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作业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infeng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知識需要巩固,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巩固自己的知识,掌握解题的基本技巧。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数学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适当的数学作业还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数学的能力。但是目前部分数学作业布置内容单一,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不高。在布置数学作业时,发现“包装”作业,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对“包装”作业,展开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课外作业;布置
  农村小学的学生,学习条件不如城市里的小学生优越,可以在放学之后上补习班或是请家教辅助复习。农村的小学生学习知识基本上就依赖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以及通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的知识。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能够有效地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但是由于数学这一学科的某些固有的特性,使得数学作业布置单一、枯燥、重复,小学生活泼好动,热爱新鲜的事物,毫无新意的数学课外作业,很容易使他们失去做题的兴趣。那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呢?笔者认为可将作业包装一番,使原本枯燥的数学作业变得丰富有趣,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
  一、“包装”作业,让作业变得有趣味性
  小学数学不同于初高中的数学难度大,小学数学的知识相对简单,许多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富有趣味性。因此,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的时候就可以从小学数学的特性入手,布置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数学作业,安排学生练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强,可以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主地探索数学知识,变成课堂学习的主体。
  例如,在学习“因数与倍数”之后,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可以设置一些游戏性作业,帮助学生学习,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就设置了一个这样的作业,小黑猫有一些小鱼,他邀请自己的朋友白猫和花猫来家里吃鱼,白猫吃了3条小鱼,小黑猫和花猫一起吃的是白猫吃的三倍,问一问班上的学生能够求出小黑猫和花猫一起吃了多少条鱼吗?这样,将倍数融入故事之中,比起教师单纯地列一些算式,让他们得出几个数字的倍数关系更有趣,而且学生处在这样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也能够较快掌握倍数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包装作业”让作业具有探索性
  数学是一门具有探索性的学科,探索性的作业,能提高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课外作业,引导学生探索和研究课题。
  例如,在学习了“轴对称”之后,可以安排班上的同学,在课后自己观察自己身边有哪些物体的图形是轴对称的,他们有什么特点等,再比如学习数学活动课“打电话”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着与他人打电话交流,这些数学作业,比起枯燥的数学算式和应用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完成数学作业的时候,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策略,在巩固知识的时候,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包装”作业,让作业充满生活性
  小学数学教学的许多知识,较为浅显易懂,教学目的就是为了使小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数学实际问题,在生活中也蕴含着许多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根据小学数学的特点,尽可能地从生活实际入手,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而数学作业的布置也可以遵循这一原则。
  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之后,笔者曾尝试着将长度单位融入生活中,给学生将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今天早上小明从2千米的床上起来,拿起20米的牙刷牙,然后洗脸吃饭,急急忙忙地往学校赶,小明家离学校大约800厘米,路上他看见一棵高3厘米的树被风吹到了,他慌慌张张地跑到学校时,上课的铃声已经响起来了,于是他急忙坐到座位上拿出1毫米的铅笔和2米厚的书开始上课。”故事讲完之后,班上的同学都笑了,纷纷说这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就问学生那里不可能,让学生试着改正一下,同学们七嘴八舌的,很快就将问题解决了。
  再比如,学习了重量单位的变换之后,笔者又安排班上的学生跟妈妈一起上街买菜,观察一下,菜摊上的老板是如何称重,又是如何計算的。这些与生活实际有关的作业例子还有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学会根据教学内容,包装布置作业,能够使学生迅速的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办法,也能够使他们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不至于出错。
  总之,农村小学生学习数学,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数学课外作业,课外作业完成的好坏程度,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时要学会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以及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布置课外作业。将数学课外作业“包装”起来,使其更加富有趣味性,这样学生更乐于完成数学作业,巩固知识,提高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郭菊玲.浅谈小学数学作业多样性的设计与布置[J].中小学电教(月刊),2010(4).
其他文献
摘 要:一个“真善美”灵魂的塑造不仅需要一个有责任心、有能力的教师,更需要一个健康的家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此过程中,作为孩子成长的沃土——家庭,就要处处充溢着阳光、乐观、诚信、理解……有了优良的条件,孩子才会真正健康成长。每一个孩子如同一朵花,每一朵花都有花期,作为父母,作为老师,要静待花开!  关键词:家庭教育;启蒙;氛围;合力  宋代程颐说:“人生之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明代方
摘 要:苏轼的一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挫折,从初入仕途时遭人挤兑,乌台诗案的大难临头,到谪居地方的贬官生涯,苏轼都率性坦然超然自适。这与苏轼融合了儒佛道的思想紧密相连。  关键词:东坡精神;儒佛道;进取;超脱;自然  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苏轼降生于世,眉州人,是苏洵的大儿子。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6岁。苏洵给他的两个儿子取轼和辙来做名,对苏轼而言,“轼”是古代马
摘 要:阅读是语文这一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濃缩,同时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我们提倡阅读教学要读出“语文味”,而这里的语文味其实就是指言语与精神融化的滋味。可以说,语文味是语文特有的学科特点的集中体现,是阅读教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究阅读教学的学法,使“语文味”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让学生真正感受阅读的滋味,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通过阅读提升
对于关心中国文学的人而言,近年来最振奋人心的事情,莫过于山东乡土作家莫言获得了20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实现了官方认可的新中国文坛对于此项全球最具盛名的最高奖项的零的突破。但一系列问题显现出来,着实令你莫言不得:为什么时到今日中国作家才获奖?为什么获奖的偏偏是莫言?莫言凭什么得奖?莫言得奖又能说明什么?  相对于那篇与张艺谋联系在一起而声名鹊起,同时自身也被骂作“杂种”的《红高粱》,作为成名作的《
摘 要: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有时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但又说不清其原因,这实际上就是语感在起作用。搞好英语课本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感的必要前提,教师还应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关键词:语感;语言实践;主观能动性  通过对英
英语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丰富语言文化知识,还能促进听、说、写等其他语言能力的发展。听、说、读、写,是衡量英语学习的四大标准之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很多小学生却对英语阅读望而却步,无法体会英语阅读的乐趣,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更好地阅读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电子书包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电子终端和网络资源为载体的,可以实现课前微课前置性学习、网络查找资
摘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从提高兴趣、教师运用的方法、与教育培养的关键时间等几方面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力求让这群时代“孤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顺利成长。  关键词:留守学生;学习习惯;养成  笔者是在一所留守儿童占大半的农村学校任教的,深感这群孩子的学习习惯非常不良。和谐社会中,人们也逐渐注视到了这一群孩子,可往往这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长期以来,教师把学生看成知识的容器和待加工的机器零部件,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高中语文新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教材范围广泛,教学内容丰富且繁杂。许多一线教师抱怨新课程改革只是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积极构建高效课堂呢?  一、转变教师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  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
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时,要注意到非语言因素,它们对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一、文化因素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会感觉到英语课文中承载着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在学习的时候可能会追问:“为什么这句话要这样回答,不能够那样回答呢?”教师若能引导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学生将能进一步地了解英语知识,以后学生将能从西方文化的角度应用英语语言。  以
摘 要:学生党员的发展、培养和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使学生党员能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和成长,是每一个党务工作者面临的难题。研究者通过协同教育,综合各方面力量,尝试多种教育途径,对这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协同教育;大学生党员;党员培养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一直是党中央十分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建立、完善和发展学生党员的长效机制,把优秀大学生吸收到党的组织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