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浅谈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davi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明确地指出:“初中物理教育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这就为物理教学规定了一种必要的、也是不可忽略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升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改进 提高
  一、转变教学观念
  促进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教学观念。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很多教师把教育理念落脚在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上,加上现行人教版高中课本对实验探究要求很低。学生常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前人做成功的实验或把已有结论的实验再验证一遍,这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观察、思维等能力”的教育目标相去甚远。新课程认为物理实验功能的体现,不仅仅在于获得所谓的“正确”实验结果,更重要的使学生经历和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索过程。学生天性好奇、好动、好学,对科学实验更为热爱。物理实验能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学习上来,边玩边实验,边学习,寓教学于游戏之中。为了让学生对物理规律的认识顺应情理,也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物理规律的过程中认识科学探索的常规方法,新课程在教学安排上删掉了旧教材后单列的学生实验,改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进行随堂分组或演示实验的方式,探究出诸如“自由落体运动快慢问题”、“牛顿第二定律关系式问题”等规律,此外还介绍了大量的迷你小实验,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更好的帮助他们掌握和理解物理规律。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改变教学观念,从原来的指导、传授者转变成引导、参与者,要重视实验探究,要和学生一块进行实验探究,要多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关键,学生参与的水平愈高,教学效果愈好。实验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地揭示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其观察、思维技能,形成物理思想和科学态度。在物理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体会科学家是如何探究物理世界的奥秘的,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例如,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电阻上电流跟电压的关系,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电流表的技能,领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体验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总之,搞好实验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多动脑、细观察、勤思考的良好习惯,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观念能力、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实施和实效。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少教师在主观上并不重视实验教学,认为做实验太耽误时间,不如讲实验,黑板成了做实验的“战场”,这种局限于黑板上的实验教学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要想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教师要率先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不断学习,了解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及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的科学创新素养,教师对物理实验的满腔热忱的态度和在实验中表现出的创新精神,必然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从而激发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情感。
  四、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动静结合等诸多优点。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能取代物理实验。因为物理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好物理知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实验是归纳物理概念、总结物理规律的基础,为此该做的实验条件允许一定要做,对于那些比较抽象,难以用实验的方法再现的物理情景,则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例如宇宙和微观的世界的教学时,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模型,如果用课件展示,将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模型更加形象、直观。
  五、将实验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
  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应按统一计划,组织好课外活动,配合课堂实验教学。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能力。课外活动具有趣味性、主动性、实践性、多样性等特点,成为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许多物理现象,通过课外实验活动可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科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学生在实际探究时不但可以学到相关的物理知识,而且还能体会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小制作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对知识有新的认识和发现以及新的感悟,也很容易有一些新的问题提出来,有时还会闪现出成人无法想到的新奇想法。通过长期的课外实验探究活动,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执着追求精神和实践能力必定会得到培养。
  进行新课程改革,改革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它使教师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实验教学过程一定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一定要利用现代的实验教学设置,改进、补充原来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十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地理教学中关注知识的内在结构联系,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直观清晰的知识体系,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消化吸收,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素养。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对地理知识进行系统的构建,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地理 激发 学习  作为地理教师来说,改变教学策略,积极探讨高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新课程也强调学生经过观察、分析、实验、猜想、探究的过程来获得新知的体验。基于上述四类与新课程不相和谐的教学过程现象的存在,“追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有必要成为我们
摘要: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章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影响中学生心理他康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老师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儿点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 健康 教育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初步树立什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际观和认同观的重要阶段,而心理健康教
摘要:课堂是师生活动的基本空间,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和场所。就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方式和最基本的途径。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有效 课堂 方法  课堂是师生活动的基本空间,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
语文教学中所出现的“课堂小练笔”,即在所教授的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以课文内容及故事情节为基础写作线索和依据,学生通过利用其自身的语言积累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想象能力
期刊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成员,为单正链RNA病毒。病毒基因组编码单一开放阅读框,其蛋白多肽前体经切割形成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且非结构蛋白
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密码子研究主要集中在自养生物中,对于寄生生物研究较少,这些研究较少涉及到病毒基因组的研究或者不同病毒的比较研究.目前有证据表明病毒本身密码子的偏向
摘要: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教育、特别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化学 教学 创新 意识 培养  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教育、特别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
杂交晚稻博优桂168博优桂168是广西水稻研究所用恢复系桂168与博A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1996年参加自治区晚稻区域试验,在桂南稻作区5个试点平均亩产389.33公斤,比对照博优64增产0.68%;在广西水稻所试点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揭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外在意义和价值,其内在意义和价值在纯工具论的领地里是没有位置的。然而,语文不是外在于人的一种存在,人的表达、人的交际、人的思维、人的社会历史文化,都是与人的具体的生命活动紧紧相连的。因此,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发展过程,是激发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不仅要培养人的工具理性,还要培养人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