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警惕以民生的名义干预价格

来源 :商界·中国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978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维迎:
  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中国改革成就如此之大,一个基本的原因是:中国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走了一条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道路。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基本区别有二:一是产权制度;二是价格制度。在计划经济下,价格是由政府规定的一个核算符号,是政府进行收入分配和资本积累的工具,而非资源配置的信号。资源配置由国家计划决定的。在市场经济下,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是调节资源配置的信号,也是决定收入分配和激励个人做出最优选择的机制。
  从计划价格体制到市场价格体制的转变,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理解中国改革30年成就的关键。
  中国的价格体制改革是通过双轨制逐步完成的。这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双轨制保证了从计划调节到市场调节的平稳过渡,避免了经济的剧烈振荡,由此使得改革与发展并行不悖。双轨制也缓解了改革中的利益冲突,使得中国的改革基本上成为一个帕累托改进,而不是一场剥夺既得利益的革命。
  
  价格体制正在走回头路
  
  尽管双轨制价格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中国的价格体制改革并没有彻底完成。如何改革石油、电力、电信、铁路等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的价格体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原油价格和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涨,但成品油和电力消费价格并没有做相应调整,形成严重的价格倒挂,不仅不利于企业正常经营,增加了财政负担,而且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特别令人忧虑的是,在本来已经完成价格改革的竞争性领域,最近政府部门又在重新引入价格管制,在体制上走回头路。
  走回头路的一个原因是近几年社会上出现的反市场化倾向。兰州市政府物价部门对拉面限价就是一个例子。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为什么要对竞争性产品的价格提出限制?缺乏科学理性思考的人,以为这样会给消费者带来好处。
  其实,真正能够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是市场竞争,而不是政府。如果政府部门一方面限制竞争,另一方面又说要保护消费者免受卖家的剥削,这是不合逻辑的。政府限制价格,企业可以降低质量,消费者最终得不到什么好处。反倒是,一旦价格由政府来规定,就可能变成政府部门寻租的一种办法,企业老板就要找当官的走后门,腐败就不可避免。任何限制竞争的做法,只对少数人有利。资源配置要么按市场,要么按特权。如果不按市场,一定会按特权。任何限制竞争、人为地限定价格的办法,最后只能让少数有特权的人得到好处。
  政府对住房市场的价格干预值得商榷。因为房价高,老百姓有怨言。于是,政府出台政策,修建经济适用房,甚至还有限价房,很多人以为,这样就能解决普通人的住房问题。但如果这些房子的市场价值很高,谁能得到这些房子,就是得到一大笔补贴。谁能拿到?除了极少部分是通过排队、熬年头筛选出来的普通人之外,大部分都分给那些有特权、有关系的人,如政府官员和他们的亲朋好友,普通老百姓根本得不到。
  帮助低收入者的最好办法是直接给他们货币补贴,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讨论的“从实物福利到货币福利”,而不是让政府越俎代庖。
  政府对劳动力价格的干预更不可取。劳动力价格(工资)的市场化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成就。中国经济能有这么好的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充分竞争和灵活性有很大的关系。正是灵活的工资制度使得大量农村过剩的劳动力转入工业,中国才发展成世界制造业大国。2008年开始实行的新的《劳动合同法》在合同雇佣、解雇条件中做出了太多的限制,会使得劳动力市场越来越僵化。这些措施对中国的普通劳动者不会有好处。
  政府在企业雇佣工人、解雇工人和工资水平上的限制越多,企业就越不可能发展,工人找到工作就越难。有些人可能不相信这一点。但各国的经验研究证明,很多美其名曰保护劳动力的法律,结果受到最大损害的是劳动者。保护劳动者的最好办法仍然是推动企业之间的竞争,竞争越充分,劳动者就越能得到公平待遇。
  1980年代,知识分子待遇低、受歧视是一个很令人头疼的问题。为什么现在不是问题了?因为有了用人单位之间的竞争。
  
  最低工资制度很荒唐
  
  前段时间又不断有一些地方政府出台文件,规定工资的最低增长幅度,这是非常荒唐的做法。
  如果工人工资的增长不是由市场决定的,而是由政府规定,工资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不仅会削弱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将导致工资和价格螺旋式攀升,诱发严重的通货膨胀。
  所谓竞争,并不是说一个行业有很多企业,而是政府允许自由进入,企业有决策的自主权,包括定价的自主权。在中国,石油、电信等行业经常受到批评,真正的问题在哪儿?是政府没有把行业放开,只允许一部分企业做,不允许另一部分企业去做。
  要使中国的电信企业、石油企业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解除行业进入的管制,放开价格。这样,即使没有企业马上就真正进入,仅仅由于潜在的竞争威胁,他们也会努力迎合消费者。
  如果现在社会上对市场经济的误解不断蔓延,演变为更多的反市场政策,政府在价格体制上走回头路,中国的经济发展就会面临非常大的风险,比环境破坏的后果更严重。这时候,需要经济学家站出来,澄清一些错误的观念,捍卫市场经济。
  中国的未来最值得担心的是什么?不是能源、环境问题——这些当然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市场竞争推动的技术进步一定能为我们找到答案。我们没有必要像200多年前的马尔萨斯或30多年前的罗马俱乐部那么悲观。中国的未来发展,取决于我们的信念,我们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如果我们坚定了对市场经济的信心,不断推进改革,完善市场,中国的未来会非常好。
  如果我们失去了对市场的信念,制造越来越多的政府干预,中国的未来就面临着曲折和危险。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油田井下作业设备润滑管理现状,针对设备润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诠释和再认识,并对井下作业主要设备润滑用油进行了探析,认为在油田主要作业设备的润滑管理等方面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同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共同反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志愿军发动5次战役,连战连捷,歼敌23万余,把敌人从鸭绿江赶回到“三八线
此类题型旨在通过学生自主实践操作,学会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的简单方法,并用来处理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数学语言。如:某班斑主任老师,对班级上的70名同学如何到校的问题进
选择了一个不由自主的行业,“被迫”接受合资的事实,在新东家的战略架构下迎接全新的变革,努力调整并扮演壳牌大家庭中优秀的新成员“角色”,这无疑是李嘉及其统一润滑油团队在这四年以来的真实写照。  然而在外界,这通常仅被解读为一起普通的并购案——    如果不是斑驳的墙上赫然地印着“壳牌统一(北京)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一排大字,记者以为,这个受人关注的企业,和四年前所见到的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  四年之前
我们从来没说自己要投伟大的企业。你们外资有本事去找中国的苹果,我就来俩能卖出钱的梨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