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ong198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这个需要给学生“减负”的教育大背景下,如何利用好课堂这个主阵地,让课堂焕发无穷的魅力,从而使课堂深深地吸引学生,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确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研究的课题。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作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个要点:
  
  一、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中的今天,大多数教师认为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最好的方式,是最有时代感的教学方法,其它的便是落后的。也有部分教师认为“一支粉笔闯天下”。其实这两种想法都有它的片面性。探究性学习并不能完全取代接受性学习,而且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都很重要。其实我们可以把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学习进行有机结合,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选取更好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
  例如:我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时候,1平方厘米、1平方米的教学,用讲授法显得很有效。但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时,用讲授法,就很不科学了,对于死记硬背的学生可能还有点用,但即使是部分学生也真的掌握了吗?一段时间后,学生就可能把这三个公式混淆了,或者干脆忘记得一干二净了。而如果采取探究性学习的话,情况就有所改善了,就算学生忘记公式,但毕竟学生已经用过两种方法求证四边形的面积、数方格和切割平移,可以自己推导出来,不难找出方法学习图形面积的计算。
  可见在教学中,讲授法是必要的,而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则是根本。教学方法与有效性既对立又统一。因为学习方法特别是思维方法是离不开知识的学习的,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要努力把蕴含在知识中的智慧价值和方法价值充分展示出来,并引导学生在开展充分的思维探究活动中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实现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的内在统一。
  
  二、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
  
  数学的学习不仅是学习新知,同时还是对旧知的再现和运用,所以我们只有通过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让课堂“活”起来。
  例如:对于计算教学课,很多教师都认为很难教,学生学起来也比较枯燥。在一节《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课教学中,一开始,我设计了这样两个复习题:
  A.( )最大能填几?20×( )<62;( )×80>163。
  B.老师有241元,每套书60元,大约可以买多少套?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试商的方法。通过以上两道复习题,学生从中唤醒了原有的知识经验,基本了解了试商的最基本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轻松多了,从而顺利地引入到新课学习中。
  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要按教学需要主动地进行原有经验的改组和改造,生成性内容要有效地为落实预设目标服务。所以要造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激活学生以前的学习经验是很关键的。
  
  三、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数学课程目标》提出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性目标,强调数学课程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体验一般来源于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在亲历性的认知和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得体验。不断地强化和拓展学习体验,有利于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学生的学习是从手、眼、脑协调活动开始的,对于小学生而言,操作可以使认知的对象与学生之间缩短距离,进行直接的认知活动。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进行寻求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途径的操作,提问:怎样转化成我们已经知道面积公式的图形?或直接问:怎样转化成四边形?对于推导公式,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的转化,小组内讨论怎样由已知的图形面积公式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疏通必要的信息通道,使教学更加开放,同时也使学生能在信息背景下进行思维的加工,形成新的思维成果。学习体验和信息意识的形成也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完成的必要手段。
  
  四、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观
  
  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的操作作为主设计教学活动,确保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性,强化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民主的对话,在探究式的课堂中擦出创新的火花,在有价值的课堂讨论中使学生成为有自己思想的学生。
  例如:我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没有局限于课本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操作,求出梯形的面积,结果学生想出了许多方法: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占大部分,主要运用前面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的知识);
  2.数方格;
  3.把一个梯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4.把一个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5.把梯形剪开再拼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进行类似的实际操作,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操作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让探索性的独立操作与机械的指令性操作区别开来。教师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不应作事前的各种规定,如:先怎么做,然后怎么样;怎么摆,怎么看,怎么想,等等。教师过多地强调自己的思想,让学生按教师设计好的程序进行操作,对学生的发展是一种限制。最后,要重视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操作不能流于表面,学生操作最好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通过大家协调、交流、讨论,共同参与,当学生想不出方法时,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实现全体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我们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拥有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同时通过研究策略,讲究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快乐、轻松和高效的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高中数学中能力空间,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在
探讨了由多种润滑剂和其它助剂所组成的复合润滑体系对POM树脂摩擦磨耗特性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由多种润滑剂及相关助剂所组成的复合润滑体系能有效地改善POM的摩擦磨耗特性,以在M-200型
研究了POM、PA及PBT等工程塑料的磨损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尽管这些高分子材料具有共同的晶学形态特征,且其表面的摩擦损损在机理上的磨粒磨损、疲劳磨损及粘着磨损所引起的复
求知欲源于兴趣,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增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那么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的就只能是消极厌学的情绪。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在课堂教学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根据数
摘要: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本文作者认真学习新课标内容,研究探讨课本内容,打破旧框框,探索新思路。作此文旨在研究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兴趣,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大胆实践,丰富数学知识,从而建构起完整且科学的知识结构。  关键词: 培养兴趣 自主学习 大胆实践 数学教学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不断研究探讨课本内容,深感知识更新快,要想教好教材还得从头学起,打破旧框框,重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引入新课是教学的重要和必要环节。高尔基在谈到创作体会时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万事贵乎始”,就像听故事,如果开头很精彩,就肯定会希望一听到底。因此精彩的新课引入,不但会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而且能起到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新课的引入应该在以前教材引入新课特点的基础上有新的突
摘要: 本文作者以自身教学实践为例,分析了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几种数学学习方式。  关键词: 数学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数学学习应该多样化,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应该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笔者以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探索的几种数学学习方式为例,谈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一、数
高强度聚焦超声被视为具有巨大的潜力的、无损的、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该文对该技术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影响其应用的各种因素。
一、教学背景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中最富有实践性、创造性的内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应用题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于“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数据,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