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几个方法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les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作文这个事情本身并不能影响做人,但以一种生活态度的观点去对待作文,会发现,作文的过程,不知不觉地建立了做人的价值观、世界观,这并不是作文形式本身的影响,而是生活态度对做人的影响。所谓生活即作文,所谓作文如做人,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作文的分类就几种:写人,写事,写景,想象作文等几种,要给学生分类就好学了。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主要还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要深入浅出,不要讲得那么晦涩难懂,这样既提不起孩子们的兴趣,也会害怕写作文。在作文的讲解中穿插些生动的故事、哲理什么的,逐步引导孩子思考作文的架构和思维方式。小学生写作文,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作文偏题或离题。另一个常见的毛病是文笔不好,词汇不够,如果再加上内容天马行空,胡乱写一篇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或捣蛋、有负面影响的作文,那可就惨了。几个原因:(1)选材不恰当:尤其是看图作文,没有照图片发挥,而是任意创作。(2)词汇不够:形容开心的事,通篇都是开心,没有别的形容词; (3)句子不通顺:尤其是英语式华语,例如小丽掉了课本(正确是小丽的课本掉了)。(4)构思不完整、详略不当:开头写了一大半,来到主题中心思想时却两句话带过,结尾更是草草了事,犯了主题不突出的毛病。
  小学语文作文分高年级作文、低年级写话。一般低年级都是看图写话,由一幅图进行引导,按照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的顺序,把所看到的事物加以描写,可以运用各种修饰手法。高年级就开始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更多的是教师的指导,多以记叙文为主,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醒事件的发生情况,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同时要求学生摘抄好词好句、积累素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低年级老师要注意学生词语句子的积累。中高年级的老师要在讲读课中把写作渗透进去,同时经常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及小练笔。首先要教会学生审题。1、首先要分清文章题目,题目是有很多限制的,包括时间限制比如《美丽的清晨》,地点限制比如《难忘的公园》,人物限制等《敬爱的爸爸》,数量限制《生活二三事》,还有半命题作文。看作文是第几人称。是写谁?如果是写事的作文,要看是写几件事?比如写《我的一件事》,就只能写一件事。写人的作文,是写谁,要看清楚。要写爸爸,不能写妈妈。2、要找出题目中的重点词语。《难忘的一件事》重点就是难忘的,要围绕难忘去写。3、确定题目中给我们的限制之后才能去围绕一个主要内容去写。4、重要的,要弄清楚文章要表现出什么中心,就是立意。比如要赞扬勤劳,就不能写成赞扬认真。5、作文的范围要看清楚,写学校里的事,就不能写校外的事。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1提早起步,注重积累
  从写一两句至几句记实性的话开始,逐渐过渡到写命题日记和短文。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句、精彩片段等。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2、多读课外书,从书中积累好词好句,多培养孩子细心、留心观察事物,多写日记。另外,家长也要给孩子做好榜样,从小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相信多读书,孩子的作文一定会提高。
  2是按教科书上的安排,进行说说写写的作文训练
  正所谓,文,由感而发,必须有真实的体验才能有最新鲜的认识和感受,也只有有着真情实感的文章才能打动人,才可以唤起共鸣,这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再者,创造性很重要,一篇无论是题材还是体裁上与众不同的文章才可以第一时间吸引人们的眼球,从众多庸庸碌碌的作文中脱颖而出。当然,范文可以作为创作的基石,但绝对不能是模仿的模板,在教小学语文作文时一定要关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他们的可塑性作出积极的努力,规范思想,作文之前多体验,孩子的指尖上跳跃的是智慧,最明智的教学就是在加强孩子动手和体验式过程中对其进行规范,而不是一味的统一要求。
  3写作文是要切题,符合题目的要求
  一跑题,分数就在30分以下了。即使文笔很好,也不可能得高分。因为60 分的作文,有30 分不是用来评价作家这个层次的写作水平的,而是用来评价普通人的基本写作素质。比如将来毕业了去做一个跟写作毫无关系的职业——销售,也就卖东西。跑遍了大江南北,到了年底,上级让交个总结,谈一下对各地市场的看法。可以把文章写得很烂,告诉上级:‘没办法,这个人没有写作天赋,当年高考作文只得了30 多分。不过,反正各地的市场情况该说的都说了。’这样的解释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上级不会拿作家的标准来要求一个销售人员。但是,如果写得文采飞扬,说过去一年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了各地的风土人情,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路走来,感慨万千,但就是不提销售和市场。那就等着被开除吧!所以,跑题就不能得高分甚至只能得零分,并不是什么限制创新,而是对这个人基本的思维水平和写作素质的要求。无论在学习、生活还是实际工作中,这种要求都是很正常的。只要不跑题,作文得分肯定能超过50% 了。中心出发点就是题目,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一步一步往下走,可以让我们的思维不至于跑得太远。这也就保证了自己的考试作文不会因为临时的紧张而意外失手。在考场上一下子丢个二三十分,可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情。
  4注重激励和培养方法
  儿童的想象力是最丰富、最活泼、最天真、最大胆,也是最奇妙的。对于小学生而言,写实比写想象作文难得多,写想象作文更能拓展学生思维。首先,必须强化训练!多让学生写,教师勤批改。多讲评学生的优秀习作,供其他学生模仿。可以尝试按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的程序进行训练。对于在语言表达上难以提高的学生(绝大部分学生),可以多练练结构,固定化的“三段式”,或者“扇面”结构,很有效果的!最后,多积累。尤其是好的、经典的、万能的开头,可以让学生多背一点,很有用。所谓“凤头猪肚豹尾”,是有道理的!
  正如开篇语一般“所谓我手写我心,所谓生活即作文,所谓作文如做人,”。只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创造趣味、欢快、充实的习作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从看、做、玩、想中主动学习作文,培养习作的兴趣,变学生为乐之者,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云生. 儿童个体作文的源与流[J]. 语文教学通讯. 2007(33)
  [2] 李美华. 让小学生习作回归真我[J]. 小学语文教学. 2007(10)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机械制造基础教学面临的困境入手,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分析了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阐述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在明确了教学改革方向的基础上,从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高职 机械制造基础 教改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90-01  机械制造基础是机电专业一门重要的
语文是文字“游戏”,更是一部隐藏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知识的“辞典”。学习语文,就是在品析文字中带着好奇自觉翻阅,让汉字散发出灵动。依据语言习得的“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原则,带领学生品味文字,找出其中的“潜台词”,听出“弦外音”,更能够丰富学生学习认知视野和思维,主动释放学习内驱动力和积极情感,让学生在跳动的音符中奏出悦耳动听的旋律。我运用“四部曲”教学方式指导的徐玮琦同学,凭借超强实力和稳定发挥,获
新课标高考的生物试题中出现的考查学生从题意的语言文字中和图表、曲线中获取信息的托力退新增强,考查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试题也迅速升温。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加强这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语言就像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通过一个民族的语
隨着科学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在教学方面迈向了一个新台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情感教育方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将其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即可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引导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  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在难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须要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才能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在
兴趣教学是多方位的,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见解和做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做到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转变,起关键作用的还是老师,这就需要老师改变教学观念,勇于实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下怎样处理好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呢?笔者提倡先要把教材“读薄”,然后把教材“读厚”。把教材“读薄”:整体把握教材的编写特点;尊重教材又不拘泥教材;确立前后知识的联系。把教材“读厚”:处理好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的关系;注意情境的创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 教材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c)-01
本文以邢某执行异议一案为例,对执行前和解协议的效力进行探讨,认为执行前和解协议不能否定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既判力,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This article takes Xing as an exa
本文对技工学校语文教学变革方向进行了探索,提出应用训练“技能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内容“生活化.专业化”,评价方式“多元化”四个语文教学变革的意见。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说过:“学生的学习不能是被动的接受,应该是主动的学习、自主的学习。”导学案以发展学生能力为宗旨,其着眼点就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在语文课开展“问题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发挥“导学案”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 精心编写导学案  1.设计目标,明确任务  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