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治班,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11200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进行小学班主任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更加安心地进行学习,就必须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与此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些内容的形成仅仅靠教师自己是很难实现的,为此教师应该“放权”给学生,让全体学生都有管理班级、提升自己的权利,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关键词:民主治班;自主管理;小学德育
  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想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仅仅靠自己的努力是很难实现的,为此教师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让学生意识到争做班级中的一员是非常光荣的一件事情,从而让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一、制度探讨制,让每个学生参与制度建设
  长期以来,班级中的制度都是由学校或者教师制定的,作为班级中的重要成员,学生没有太大的发言权,只能听从教师的安排,长期这样会削弱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渐渐产生自己是为老师、家长而学习的思想,为了让学生改变这一错误的想法,教师可以定期召开班级制度制定会议,让学生通过探讨共同制定出班级管理制度,从而让学生更自觉地遵守自己制定的制度。
  比如,某次学校组织春游,为了确保春游活动顺利地开展,教师组织大家一起开展了一次春游制度管理策划会议,先将班级学生分为5个小组,然后由小组成员自由探討应该制定什么样的制度才能确保整个春游活动既有趣又安全,经过探讨,每个小组给出了以下制度:“1.每个小组至少带一部手机;2.任何活动都以小组方式进行,不能单独行动;3.活动期间互相帮助,树立良好的集体形象;4.有福同享,有难同当;5.为小组出彩者受到奖励,反之受到惩罚。”大家制定出来的规矩,教师有权进行修改,但不宜改变过大,这样学生在参与春游活动时,由于是自己制定的规则,因此会更加自觉地遵守,从而保证整个活动顺利地开展。
  二、班长轮换制,让每个学生承担管理责任
  班长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不仅是一个班级的领头人,更是一个班级的代表。然而长期以来班长都是固定的,一位班长一旦被确定下来,在不出错的前提下一般都会长期干下去,时间久了班长的思想意识就会有所放松,傲慢、焦躁的心理就会充斥班长内心;另一方面其他同学不能当班长,渐渐地也就打消了当班长的想法,降低学生的竞争意识,对学生会产生很多不良影响,为此教师应该采用班长轮换制,让班级中的每個学生都能承担班级管理的责任,在担任班长的同时体会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形成更强的集体意识。
  比如,班级中有甲乙两位同学,甲同学学习成绩很好,但缺乏班级管理意识,当轮到他当班长的时候,头几天他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去管理班级,于是教师给他灌输了一些班级管理的理论知识,并让他向班级管理经验较为丰富的乙同学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甲终于适应了班级管理。过了1个月后,轮到乙同学进行班级管理了,这位同学是一位班级管理经验较为丰富的学生,但平时贪玩,不喜欢学习,因此尽管班级管理较好,但无法服众,为此教师又让他与甲同学坐在一起,让甲同学给乙同学补课,经过一段时间的补课,学生乙的成绩得到很大提升,大家对他也更加信服,这就是班长轮换制的优势。
  三、活动策划制,让每个学生精心组织活动
  班级活动对于班主任的日常管理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天性爱玩,他们喜欢通过一些游戏来充实自己的小学生活,因此通过各种趣味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然而开展什么样的活动一直都是由教师策划的,学生只能当作参与者,这可能无法满足班级每个学生的意愿,为此教师可以将班级策划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制定活动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比如,在一次“爱护花草人人有责”的主题班会中,教师先将班级学生划分为4组,让学生自由探讨如何根据活动主题策划活动,于是小组成员进行活动内容的探讨,最终确定以下四套方案:“1.开展爱护花草的游戏;2.制作各种素材,在校园中进行张贴和宣传;3.带上袖标巡视校园,发现问题及时制止;4.开展修护花草的活动。”制定出4套方案后,教师组织全体学生进行活动的探讨,由各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解自己小组的活动方案,随后由班级同学投票选择活动方案,要求自己的小组成员不能选自己的方案,经过投票最终确定方案2为最终方案,于是方案2的小组成员成为整个策划的设计师和管理者,全体同学都应听从这个小组的要求来开展活动,最终该小组制定细致方案:“1组制定整体活动方案,并积极参与到整个班级活动实施之中;2组负责收集素材,设计制作相关宣传画册;3组和4组同学负责在校园中宣传,让更多的同学意识到爱护花草的重要性。”
  总之,在进行小学班主任日常德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更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管理的意识,让学生明白树立班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为此班级学生必须从自我做起,努力为班级添砖加瓦。为此教师应该开展制度探讨制,让每个学生参与制度建设;开展班长轮换制,让每个学生承担管理责任;开展活动策划制,让每个学生精心组织活动。
  参考文献:
  [1]孙玉环.浅谈小学生自主管理的引导[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3):115-117.
  [2]寇红.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5(2):108-109.
其他文献
对于关心中国文学的人而言,近年来最振奋人心的事情,莫过于山东乡土作家莫言获得了20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实现了官方认可的新中国文坛对于此项全球最具盛名的最高奖项的零的突破。但一系列问题显现出来,着实令你莫言不得:为什么时到今日中国作家才获奖?为什么获奖的偏偏是莫言?莫言凭什么得奖?莫言得奖又能说明什么?  相对于那篇与张艺谋联系在一起而声名鹊起,同时自身也被骂作“杂种”的《红高粱》,作为成名作的《
摘 要: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有时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但又说不清其原因,这实际上就是语感在起作用。搞好英语课本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感的必要前提,教师还应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关键词:语感;语言实践;主观能动性  通过对英
英语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丰富语言文化知识,还能促进听、说、写等其他语言能力的发展。听、说、读、写,是衡量英语学习的四大标准之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很多小学生却对英语阅读望而却步,无法体会英语阅读的乐趣,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更好地阅读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电子书包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电子终端和网络资源为载体的,可以实现课前微课前置性学习、网络查找资
摘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从提高兴趣、教师运用的方法、与教育培养的关键时间等几方面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力求让这群时代“孤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顺利成长。  关键词:留守学生;学习习惯;养成  笔者是在一所留守儿童占大半的农村学校任教的,深感这群孩子的学习习惯非常不良。和谐社会中,人们也逐渐注视到了这一群孩子,可往往这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长期以来,教师把学生看成知识的容器和待加工的机器零部件,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高中语文新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教材范围广泛,教学内容丰富且繁杂。许多一线教师抱怨新课程改革只是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积极构建高效课堂呢?  一、转变教师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  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
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时,要注意到非语言因素,它们对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一、文化因素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会感觉到英语课文中承载着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在学习的时候可能会追问:“为什么这句话要这样回答,不能够那样回答呢?”教师若能引导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学生将能进一步地了解英语知识,以后学生将能从西方文化的角度应用英语语言。  以
摘 要:学生党员的发展、培养和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使学生党员能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和成长,是每一个党务工作者面临的难题。研究者通过协同教育,综合各方面力量,尝试多种教育途径,对这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协同教育;大学生党员;党员培养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一直是党中央十分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建立、完善和发展学生党员的长效机制,把优秀大学生吸收到党的组织中来
摘 要:知識需要巩固,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巩固自己的知识,掌握解题的基本技巧。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数学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适当的数学作业还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数学的能力。但是目前部分数学作业布置内容单一,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不高。在布置数学作业时,发现“包装”作业,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对“包装”作业,展开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课外作业;布置  
摘 要:无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满足人民群众教育多元化的需求,都强烈地呼唤着学校开展特色创建。也就是在办学方面有自己的理念,有自己的思路,有独特的举措,为全校师生所认同,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而一直以来,对学生影响最大、最长远的不是某一门学科,某一种知识,而是学校的文化,一种经过多年校园生活逐渐形成的学习态度、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更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唯有建设特色
摘 要:猜想是数学的灵魂,而猜想教学旨在让学生敢猜。通过巧设悬念,诱导学生进行猜想;通过观察归纳,启发学生进行猜想;通过动手操作,鼓励学生验证猜想。从而使学生想猜、会猜、善猜,插上猜想的翅膀,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营造一个思维灵动与动态生成并俱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猜想;巧设悬念;观察归纳;动手操作;验证  著名科学家牛顿有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猜想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