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语文作文指导与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而随着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中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发展,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将作文指导与阅读教学有效结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立足新课程中学语文教育课堂,对现阶段语文作文指导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全面探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作文指导;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142-02
  一、结合课本素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课堂教学的主体由教育工作者转变为教育学习者,这种课堂教学主体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教育工作者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出了明确规范,即——教师各项活动的开展,都需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故而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育工作者在开展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时,都需提高对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育工作者需充分利用中学语文文本素材,有目的性地去培养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后期其自主阅读兴趣的养成打下坚实基础,而另一方面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还要提高对中学生素材积累习惯培养的重视,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阅读学习和作文学习的契合点,在提升其阅读学习效率、锻炼其写作技巧的同时,为调动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挖掘课本内容,锻炼学生的基础布局结构
  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完善和推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取代传统应试教育,成为当下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1]。基层教育部门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也提出了新要求,而初中语文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教育课程,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一直以来也受到了社会各界及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经大量教研数据分析可知,“说明文”是新课程教育下初中语文教材的主要文章载体,具有层次清晰的文章特点,因此,在进行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可将课本作为写作教材,在不断地实践中去挖掘文章内容,从而在引导学生学习其写作手法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能力,为后期学生语文作文写作水平的整体提升打下坚实基础。而另一方面,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可借助文章的结构作为引导,在锻炼学生基础布局能力的基础上,为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转换不同结构奠定良好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较于初中阶段其它基础性教育课程,语文作为一种语言性课程,学生语言概括能力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教育工作者需重视培养中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从而为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打下坚实基础,即在日常语文课程教育过程中,一方面教育工作者需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概括,以期在深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理解的基础上,也为学生在后期文本写作过程中,写作技巧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表意不明或者是语言繁琐等问题的出现[2]。而另一方面在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教学素材从某方面来讲是可以作为学生语文概括能力锻炼的教学范本,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让学生总结阅读文本大意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文本概括能力,使学生在慢慢领会语言魅力的同时,为其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中学生对于阅读文本中,人物理解和评价培育的重视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人物描述通常是现阶段语文作文教学的重点范畴,但受传统应试教育固化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育工作者仍采取“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对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提升也是不利的,所以,为从根本上提升中学生人物描述的写作水平,应在日常课堂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将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这是目前教育工作者的核心教育发展方向,即一方面在进行具体人物描述的文本教学中,教育工作者有目的性、针对性地训练中学生的任务理解和评价能力,从而让其在提炼文章文本中人物性格的同时,为其后期语文人物描写技巧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另一方面为促进学生写出更高质量的文章,中学语文教师还需让学生从这些典型的阅读范本中挖掘人物描写的一些典型技巧,即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的表述方式,从而在实现作文与阅读有机结合的基础上,为学生写作技巧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合教材延伸,提高对课外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视
  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点教学内容,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为从根本上有效地实现基层教育部门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一方面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在学期开始前给学生设置阅读目标,即每周需要读多少篇课外名著,写多少篇阅读感悟,从而在定时监管的过程中,为学期末的读书汇报活动做好准备。目前来看,阅读感悟书写习惯的培养,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写作素材,同时也在开拓学生思路,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记忆和理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学生将阅读素材转换成自己的写作素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另一方面,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由于教材的篇幅有限,无法在短时间内将某些事物阐释清楚,所以,为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认知和理解,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自主去查阅关于文章的课外教材,在提升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和自主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六、結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其教学质量的优劣和教学效率的高低,一直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与此同时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为从根本上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将作文指导与阅读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成为了现阶段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核心教育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胡家曙.走出作文越教越笨的迷局[J].中学语文教学,2011(08).
  [2]王沛.“读·悟·写”一体化教学尝试[J].语文教学通讯,2011(17).
  【作者简介】
  曲锐(1969~),女,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学历:本科,长春市六十八中学,中教高级,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现阶段,我国正在进行素质教育改革,语文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当前,我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导致低效课堂现象的出现,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低效课堂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旨在提高教改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低效课堂;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115-02  在素质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学逐渐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初中语文的学科优势,立足于语文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语文阅读文本为素材,深度推进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全面提升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在教学改革与发展不断推进的今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不仅要求对学生素质、知识、能力进行培养。对“全面发展”这一概念,不同阶段应该有分层次的解读。在初中教育体系中,道德与法治是重要的课程,以心理教育为视角探索教学创新,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接受程度,引导学生更好地融入教育体系中,提升学生思想认知水平。本文分析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心理教育的价值,并探寻出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
期刊
【摘 要】历史课程教学是高中教育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通过历史课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本文通过分析联系教学实践,阐述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途径,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历史课堂;家国情怀;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127-02  家国情怀是学
期刊
【摘 要】有效阅读历史教材是学生提高历史学习效益、应对新高考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顺应新课改的要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个借助多样化载体培养学生有效阅读历史教材的教学体系,即通过以学案为载体实现课前有效预读教材,通过以“教材”为载体实现课堂有效解读教材,通过日清本为载体实现课后有效品读教材,有效推动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提高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效果。  【关键词】有效阅读;学案;学材;日
期刊
【摘 要】新课标的实施使得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中课堂开始应用智慧课堂模式,并开展个性化教学,旨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思考多探究。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语文个性化学习教学还需要继续完善,优化其教学设计,加深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打造高中智慧课堂。  【关键词】智慧课堂;高中语文;个性化学习;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词汇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语法结构,提升语言能力的基础。在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提出的新要求下,词汇的积累与运用模块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应积极钻研词汇教学内容,应用词块理论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合理拓展,这既能够帮助学生整体提升英语词汇基础,又能激发学生探索、研究兴趣,以保证教学有效性。本文基于词块理论的研究,对其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际应
期刊
【摘 要】在教学初中语文时,阅读教學是重要的部分,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品质。语文阅读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对阅读的有关知识加以了解,还能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得到培养,使学生对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加以掌握,将自己学习到的阅读方法加以运用,随之进行自主阅读,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课堂;考试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在各学科教学中的落实也更加具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文化意识、价值态度都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134-02  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为初中历史教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学一直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内容,肩负着发展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和高雅情趣的重要任务。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政治老师要有意识地拓展教学内容,综合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为他们补充多种有效的教学资源,使政治课堂更加具有新颖性和多元性,从而不断提升教学的质量。笔者在本文中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围绕如何开发和利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资源进行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