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高中地理课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_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决策,旨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在此形势下,如何认识地理教学,尤其是高中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 地位和作用,扭转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摆脱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使之尽快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成为中学地理教学改革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改革 教育观念
  一、更新旧的教育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相关教育现象、对学生主体以及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信念”。教师的教育观念要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师要以人为本,人是各具个性的,正是丰富多彩的人构成了生动活泼的社会,因此只有关注人、信任人,才可以发现和创造出办法来影响和改变人。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开放”与“封闭”、“创新”与“保守”,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地理教师与其它各学科教师一样,首先应树立新时期的地理教育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思考的时间。不仅要传授有关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和能力,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及与当今社会联系比较密切的环境意识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教育。
  二、深入认识教材
  确定地位作用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師总是根据大纲的要求,挖掘教材,确定培养目标,结果往往以单纯传授课本知识,让学生简单地记忆这些知识为主要目标,而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注重提高公民的素质,这也就决定在地理教学中贵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那么,仅仅传授教材的基本知识就远远不够了。地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科,地理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及人类生存的所有环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改变,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在改变,从而决定了教材内容要不断更新。而目前教材的编写滞后于教学改革,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要求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改变原有的教材观念,突出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内容,根据能力培养的教学需要可以适当调整教材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改变传统的以记忆经验结论为主的学习方法,养成积极探究事物形成过程及成因的习惯。另外可以尝试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编制灵活多样的电视教材、网络教材、多媒体教材,作为现行各种教材的补充。
  三、更新教育方式
  融入素质教育在新时期,人们转变了教育观念,树立起新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也有了更新,如果还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势必与时代的发展不相协调,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启发式”教学已被广大教师接受并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而计算机的使用,可以使文、图、声并茂,使得各种教育信息更加生动、直观。地理学科区域性、空间性比较强,用文字有时很难表达,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使用,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学生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的环境中学习,各种感官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思维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改进、更新教学手段和技术。素质教育迫切要求我们创造条件,更快更大地改进和更新课堂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影视、电脑等先进的电化教学手段和技术,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增强地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和主动性,进一步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提高教师素质
  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完成的,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又是通过每位教师具体的教学工作来实现的,因此教师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
  首先,是德育素质的提高。教育过程是教书育人的过程,要达到这一目的,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极强的业务能力,还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尊重并关心学生,以其人格魅力从正面为学生树立榜样。
  其次,是业务素质的提高。知识的传授靠教师较强的教学基本功来完成。在教师队伍中,有一部分教师业务水平较低,课堂教学平淡乏味,使课上得死气沉沉,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地理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板书、板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等。只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胜任现代的教育工作。
  再次,是文化素质的提高。一堂高质量的课,往往与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密切的关系。作为一名地理教师,不仅有地理专业知识,也要在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具有较高的修养,要有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了解当代地理学的前沿和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化需要。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注重知识更新,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中捕捉地理学方面的新知识、新信息,来充实课堂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联系社会、跟上时代。因此,要在学校教育中实现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化素质,即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
其他文献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新课程也强调学生经过观察、分析、实验、猜想、探究的过程来获得新知的体验。基于上述四类与新课程不相和谐的教学过程现象的存在,“追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有必要成为我们
摘要: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章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影响中学生心理他康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老师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儿点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 健康 教育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初步树立什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际观和认同观的重要阶段,而心理健康教
摘要:课堂是师生活动的基本空间,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和场所。就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方式和最基本的途径。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有效 课堂 方法  课堂是师生活动的基本空间,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
语文教学中所出现的“课堂小练笔”,即在所教授的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以课文内容及故事情节为基础写作线索和依据,学生通过利用其自身的语言积累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想象能力
期刊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成员,为单正链RNA病毒。病毒基因组编码单一开放阅读框,其蛋白多肽前体经切割形成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且非结构蛋白
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密码子研究主要集中在自养生物中,对于寄生生物研究较少,这些研究较少涉及到病毒基因组的研究或者不同病毒的比较研究.目前有证据表明病毒本身密码子的偏向
摘要: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教育、特别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化学 教学 创新 意识 培养  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教育、特别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
杂交晚稻博优桂168博优桂168是广西水稻研究所用恢复系桂168与博A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1996年参加自治区晚稻区域试验,在桂南稻作区5个试点平均亩产389.33公斤,比对照博优64增产0.68%;在广西水稻所试点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揭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外在意义和价值,其内在意义和价值在纯工具论的领地里是没有位置的。然而,语文不是外在于人的一种存在,人的表达、人的交际、人的思维、人的社会历史文化,都是与人的具体的生命活动紧紧相连的。因此,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发展过程,是激发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不仅要培养人的工具理性,还要培养人的人文精神。
摘 要: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明确地指出:“初中物理教育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这就为物理教学规定了一种必要的、也是不可忽略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升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改进 提高  一、转变教学观念  促进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教学观念。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