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下的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ao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过程(活动)和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回顾多年教学,我发现通过教学反思,可以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长,踢自己之短,开阔专业和理论视野,促成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从而不断成长,尽快从经验的迷宫走向智慧的殿堂。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一)全面落实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物质的量”时,如果对“物质的量、微粒数、摩尔质量”等讲解得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则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定义和概念判断错误的现象,所以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部分教师往往一个人总是滔滔不绝地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下降,所以要善于创设化学情境,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空间。如果仅仅局限于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生硬讲解,那么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化学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化学学习能力下降。课堂上要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地问、多方位地交流。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化学教学,正确认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层次,采用高效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打造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
  (二)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是否具有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化学教学活动开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地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就会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下降。
  (三)师生的达标意识要强,达成度要高。对一些知识,教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满以为自己能讲解得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一笔带过。学生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马上就接受。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传授知识。
  二、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一)讲授正确,语言规范简练。良好的语言功底对教师而言非常重要。化学是有着严密逻辑性的学科,首先不能讲错,推导流畅,过渡自然。其次语言(普通话)要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板书精当,书写工整。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有些教师书写时没有考虑到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特别是没有考虑到要合理地使用面板,往往板书小、草、乱,以致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情绪。有的老师为了强调某个概念或它的某个特征,往往重复在一些字句下面加点、加圈、加波纹线,“五彩缤纷”,致使版面很不整洁。如果一位老师能信手在黑板上画一个非常圆的圆或中国地图,学生就会十分佩服。此外,板书难免有错漏,我们写好后要复看一遍,有错的能及时修改,错的地方不要用手掌随便一抹,否则黑板就成了“花脸”。板书又快又好,应当是努力的目标,教师要练就一些作图的基本功,学会如画直线,画圆,画各种姿势的小人物,等等。
  (三)教具的使用、实验操作熟练、规范。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教具和实验仪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轻车熟路、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在学生实验之前,教师自己一定要熟悉各种实验的要领、操作规范。
  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一)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课后辅导。“教师对好学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很多精力和荣誉给予成绩好的学生,教学重心向成绩好的学生倾斜,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视为后进生,对他们关注少,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导致优等生昂首阔步,越学越好;学困生信心不足,越来越差,直接导致整体成绩两极分化,对后进生也是一种损失。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二)学生的参与意识强,主体作用明显,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的化学概念,一是在大量的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二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全面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其学习的主体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以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成为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化学常用研究方法和思想。学生如果对化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将对化学知识领会得更加深刻,学到一些研究化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对今后的学习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有用地图、演示、画简易版图、联系实际等启发式教学法。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 启发式教学法 地理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启发性原则是我们常常遵循的教学原则之一。与传统呆板的注入式教学法所不同的是,启发性教学法要求教师发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内容,通过启发、诱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下,物理教师,应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认真学习课新改理论,将所得经验应用于具体的物理教学实践中。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观念 物理教学  在新课改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这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素质,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重视物理课堂教
摘 要: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物理教师要转变观念,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提高他们的思想观念,寻找打开他们心灵的钥匙。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后进生 转化策略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多年来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往往以分数这个单一的标准评判学生,试想学生一学期的成长,他们的体质、知识、能力、思想,岂是简单的分数所能概括得了的?有些孩子天生聪明且有些调
亚里士多德说:“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亲历亲为、积极参与活动的学习方式即“体验”。高中化学教育的本质动力源于生命自身,其基本策略是唤醒生命成长的自我觉醒,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愿望与原动力,最大限度地开发生命的潜能。而体验则是连接这一通道的纽带。  一、学习基础知识,体验新教材内容呈现方式  新高中化学课本在知识的呈现上,不仅重视了基础知识
摘 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及各项教学模式的进一步革新,新的教育理念对我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模式发起了新一轮的挑战,如何让学生“反客为主”,如何让课堂充满生机,如何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取得最高的学习成效,成为了新一代教育学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强、具备一定的难度的课程,应运而生的“生本教育理念”为化学课堂有效性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生本理念 学习方式 有效性
面对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教育改革洪流,江苏省提出了“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新一轮课改目标。我在苏北农村高中执教十多年,深切体会到农村中学条件的简陋,农村中学教学手段的单一,高中物理课堂效率的低下。面对这种情况,怎样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农村中学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因陋就简,不畏困难,利用现有条件,就如何转变农村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怎样打造高效课堂进行了初步探索
摘 要: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基础阶段,它为学生升入高中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毕业就业后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打下知识基础。因此,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重视实验教学,开展探究式教学等方面阐释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 化学教学 教学质量 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 探究式教学  当前,教学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一方面,初中化学是中考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