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积极的非智力因素能促进智力活动,消极的非智力因素会干扰智力活动的进行。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关注学生积极的非智力因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磨练学生的学习意志,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各种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兴趣;动机;意志;实效
学生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效果是两者相互作用的产物。学生的智力因素是老师比较难于改变的因素,只有注重提高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能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阶段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有:兴趣与爱好;对学习的热情;对挫折的忍受性与意志力;活泼开朗的性格;自信心与好强心;远大的理想与目标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仅需要智力因素的直接参与,而且还需要学习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啟动、加强、维持和调节,才能使学习活动顺利开展,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快乐学习
兴趣是隐藏在学生心灵里的老师。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最好的刺激就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数学教学应摆脱以往苦涩的说教,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愿学、乐学。
1.开展适当竞赛,提高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适当开展竞赛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如:“看谁算法多”“看谁算得又快又对”“看谁得到的红星多”等;也可以开展小组竞赛,都能激发学习兴趣。
2.重视操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学生没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的知识还是比较肤浅的。教师应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展兴趣,获取知识。学生只有参与探索新知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才能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具、学具、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单元时,我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学生拼出了各种各样的图形,并给他们取个好听的名称。学生从中学到了数学知识,又锻炼了技能、技巧。
3.重视情感教育,以情辅学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就是说,学生如果对你有感情,就会喜欢你教的学科,愿意学习你教的内容。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首先教师只有对每一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学生才能充满信心,积极向上地学习。其次,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要满怀激情地走向课堂,以自身的感情去感染学生。同时辅以亲切感的教态和丰富的表情,并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师要欣赏每一位学生,努力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人情味更浓一些,让赞赏更多一些,让笑容更多一些,让宽容更多一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学习
学习动机是活动、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生一旦有了自觉性,他就会迸发出极大的热情,产生积极的行动。
1.依靠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采用多样化和新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确保学习成功,以激励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2.善待差错,诱导学生的探究动机
对待学生的差错,我们不能轻率否定,也不能置之不理,而应予以宽容。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指出,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教师需要做的是如何将学生差错中的不利及消极因素转化为有利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多给学生“尝试—差错—完善”的机会。能把学生的差错变成一种教学资源,表现出老师的教育智慧;能够微笑着面对学生的差错,体现了老师的教育情怀。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当学生在说8 6的口算方法时,一个不太爱发言的学生举手问“为什么6分成2和4,2和4不能组成24呢?”听了这个同学的发言,我没有流露一点责怪的眼神,而是对他的大胆提问表示赞赏,然后再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其他学生也很乐意地帮忙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学生的问题解决了,他的自信心也得到了保护。可见,教师善待学生的差错,保护他们的质疑意识,会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对学习产生兴趣,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乐趣。
三、磨练学生的学习意志:收获成功
孔子说,“学须立志”,才能“乐在其中矣”。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是实现学习意志行为的根本保障。
1.进行知识教育
在意志培养工作中,给学生讲解相应的有关意志知识,找出生动的事例,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加深理解。如在教学《激情奥运》一课,我鼓励学生事先收集有关第28届奥运会的资料,让他们把教材中提供的素材作为讨论的话题。同时我还播放了张丹和张昊在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比赛中张丹受伤的一幕,虽然他们未能获得冠军,可张丹顽强的意志力和勇敢的精神打动了世界。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学会对困难不妥协、不屈服,能忍耐、能坚持的意志品质。
2.坚持体育锻炼
体育运动是一项磨练意志,锻炼意志的有效形式。每年冬天,学校开展的晨跑运动,我都会抓住这一契机,鼓励学生坚持不懈,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
3.经受挫折
在数学数学中,教学生解题的同时,就是在教学生如何通过努力去战胜挫折,所以波利亚说:“教学生解题是意志的教育……如果学生在学校里没有机会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他的数学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失败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各种层次的学生通过解题经受一下挫折的磨难。事实证明,经过自己奋斗战胜挫折取得的成功才是最能激励人、鼓舞人。挫折教育不是让学生在苦圈里循环,而是激发学生自强不息、走向成功的信心和决心。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课题,我们应该大胆探索,不断积累。只有坚持不懈,从小事抓起,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激发学习动机、磨练学习意志、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大做文章,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争取取得更理想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燕国材.非智力因素语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
[2]赵光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细节处理艺术.福建教育出版社.
[3]华应龙.我就是数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新世纪教材编写组.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兴趣;动机;意志;实效
学生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效果是两者相互作用的产物。学生的智力因素是老师比较难于改变的因素,只有注重提高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能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阶段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有:兴趣与爱好;对学习的热情;对挫折的忍受性与意志力;活泼开朗的性格;自信心与好强心;远大的理想与目标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仅需要智力因素的直接参与,而且还需要学习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啟动、加强、维持和调节,才能使学习活动顺利开展,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快乐学习
兴趣是隐藏在学生心灵里的老师。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最好的刺激就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数学教学应摆脱以往苦涩的说教,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愿学、乐学。
1.开展适当竞赛,提高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适当开展竞赛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如:“看谁算法多”“看谁算得又快又对”“看谁得到的红星多”等;也可以开展小组竞赛,都能激发学习兴趣。
2.重视操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学生没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的知识还是比较肤浅的。教师应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展兴趣,获取知识。学生只有参与探索新知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才能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具、学具、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单元时,我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学生拼出了各种各样的图形,并给他们取个好听的名称。学生从中学到了数学知识,又锻炼了技能、技巧。
3.重视情感教育,以情辅学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就是说,学生如果对你有感情,就会喜欢你教的学科,愿意学习你教的内容。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首先教师只有对每一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学生才能充满信心,积极向上地学习。其次,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要满怀激情地走向课堂,以自身的感情去感染学生。同时辅以亲切感的教态和丰富的表情,并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师要欣赏每一位学生,努力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人情味更浓一些,让赞赏更多一些,让笑容更多一些,让宽容更多一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学习
学习动机是活动、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生一旦有了自觉性,他就会迸发出极大的热情,产生积极的行动。
1.依靠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采用多样化和新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确保学习成功,以激励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2.善待差错,诱导学生的探究动机
对待学生的差错,我们不能轻率否定,也不能置之不理,而应予以宽容。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指出,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教师需要做的是如何将学生差错中的不利及消极因素转化为有利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多给学生“尝试—差错—完善”的机会。能把学生的差错变成一种教学资源,表现出老师的教育智慧;能够微笑着面对学生的差错,体现了老师的教育情怀。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当学生在说8 6的口算方法时,一个不太爱发言的学生举手问“为什么6分成2和4,2和4不能组成24呢?”听了这个同学的发言,我没有流露一点责怪的眼神,而是对他的大胆提问表示赞赏,然后再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其他学生也很乐意地帮忙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学生的问题解决了,他的自信心也得到了保护。可见,教师善待学生的差错,保护他们的质疑意识,会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对学习产生兴趣,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乐趣。
三、磨练学生的学习意志:收获成功
孔子说,“学须立志”,才能“乐在其中矣”。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是实现学习意志行为的根本保障。
1.进行知识教育
在意志培养工作中,给学生讲解相应的有关意志知识,找出生动的事例,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加深理解。如在教学《激情奥运》一课,我鼓励学生事先收集有关第28届奥运会的资料,让他们把教材中提供的素材作为讨论的话题。同时我还播放了张丹和张昊在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比赛中张丹受伤的一幕,虽然他们未能获得冠军,可张丹顽强的意志力和勇敢的精神打动了世界。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学会对困难不妥协、不屈服,能忍耐、能坚持的意志品质。
2.坚持体育锻炼
体育运动是一项磨练意志,锻炼意志的有效形式。每年冬天,学校开展的晨跑运动,我都会抓住这一契机,鼓励学生坚持不懈,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
3.经受挫折
在数学数学中,教学生解题的同时,就是在教学生如何通过努力去战胜挫折,所以波利亚说:“教学生解题是意志的教育……如果学生在学校里没有机会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他的数学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失败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各种层次的学生通过解题经受一下挫折的磨难。事实证明,经过自己奋斗战胜挫折取得的成功才是最能激励人、鼓舞人。挫折教育不是让学生在苦圈里循环,而是激发学生自强不息、走向成功的信心和决心。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课题,我们应该大胆探索,不断积累。只有坚持不懈,从小事抓起,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激发学习动机、磨练学习意志、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大做文章,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争取取得更理想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燕国材.非智力因素语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
[2]赵光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细节处理艺术.福建教育出版社.
[3]华应龙.我就是数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新世纪教材编写组.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