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时代“孤儿”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wa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从提高兴趣、教师运用的方法、与教育培养的关键时间等几方面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力求让这群时代“孤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顺利成长。
  关键词:留守学生;学习习惯;养成
  笔者是在一所留守儿童占大半的农村学校任教的,深感这群孩子的学习习惯非常不良。和谐社会中,人们也逐渐注视到了这一群孩子,可往往这些好心人的善举,却给这群孩子带来不知所措,一双双不明所以的眼睛在他们接过别人赠予的同时也显现了出来,当好心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和他们玩了一下午后,刚建立的美好感情,却因为分别而再一次让这些孩子来承受分别的痛苦,不舍。这时,我在想,应该给这些孩子怎样的关爱才能使他们受益终身呢?不至于那么短暂。在我任教的六年时间内,从小学的两年到初中的四年,我深深感到应该是习惯,一种终身学习的习惯!
  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初中都是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
  孤独的他们,在父母离家打工后,绝大多数跟着没有文化的爷爷奶奶,而爷爷奶奶以一种溺爱的方式来补偿他们父母不在身边的凄凉。缺失的父爱和母爱岂能是爷爷奶奶的一次次纵容而换得的?这纵容也让他们觉得是理所当然,有的甚至认为父母欠他们,毫无感恩,变本加厉的是他们无情的指责!每每在办公室上演着一幕幕让人揪心的画面时,我们作为教育者深感教育的缺失,无比痛心!特别是,当爷爷奶奶每每让他们看书、做作业时也一度成为战争的爆发点,自觉学习真有这样难吗?笔者就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好习惯从兴趣入手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他不赞成有人说他是“刻苦”学习的,因为他在学习中从没感到“苦”,相反,体会到的是无穷“乐”。所以,如果学习能够给孩子带来快乐,孩子一定会喜欢学习。因此,我们应该从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为留守儿童创建一个舒适安逸的学习生活环境,只有在舒适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去学习。其次,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如,文艺表演、学校辩论会、读书活动、手抄报比赛等,其中融入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的因素,在教育教学中充满趣味性,并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和喜悦,进而培养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兴趣。
  二、好习惯还要有好的培养能手
  要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力争成为一名能手,能手就必须要有耐心、有爱心、有宽容之心,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合理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班主任老师和科任老师,是与“留守儿童”心理距离最近,最了解他们的情况,最易于与他们沟通的学校主要成员,所以,一线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关心帮助,最易得到“留守儿童”的理解和接受,最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应该常关心他们的生活问题,多开展师生的课余活动,增进感情,这样,你所要培养的习惯,他们也就会潜移默化地形成。
  三、好习惯的培养,时间很重要
  1.课内的时间很重要
  想要培养好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重点还在课堂上。我们要耐心指导他们学会把握好在校时间。(1)“日常规范要落实”。如,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发言、按时完成作业、注意书写整洁等,这些都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基本元素。不仅如此,我们平时还要在每节课上仔细检查,看他们有没有达到这些要求,做得好不好,并及时地表扬与批评。(2)“多唠叨”。对于一些自控能力较弱,自觉性较差的孩子,我们不妨多提问他,让其不得不好好看书、复习。如果他没有认真做作业,我们就要他重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及时完成学习任务,我们就要严肃批评,提出一定的警告,并加倍处罚等。(3)“以情感人”。我们教育工作者都知道要因材施教,对于特殊人群,就要更多地想到这些,想到他们的特殊情况,要多准备一份关爱给留守儿童。如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应多给留守儿童几句关心和鼓励的话语,让他们不再感到孤独,随时随地地感受关心。
  2.把课外时间抓好
  有人说“5 2=0”,从周一到周五,留守儿童可能做得比较好,能够坚持,但到了周末,就“身不由己”,外面的世界真精彩,这种学习习惯容易倒退的情况,其实就是在课外,所以课外时间是关键。很显然,如果不能解决课外的习惯问题,课内的努力将前功尽弃,所以教育者还得想办法。笔者认为:(1)要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不能让他们在家无事可做。(2)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必要时进行家访,建立好家校联系。孤掌难鸣,光靠教育工作者努力,成功的几率不大,还得和学生监护人一起合力才行。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或许到留守儿童学生家里去拜访,往往能够有更多始料不及的收获。
  习惯的培养,众所周知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在途中,反复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我相信,只要教师能坚持不懈地去探索、去尝试,终能见成效。
  参考文献:
  [1]张建军.教海探航[A].沈阳出版社,2006-07.
  [2]王先木.培养习惯,开拓知识,培育思维[A],2004(3).
  [3]向玉琼.培养良好习惯,提高个体素质[R].四川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11).
  [4]刘达仁.学生思想教育论[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长安中心校)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多样化的练习,使学生通过恰到好处的练习,激发学习的主动性,理解、巩固知识,实践应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减轻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优化练习  一、运用迁移规律,优化
摘 要: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巧妙用好“听”“说”“读”“写”,能保护好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听”“说”“读”“写”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程;语文素养;积极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摘 要: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教师应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科学课堂。总之,教师应该使科学课堂成为彰显学生个性的天地,成為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在多元智慧的砥砺和碰撞中,获得精神享受。  关键词:快乐课堂;科学课堂;自由;有效探索  提起课堂学生总是很头疼,因为学习是件苦差事,不是有那么一句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科学课堂的学习我总是探索着让它成为一种享受
《詹天佑》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教材中新增设的一篇课文,文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只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最困难的事来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独立发挥,读出个性,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基于这样的理念,
摘 要:一个“真善美”灵魂的塑造不仅需要一个有责任心、有能力的教师,更需要一个健康的家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此过程中,作为孩子成长的沃土——家庭,就要处处充溢着阳光、乐观、诚信、理解……有了优良的条件,孩子才会真正健康成长。每一个孩子如同一朵花,每一朵花都有花期,作为父母,作为老师,要静待花开!  关键词:家庭教育;启蒙;氛围;合力  宋代程颐说:“人生之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明代方
摘 要:苏轼的一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挫折,从初入仕途时遭人挤兑,乌台诗案的大难临头,到谪居地方的贬官生涯,苏轼都率性坦然超然自适。这与苏轼融合了儒佛道的思想紧密相连。  关键词:东坡精神;儒佛道;进取;超脱;自然  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苏轼降生于世,眉州人,是苏洵的大儿子。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6岁。苏洵给他的两个儿子取轼和辙来做名,对苏轼而言,“轼”是古代马
摘 要:阅读是语文这一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濃缩,同时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我们提倡阅读教学要读出“语文味”,而这里的语文味其实就是指言语与精神融化的滋味。可以说,语文味是语文特有的学科特点的集中体现,是阅读教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究阅读教学的学法,使“语文味”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让学生真正感受阅读的滋味,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通过阅读提升
对于关心中国文学的人而言,近年来最振奋人心的事情,莫过于山东乡土作家莫言获得了20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实现了官方认可的新中国文坛对于此项全球最具盛名的最高奖项的零的突破。但一系列问题显现出来,着实令你莫言不得:为什么时到今日中国作家才获奖?为什么获奖的偏偏是莫言?莫言凭什么得奖?莫言得奖又能说明什么?  相对于那篇与张艺谋联系在一起而声名鹊起,同时自身也被骂作“杂种”的《红高粱》,作为成名作的《
摘 要: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有时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但又说不清其原因,这实际上就是语感在起作用。搞好英语课本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感的必要前提,教师还应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关键词:语感;语言实践;主观能动性  通过对英
英语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丰富语言文化知识,还能促进听、说、写等其他语言能力的发展。听、说、读、写,是衡量英语学习的四大标准之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很多小学生却对英语阅读望而却步,无法体会英语阅读的乐趣,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更好地阅读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电子书包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电子终端和网络资源为载体的,可以实现课前微课前置性学习、网络查找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