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城乡信息技术Scratch互动学习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2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不均衡,差异大,而网络技术支持下的互动学习,能够很好地解决教学资源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师资力量的共享,同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创新型的互动学习模式。本文以《Scratch广播命令》为例,浅谈了网络互动学习的优势。
  关键词:网络学习;城乡信息技术;Scratch互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13/14-0053-03
  在小学阶段,城乡学校间基于网络的协作能够促进学生的互动学习,帮助学生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创造。在城乡互动学习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更重视学生多途径的学习,注重合作,开展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支持的城乡混合式学习,合理整合城乡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形成跨维度的课堂学习,实现教学实践上的创新和课程文化间的传递,寻找信息技术教学的新方向。笔者在对《Scratch广播命令》一课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后,有了不少体会。
  《Scratch广播命令》一课的教学目标为:①学会使用“广播”和“当接收到广播”命令。②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制作校园介绍。③通过新形式的网络互动,促进两校沟通交流。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学会使用“广播”和“当接收到广播”命令制作校园介绍。本课教学难点为:学生通过新型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学习,提升信息素养。
  ● 实时网络促交流
  “互联网 ”所带来的网络学习对教师来说已不陌生,网络学习不但帮助教师树立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变了课堂教学手段,提升了教学素养,而且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镜头一:实时网络,激发兴趣。
  戴:今天我们要利用摄像头、麦克风和实时通讯软件与城区实验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上一节Scratch课。我们先跟实小的同学打个招呼吧。(教师打开设备,投影出实小师生画面)实小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双凤小学吗?对我们学校,你们有什么想了解的吗?
  生:学校的地址在哪里?环境怎么样?同学们都上些什么课?
  ……
  戴:双小的同学们,你们想看看实验小学的校园吗?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双方的同学都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校呢?
  生:通过视频来了解学校。
  戴:那我们的Scratch软件可以用来制作视频动画吗?今天我们就来充当学校的小导游,用Scratch软件制作校园介绍动画。
  戴:你们想如何介绍各自的校园?
  双小生:介绍校门口、福地文化长廊、福地墙……
  实小生:介绍校门口、灵水池、青苹果广场……
  戴:每个小导游都有自己的一条介绍线路,接下来就请各位小导游在提供的“校园场景”文件夹中,选择3~5张图片,导入Scratch中。(学生操作)场景有了,Scratch中的导游请谁呢?能不能使用学校的形象大使呢?
  实小生:我们可以用草根娃。
  双小生:我们有福地娃。
  戴:使用形象大使可以更好地展现学校特色,别忘了给他们设计导游词哦!(学生导入福地娃、草根娃角色,并设计导游词)我们的校园介绍动画做好了,你们觉得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双小生:现在还不能像动画一样播放。
  实小生:这些角色没有办法连贯播放。
  戴:没错,现在的角色都是孤立的,没有成为一个整体,如何让这么多角色像动画一样,流畅地展示播放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Scratch广播命令》。
  实时网络学习模式的运用,打破了城乡学校的时空限制,拉近了城乡学校课堂的距离,轻松实现两个课堂的相互连通,两校学生能够在镜头中相互交流,通过相互展示,形成了良性竞争的氛围,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实时网络学习为学生创设更贴合实际的学习情境,课堂中两校学生初次进行跨校学习,对彼此的学校比较陌生,需要介绍自己的校园,引发学生展现学校最美、最具特色的景点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充分抓住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最終又回到实际,完成两校的交流、了解。从问题出发,设计探究活动,再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 新型合作促发展
  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是新课程理念的趋势,也是信息技术课程自身发展的需求。合作学习对推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等都有很大的作用。与传统课堂内师生合作、小组合作的方式不同,本节课通过城乡师生跨课堂、跨学校合作,异地教师合作讲解,异地学生合作学习,形成了新的合作学习方式。
  镜头二:师师合作,讲授新知。
  戴:今天的课堂中,通过镜头我们两位老师共同来讲授《Scratch广播命令》,下面首先请实验小学的郝老师。
  郝: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只能在一个角色中加入脚本,无法实现多个角色的交互,而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广播”以及“当接收到广播” 命令,让独立的角色互动连通,制作成校园介绍动画。要注意的是,广播的信号与接收到的信号要一致。其实我们今天的上课形式,也是一种广播和接收广播的形式,生活中红灯停,绿灯行,看信号过马路是一种广播与接收消息的关系。“广播”命令发出的信号,可以由多个角色同时接收,校园介绍中如果同时出现照片和文字,就需要两个角色同时接收广播。下面就请双凤小学的戴老师来具体讲授如何制作校园介绍动画。
  通过网络实时交流,城乡的两位教师实现了合作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合作教学能够节省教师的授课时间,充分发挥不同教师的特长,教师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可以使原有的观念更加科学、完善,学生更感兴趣。本节课中的两位教师,使用“接力棒”式的教学方式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分工,面对合作教学中的城乡两个班级,每人讲授一个内容,课堂充满新鲜感。学生出于好奇心,均能以高度的热情认真听讲。   镜头三:生生合作,锻炼能力。
  戴:制作校园介绍动画,首先需要将图片和文字角色导入到Scratch中,接着需要确定每个角色的出场顺序,也就是你们想通过哪几个景点来介绍校园。
  实小生:我想先介绍校门口的“灵水池”,接着介绍“青苹果广场”,然后是“草根娃雕塑”,最后是“教学楼”。
  双小生:我也想从校门口介绍,接着介绍教学楼,然后是“福地文化走廊”,最后是“福地墙”。
  戴:两校的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每组可以有不同的介绍方式,在制作校园介绍的过程中,同学们有任何的问题可以组内讨论解决,也可以举手,大声说出你的问题,两所学校的同学们要帮忙解答,互帮互助,看哪所學校的同学能当小老师,在镜头前教教大家。
  两校学生开始在电脑上制作,教师巡视,学生遇到问题时组内先讨论,再在两校组成的大班级中合作解决。
  本节课中新型的学习方式不仅要求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发生转变,也要求学生的学习模式要发生转变。课堂中的生生合作,已不再仅限于小组内或者班级内,更多的是两校间学生的合作学习,发现问题后,教师退居幕后,由两校中信息技术知识基础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到台前讲解,通过同伴之间的教与学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促进全体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意识,形成互助合作的精神。两校之间的良性竞争关系,增加了学生自学的机会和条件,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并发挥潜能。
  ● 城乡交流促均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城乡教育要均衡发展。网络环境下的互动学习实现了课堂模式的转变,打破了城乡间时空的界限,强弱互补,让教师在教中谋求探索,不断创新,让学生在互动学习中互相合作,共同进步。
  镜头四:强弱互补,缩小差距。
  戴:在校园介绍中,每个角色既是上一个角色的信号接收者,又是下一个角色的信号发送者。我们还可以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为动画加上特效,给福地娃或者草根娃切换造型等,同学们,现在就和实小的伙伴一起完成吧!大家两人一组,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耳机语音讨论,还可以通过软件操作演示给对方看。当遇到两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在课堂中提出,两校同学商讨解决。
  教师巡视合作情况,学生遇到问题马上求助伙伴,能力强的学生在帮助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知识,能力弱的学生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突破了重难点。
  课前,教师在人员选择、结对分配等方面实施一强一弱搭配,帮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网上结对合作,互补互促,最终达到均衡发展。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是硬件设施的完善,更是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均衡,本节课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使学生在实践中共同发展,能力弱的学生学会知识,能力强的学生锻炼能力。这种互动学习构建了学习交流的环境,为能力有差异的学生提供了互学互教的机会,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方便、快捷的通信交流方式,促进了师生学习方式和思维品质的改变,优化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的综合实践能力,最终达到均衡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作者基于常规课时,聚焦航空情境,挖掘了“制作肺活量计”的现有教学资源,并设计了8~10课时的STEM中长期项目课程。以期能够让学生理解与项目相关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知识,体验运用系统思维跨学科解决复杂情境问题的过程。  关键词:STEM;课程设计;面向全体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0)11-0000-03  STEM课堂的主体是学
读了方老师的博文,让我想起前不久,名为“Wi-Fi万能钥匙”的APP非常火爆,据说可以破解别人Wi-Fi密码“蹭网”。我却不屑一顾,理由是我不相信密码可以这么容易破解,肯定有“陷阱”。一次偶然的机会学校断网,学生向我炫耀他用这个软件成功联网的杰作,这着实让我大吃一惊。下班后,我赶紧回家查找资料,发现其原来只是一个Wi-Fi分享工具,很多人都被它的名字所误导,以为其真的能破解密码。针对学生对这个问题
摘 要:在探索教学方式改革的过程中,由于现有教学信息系统功能较为单一,阻碍了多元化、全面互动的教学方式的开展。针对此现状,本文提出了建立微信互动课堂的构想。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 移动教学 随时学习 教学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02  现有教学方式由于教学信息平台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对大量教学信息的多点需求及多种教
摘要: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设计为网络和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理念和行为方法。本文整理和总结了混合学习的理念和通过网络进行授课的方式,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剖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与优势。  关键词:混合学习;教育模式;计算机基础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2-0116-02  引言  我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是
教學现场  即将执教公开课的许老师求助:Scratch的《舞台任我秀》一课中,以《欢乐好声音》为情境贯穿全课,但是发现该课知识点较为零碎,于是设计了“认识角色”“新增角色”“绘制角色”“设置背景”四个环节。但在实际授课时,发现“绘制角色”环节的任务引入显得牵强,整节课缺乏高潮,课堂气氛平淡,与预先设想的情境有较大的差距。  问题分析  当意愿遇到现实,往往会让授课教师感到落差极大,明明自己的设计思
探讨信息技术学什么、怎样学,这不仅仅是在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更是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更严重一些的警示是要防止错误的技术应用和沉迷技术的问题,这实际上都涉及信息论理形成的深层问题,本期解码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实施信息技术课程的伦理教育。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阐述了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其中信息社会责任明确了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革命性影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智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智慧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智慧”,它在智慧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催生了智慧课堂的概念。智慧课堂就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伙伴学习、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
对许多人而言,小说就是为了讲故事。在长期被“过度喂养”的社会环境中,如今大多数人只愿意“看”小说,而不再愿意“读”小说。他们在意的,更多是小说是否“好看”,能否第一时间攫取注意力,并将这种刺激感在有限的篇幅里维持或加强,令人心怀满满期待迅速翻阅。这是否有错?肯定没错。最初以及我们最熟悉的小说,就是以粗浅的形式和内容存在并散布開来的。但小说是否只是讲故事?在影像时代倒逼小说的叙述越来越直白、呈现越来
(一)  我们这里是林区,地下到处都是煤。我们守着这大笔财富,生活却实在过得清苦——整个春天吃不上米饭,只能喝番薯汤,我们连番薯皮都要吃掉。周围这几个大的村庄都是这样的。但一说起煤,每个人脸上都会大放光彩。  家里烧饭烧到半途,母亲高声叫唤起来:“二保啊,去后面撮点煤来!”  她不说“挖”,说“撮”,因为用不着挖。  我挑着箩筐,拿着小耙子去了坡边。那坡是一座煤坡,大家都在那里取煤。  每家都是地
摘要:高中数学和信息技术是两门独立的学科,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一直是新课程改革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教学实例探索并展示了如何和构建这两门课程之间的桥梁。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技术;整合;实例  中圖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03-0000-02  人工智能的核心是算法,因此对算法人才的大量需求深刻地冲击和改变着整个数学世界。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