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课堂教学资源 焕发体育课堂活力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cess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课堂教学资源的拓展就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方式,多角度、多途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价值的学习资源,使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的学习更具现实性、挑战性、探索性与人文性。
  
  一、 拓展课堂教学资源的意义
  
  新课标给了教师开发教学资源的权力,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以开放的视野,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资源的拓展,以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实现课程目标。教师的观念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更新,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水平,根据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状态,选择恰当的时机,对教材内容进行不断地拓展、补充与创新。利用各种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素材与资源,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才能使课堂富有生机和活力。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要求,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育人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重视教学方法,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改变,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材是主要的课堂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材所提供的仅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如果只是把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资源,把教学进程局限于体育课本的教学之中,教材如何编排教师就怎么教,必定难以实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教学,更有悖于“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因此,要赋予“体育与健康”课堂生机与活力,就必须要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观念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而适时拓展有价值的学习资源。
  
  二、体育课堂教学资源拓展的策略
  
  1.兴趣型拓展——在学生的兴趣点上拓展资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课程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内容是否新鲜、有趣。是否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师还要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周围的条件开发各种有用的教学资源,同时,本次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在教学新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课前先了解学习内容,搜集“体育与健康”的信息,让学生带着经验进课堂,带着收获进课堂,带着问题进课堂,课前就开始主动探索。
  例如教初一学习健美操的时候,我对教材的内容做了一些改动。首先组织学生观看健美操的录像,了解健美操的起源和通过身体的练习,塑造美的形体,达到健身、健心、健美、陶冶情操的目的认识;最后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能听着配乐,理解和分析组合动作,再到下一节课要求每位学生基本上能做动作。这样学生很感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个性型拓展——在个性化学习的建构中拓展资源
  课堂教学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即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手段,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只有扩展学生的空间,只有教师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个性化的学习材料与资源,只有让学生拥有了学习的自主权,课堂中才会现出生动活泼的教学秩序。
  教师面对这些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有独立思维的能力和权利。课堂上他们想什么,提出什么问题,将有什么样的举动,谁也无法预料。我们把这种无法预测的事件称为突发事件。教师处理这些事件的方法和能力称为课堂机智。当教师具备了这种能力。即使课堂上出现了这种所谓突发事件或不和谐的声音,我们也可以把它当作一种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并把它纳入正常的教学进程中有效地使用。
  3.实践型拓展——在学生的生活中拓展资源
  “体育与健康”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体育与健康”只有与生活紧密结合,才能散发出灵性与魅力。许多体育项目,在学生现实生活中已经耳熟能详,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丰富学习素材,拓展教学资源,注重学生的现实体验,才能实现从书本中的学“体育与健康”到生活中的练体育,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对学习体育的自觉要求。
  例如我在游戏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让学生自编自导,独立自主地创设游戏,包括游戏形式、内容、方法、规则等。通过他们展示,观摩游戏,让学生演练、示范,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发现问题进行改进。最后选择学生创编的游戏进行教学比赛。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体现。
  4.生成型拓展——在学生状态的关注中拓展资源
  课堂生成资源是一种珍贵的教学资源。它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相互交流中思维融洽,碰撞而闪现出的智慧火花。
  a.在互动交流中生成教学资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背景,都是不可替代的个体。他们都带着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资源。教师的作用是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身心潜能才会被激发,新的思想才会得到交流,创新的火苗才会在碰撞中点燃。
  b.在学生的错误中捕捉教学资源,课堂就是让学生充许出错的地方。课堂上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正是展示学生思维风采的最佳时机。即使有些错误动作难以预料到,这些错误信息也能生成一些新的学习目标,为师生提供新的认识新的方向。我们要善于在学生的错误中捕捉新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总之,“体育与健康”是一个生动、开放的、充满着文化气息的活动过程,只要是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的因素,都应该进入“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资源拓展的视野。它就像一座储量丰富的矿山一样,只要用心挖掘,随时都会发现惊喜。这就需要教师养成良好的资源拓展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电脑的广泛普及,加上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中的有利之处,使得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许多学校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入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点认识。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挥不够。我们知道多媒体源于媒体,高于媒体,具有集多种媒体的功能于一身,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功能的能力,实现了信息载体的多元化,
“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它不是抽象的绝对。新课程也不是一个横空出世的陌生事物,它不是与传统完全对立的教育,而是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的自然要求。在新旧转换的过程中,虽然专家已经给我们提供了理论支撑,但在理论向实践转换的过程中不少老师仍存在诸多困惑,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究竟应如何操作才“新”,如何运作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育人规律?    一、消除新课程淡化知识的误解,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关系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倡导地理学习要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要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学习。其二,改变地理学习的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安排教学。初中学生刚开始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安排诸如办报等动手活动,可以将学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亲身体验现有知识的创造经历,能让学生感到学习地理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体验到学习地理的成功乐趣,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纵观近几年中考,辨析和修改病句是长“考”不衰的。命题者常常在那些具有迷惑性的地方设置“障碍”。那我们怎样才能识破命题者的这些“小花招”,慧眼识语病呢?关键是要善于为病句“把脉”。    一、掌握常见的六种病句类型     (一)成分残缺  1.缺少主语。  2.缺少谓语中心语。  3.缺少宾语中心语。  (二)搭配不当  1.动宾搭配不当。  2.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选录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该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任密州太守时所作。当时,他在政治上陷入困境,和唯一的亲人——弟弟苏辙(即子由)又有七年没有团聚,心情十分抑郁。因此当中秋之夜,把酒对月,种种感慨不禁涌上心头,于酒酣兴浓之际,挥笔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  上阕写饮酒赏月 作者一开始便陡然发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真是
口语交际是训练听话、说话能力的一种形式,是融听、说、交际于一体的一种能力。据专家研究,在一个人必备的四种语文能力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可见听说的使用频率和范围远大于读写,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在这种人才竞争剧烈的形势之下,口语交际成为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建设人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农村初级中学作为我国实施九年
2007年山东省首次实行“3 X 1”的素质能力性的高考模式。新的高考模式强调了对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考查。《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中提出了四种能力考查目标,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针对这四种能力考查目标,本人结合自己对新《考试说明》的研究,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以及近几年历史教学的实践,谈谈几点想法,以抛砖
学生跨入中学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生活的不断改变,他们的心理、生理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他们在走向学习的新阶段的同时,也进入了人生的一个新历程——青春期。这一时期非常重要,是学生长知识、长身体最快速的时期,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学生以后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做班主任工作时,就不能只盯住他们的成绩,还要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下工夫,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向上
清代学者严复曾就翻译外国作品提出过“信、达、雅”三原则,这三原则同样可以借鉴为译好文言文的三条标准和要求。所谓“信”,就是准确,即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不走样,不增减,把原文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所谓“达”,就是畅达,即要求译文的语言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使语言清晰流畅。所谓“雅”,就是优美,即要求译文的语言不仅要准确、通顺、流畅,而且要尽可能地保存原文的语言风格。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
引导学生走进广阔而丰富的农村生活,观察、体验生活,在生活中砥砺思想,积累写作素材和写作语言,对于学会写作是十分重要的。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准备。    一、观察农村自然景色    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走向大自然,走进百鸟的乐园,看林间红花绿草,听丛中百虫鸣啾。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拂面的清风。南宁市区周边农村有着丰富的人文地理优势:良庆区南晓镇高峻挺拔的白鸽林,大塘镇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