成员深入讨论,达成基本共识,提出疑难问题,留到课堂互相质疑,以求共同解决。   2.质疑探究:这一环节是课堂的核心环节,教师提前分好任务,分小组轮流展示有一定难度的探究性问题,小组之间相互质疑,相互解答,教师则根据讨论情况,适时加以点拨、引导、启发,最后明确答案,熄灭质疑,归纳知识结构,小结思路方法。总之这一环节更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出合作课堂的当然活力和应有价值。同时也要利用每堂课的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在公众场合的说话胆量、表达能力,甚至是人际关系处理的技巧与能力等。
  3.巩固拓展:本环节首先是通过导学案的相关练习,巩固课堂所突破的重点与难点,检测目标的达成度。在这个环节中,借助小组中的“异质对子”实施组内帮扶,让薄弱学生掌握当堂所学,做到让大部分学生“吃得饱”,力争实现堂堂清。同时在导学案中也适当设计一些创新型的拓展题目,面对这些有难度的题目,小组中的“同质对子”,可以互相讨论探究,当堂解决不了的问题,课后教师再伺机引导,如此则学有余力的少部分优等生也能“吃得好”。这是合作学习在课后课外的一种延伸。
  (二)小组合作的评价
  1.评价原则方法
  (1)量化评价与描述评价相结合:即不能只把加分扣分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而是对小组和组员适当进行描述性评价,以弥补单纯量化评价的不足,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既要对小组最终的学习成绩或各种表现结果进行评价,也要看到各个小组,尤其是后进小组的努力过程和表现出的进步状态,使小组和组员评价恰如其分,不偏不倚。
  (3)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体现的是小组和成员的自信與自律,而他人评价则体现的是小组和成员各种行为及其结果的价值与意义。
  (4)学习评价和非学习评价相结合:这一点也正体现出小组合作的总体目标与全面价值,因为合作学习除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之外,它还能促进学生在行为习惯、个性爱好、人际交往等非智力潜能的开发与进步,成为一个在各方面都能得到成长和进步的好学生,为将来的生活打底,为未来的人生奠基。
  2.评价注意事项
  (1)制定合作小组的课内外评价项目和评分标准。即确定课内参与评价的项目,如,预习、展示、提问、表达、测试等,而课外则可以包括纪律、卫生、劳动、大课间、升旗礼、宿舍表现等,每个项目确定适当的加扣分标准。评价项目虽然多,但不要太过繁复,避免让学生觉得动辄得咎,不敢越雷池一步,牺牲个性发展,阻碍人格完善。同时也要让评价主体——组长,操作方便,不会太繁杂,避免其产生畏惧心理。
  (2)定期做好各类评价的汇总统计。每堂课评价的当堂统计,每天评价的当晚统计,每周评价的周末统计,做到公正及时、公开透明,让每一个学生明白自己为何加分,为何扣分。
  (3)各班每天在晚修前做好评价反馈总结。不管是对小组的评价,还是对组员的评价,一定要由评价主体当天就及时反馈,然后教师总结,提出努力方向,才能使合作小组及时发挥纠偏、扶正的教育功能,让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4)及时兑现评价奖励。学校要制定恰当的评价兑换奖励条例,每个月达到一定分数的学生,给予物质性奖励。如,可以凭借分数到小卖部兑换零食、学习用品等,让学生有自由选择权,以此激发其积极性,巩固合作小组的凝聚力,促使学生产生不断进步的动力。
  (5)反思、调整评价标准和方案。各班要经常反思、反馈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不合理之处,由学校收集后,及时调整评价标准,修改评价方案,使评价方案始终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促进学习小组的健康持续发展。
  有“导学案”的指引,有“合作学习小组”的依托,“互动合作式课堂模式”,一定能激活课堂,提升课堂效率,有效助推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其他文献
【摘要】自然拼读法是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新方法之一,其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同时将汉语拼音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进而提高英语语音学习的效率。为有效应用自然拼读法开展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笔者运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发音的兴趣;借助听说训练,对学生语感进行培养;融入绘本教学,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小学英语;语音教
2013年11月1日,2013北京市植物工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二次技术委员会暨设施园艺高端技术论坛在北京市龙城华美达酒店召开。本次会议是由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北京市植物工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专家、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部分客户代表、媒体人士等60余人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吕科主持,公司董事长田真致欢迎辞。与会专家听
自然通风是降低日光温室内空气温度和湿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的有效手段。目前采用的自然通风方式大多数都是屋脊通风与前屋面底角通风相结合的方式。而在冬季,屋脊通风是日光温室最常用的通风方式。为了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控制日光温室内环境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项目组在西北非耕地日光温室内采用了可根据室内温度高低分段控制风口大小的屋脊智能通风装置。  日光温室屋脊通风技术现状  屋脊通风从机械化作业方式来看,分为人工
【摘要】本文针对EN25曲轴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主要对车削、钻中心孔、磨削等工序进行研究、针对这些工序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并有效地保证了各工序的尺寸精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还大大地降低了废品的产生,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关键词】车削;钻中心孔;磨削;改进;精度  我们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机械专业一线教学工作,主要负责实训教学、实验室管理、校企合作生产等工作。
摘 要 结合教学现状简述了flash动画在《材料力学》的课堂教学和试验教学中的应用,为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案例。  关键词 Flash 材料力学 课堂教学 试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 TP3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6)02—0023—02
【摘要】积极的非智力因素能促进智力活动,消极的非智力因素会干扰智力活动的进行。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关注学生积极的非智力因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磨练学生的学习意志,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各种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兴趣;动机;意志;实效  学生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效果是两者相互作用的产物。学生的智力因素是老师比
一天早上,一个小男孩蹲在花园的草地上,久久不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冲破大风雪。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张玉彬老师的身份很多,比较耀眼的有广东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深圳市地市领军人才、深圳市党代表、教育部教师“国培”专家,但他最喜爱的是一声亲切的“师傅”。称呼他为“师傅”的人分布在深圳市的各个区,来自不同的学校,学科背景也各不相同,其中还不乏省、市名师、校长、主任,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都同属于一个团队——深圳市张玉彬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  张玉彬老师自2011年主持深圳市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至
据史料记载,圣诞老人的原型是公元4世纪的圣尼古拉斯。有一种传说认为在他十多岁的时候父母双亡,给他留下一大笔财产。圣尼古拉生来就是个慷慨正直的人,还很关心穷人,给穷人家送去各种礼物、钱以及其他有用的物品。他一般都是在夜里秘密地做这些事,这样就没人知道,因为他并不想获得什么赞颂,只是想帮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