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家国情怀培养路径探究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23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课程教学是高中教育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通过历史课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本文通过分析联系教学实践,阐述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途径,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历史课堂;家国情怀;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127-02
  家国情怀是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盛、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家国情怀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否是评价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整合、挖掘学习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串联相关历史,渗透家国情怀教育
  历史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基础和载体,历史教学脱离基础知识而谈家国情怀培养有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只会沦为简单的说教[1]。高明的历史教师应该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家国情怀于知识传授中。
  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开阔教学视野,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简单集中在某一点知识上,而应整合学习资源,将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巧妙设计问题进行对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达到既夯实基础、又增强家国情怀的目标。
  如在学习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美国1787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关知识,从背景、内容、影响三方面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比,深刻理解1954年宪法的诞生符合中国国情,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第一部真正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宪法,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大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从而增强学生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自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再如学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史实时,教师可将两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引导学生对比《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对中国的危害,感悟“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以史为鉴,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二、引导自觉入史,激发家国情怀意识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于说教,而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导致了家国情怀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为提升家国情怀教育实效,教师要大胆创新教育方式,寻求更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妨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自觉入史,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家国情怀意识[2]。
  如在学习“黄花岗起义”这一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置于历史情景中,回答如果自己是黄花岗起义的参与者,在参加起义前给亲人留下一封遗书,遗书上主要写哪些内容。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选择合适的时机引入烈士林觉民的《与妻书》,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与妻书》的内涵,对比自己所写的“遗书”与林觉民的《与妻书》内容上的不同点,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深入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学生获得的体验无疑是非常深刻的,这有助于学生去反思自己的价值取向,审视自己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心怀天下、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情怀。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家国情怀认同
  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和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对高中生而言,由于历史教材上记载的大部分事件距今年代久远,加上缺乏生活阅历,难以理解教材内容,历史课程的育人价值很难得以有效发挥。针对这种情况,高中历史课程有效渗透家国情怀教育,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挖、拓展,实现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对接,提升学生家国情怀认同。
  如进行《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这一课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我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众生活情境展现出来,学生通过观察就会发现当时人们主要是住土筑建筑,衣服质地粗糙且色调单一,出行不便主要依靠自行车;而如今人们普遍住上高层建筑或小洋房,衣着精致且款式多样、富有个性,出行便利有汽车、动车、飞机等。学生通过对比两个时代的社会变化,就可以深刻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理解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性,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只有共产党可以救中国、富中国,党和国家是人民的坚强依靠,增强学生的爱党爱国的情怀。
  四、开设第二课堂,深化家国情怀认识
  作为承担立德树人重任的高中历史教师应当明白,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外,教师还有必要因地制宜的开设第二课堂,以更直观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受,深化家国情怀認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如在学习华侨对近现代中国发展历史的贡献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区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到当地著名的华侨故居或纪念馆进行参观,将课堂直接设在这些有意义的教育场所,事先精心设计好活动主题和活动流程,引导学生将参观所见与课本学过的我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改革开放等知识联系起来。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华侨“为中华民族独立和富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光辉形象便融入了学生心中,成为学生自觉学习的榜样。
  总之,随着高中历史教学中推进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时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选择合适的史料,整合并拓展教材内容,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林德田.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天下情怀[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7(9).
  [2]李波.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途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课堂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领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116-0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课堂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到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方
期刊
【摘 要】随着国民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以及国家发展对更多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在对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优化,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作为其中一个重点的部分,对学生今后的生活与工作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与生活经验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在对学生進行阅读与写作教学时,重视指导学生与生活的结合,在提高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素质教育的发展,面对学生学习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如何通过合适的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又可以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兴趣中得到发展。本文旨在分析如何尽可能地发挥小学美术课堂的作用和价值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创造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105-02  美术教学
期刊
【摘 要】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注重的是课堂内外时间的调整,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其应用到西班牙语课程教学中,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去主动学习、探究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翻转课堂在西班牙语课程中的应用作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翻转课堂;西班牙语;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
期刊
【摘 要】在教育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初中语文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尤為重要。语文是一门可以锻炼学生语言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写作能力的学科,通过语文的学习,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作为教师,更要重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维护好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高中时期语文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能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吸引力略显不足,部分中职学生存在厌学现象,如何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是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及课堂观察等方法,对粤东地区中职生厌学逃学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教与学两方面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探讨矫正中职生学生厌学逃学的方法。  【关键词】厌学逃学;师爱;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5 【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迅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体育运动也越来越关注。一般情况下,人们在大量的运动后都会感到很累,这就属于运动疲劳。当进行了一定的运动之后运动能力就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机体随之会产生不适感。如呼吸急促、酸软无力等现象。在进行有氧运动时,机体会产生大量的乳酸,随着运动时间的加长,体内的乳酸就会大量的聚集,产生酸痛和无力的感觉。本文就体育竞争中运动员的疲劳类型展开分析,
期刊
【摘 要】现阶段,我国正在进行素质教育改革,语文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当前,我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导致低效课堂现象的出现,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低效课堂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旨在提高教改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低效课堂;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115-02  在素质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学逐渐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初中语文的学科优势,立足于语文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语文阅读文本为素材,深度推进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全面提升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在教学改革与发展不断推进的今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不仅要求对学生素质、知识、能力进行培养。对“全面发展”这一概念,不同阶段应该有分层次的解读。在初中教育体系中,道德与法治是重要的课程,以心理教育为视角探索教学创新,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接受程度,引导学生更好地融入教育体系中,提升学生思想认知水平。本文分析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心理教育的价值,并探寻出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