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情意浓浓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702988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是语文教学艺术之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中,我们应当捕捉课文的情感,在读悟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悉心品味,将教师的情、学生的情、和课文的情三者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情感共鸣中受感染、受熏陶、受教育,进而以言表情、以声传情,让浓浓的情意充盈我们的语文课堂。
  
  一、创设情境,以境启情
  
  情感教育总是与创设情境相伴随的。以课文情感为基调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阅读需求,诱发读的欲望。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感受能力有限,他们的情感往往是表象的、浅显的,因而把枯燥静止的文字激活、唤醒,就成了教师必须练就的一种本领。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能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开启情感的闸门,诱发他们的情感蓓蕾,启迪他们的情感世界。
  一位教师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这样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了课文《秋天的怀念》,感受到母爱的无私和亲情的可贵。亲情是一盏灯,在晦暗的时光将我们照亮;亲情是一棵树,是我们倦极而归的依靠;亲情是冬日的暖阳,驱走严寒带来温暖。母爱如水温情绵绵,父爱如山深沉凝重。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感受一对父子,去体会那感天动地的父爱!”在老师深情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情境下,学生情感的闸门打开了。这样的导入,使阅读教学“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缘境生情,便以积极、投入的心态进入了文本。
  
  二、挖掘情愫,以情导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言一语总关情。文章中的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有时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本等,都蕴涵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此,语文教师只有深刻挖掘文本内涵,利用教材中蕴涵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去认识形象、感悟形象、“触摸”形象,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情感相通,以情导情,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观摩课《一夜的工作》中,对“极其简单”的教学,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教学片段,真的“极其不简单”。
  师:总理的办公室里有名人字画吗?有珠宝玉器吗?有金银器皿吗?……(学生逐一回答“没有”)是呀,我们万万没想到,总理的办公室只有——(生:“一张不大的写字台。”)只有——(生:“两把小转椅。”)只有——(生:“一盏台灯。”)如此而已,你说这“简单”之前能不加上“极其”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的办公室——(学生读句子)
  师:你能给“极其”换个词吗?
  (学生说非常、特别等)
  师:能换吗?(生:不能)让我们再次去感受一下总理办公室陈设的“极其简单”——(学生读句子)
  师:在极其简单的背后,你感受到极其不简单的是什么?在你内心深处产生了怎样的情感?让我们以这样的情感将你所见到的总理办公室大声地告诉自己,告诉世界——(学生读句子)
  王崧舟老师引导学生深层次挖掘文本情愫,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触摸人物的心灵,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激发了学生对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三、领悟意蕴,以言表情
  
  情感就像一条彩带贯穿着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正所谓“情动而辞发”,学生在感受体验文本蕴涵的情感之后,情感的小河必将暴涨,并转化成汩汩的心泉,自然流露,用积累的语言表达心中的情愫,情感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教育。
  为了结合《借生日》的教学,老师特地请来了所有孩子的母亲。
  在理解了课文之后,进行质疑拓展:“今天,我们把所有伟大的母亲都请来了。假如今天就是她们的生日,你打算如何给她们庆祝生日呢?快走到自己的妈妈跟前,把自制的小礼物送给她并对她说一句祝福话。”
  (学生在学习文本之后已经理解了文章的情感并产生了共鸣,此时情绪激动,眼中充满感激之情)
  孩子们纷纷走下座位,与自己的妈妈进行情感沟通。有的送图画,有的送自制的卡片,有的送笔,有的送百分试卷,五花八门。他们说得情感真挚。尽管孩子的语言还很稚嫩,但却句句都是真情实感,有的家长感动得当场热泪盈眶。
  教育是如此真实,学生在感受体验文本蕴涵的情感之后,获得了生命体验,学会了感恩,情不自禁地用语言表达心中的情愫。母子(女)间直接的情感交流,让母亲和孩子的心灵亲近了许多,细腻了许多,也升华了许多。
  
  四、展开想象,以身体情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我们应该抓住文本中情感抒发强烈处,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透过具体的语言,想象出动人的画面,让学生设身处地体验人物的思想情感。
  如,教学二年级的课文《浅水洼里的小鱼》,为了让学生感悟到“每个生命都是宝贵的,都值得我们去珍惜”这个道理,教师在让学生仔细观察了“成百上千的鱼儿在海滩的浅水洼里挣扎,回不了大海”的画面后,让学生想象小鱼在浅水洼里可能遭遇的危险,如:“当黑夜来临的时候,小鱼会怎样?”学生在老师激情语言的引导下,体会到“当黑夜来临的时候,小鱼感到多么孤独,它想起了在大海妈妈怀抱里的幸福时光,它多么想回去呀!”……
  在老师激情言语的诱导下,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他们仿佛听到了小鱼的求救声,内心充满了同情。于是,在对画面的想象中,学生设身处地体验到了小鱼的思想情感,他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很快理解了小男孩的行为,表达了愿意“一起捡小鱼”的心愿……学生如此富有灵性的真情告白,正是我们苦苦追寻的宝贵资源。
  
  五、情感朗读,以声传情
  
  “言,心声也。” “言”应该是“心”中思想感情的真实流露。如何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情感脉搏,徜徉在作者情感的小河呢?朗读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它是沟通教师、学生、文章情感的纽带。实践证明:信息传递的效果是7%的文字加38%的音调和55%的表情。可见表情和音调对传递情感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以下是《珍珠鸟》一课“小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这一片段的教学实录:
  师:(课件出示:小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看到这一幅画面,我相信我们都会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小家伙睡得多香啊!它把我的肩头当作了什么?
  生:温暖的巢、妈妈的背、宝宝的摇篮……
  师:如果老师请你给这幅画加一个题目,用一个词或一句话,你会写上什么?(学生有感而发:信赖、亲密的朋友、小鸟的家园、甜蜜的梦……)
  生:我写上“目光”。因为“我”看着小鸟的目光是温和的、慈爱的,心里肯定也是幸福的。
  师:我相信同学们脑海中的梦境是美丽的、温馨的。不要说出来,把这美好的梦境留在心底,用你们的朗读领着我走进这美好的境界,好吗?(学生读得更动情,脸上泛着红润)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摈弃了繁琐的分析,一方面提供具体可感的图画让学生感受文本,然后通过朗读加深体悟;另一方面于想象梦境之后,再次借助朗读使学生的感悟得以升华。教师这样引领,让学生更真切、更准确地感受文本,体验人物的内心情感,做到以声悟情、以声传情,作者的萦萦情思在学生琅琅的诵读中泄露无遗。
  
  作为教师,我们要引领孩子们认真开垦文本“这片深情的沃土”,汲取匿于文间最美的语文营养,真正做到把情感美育有机地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中,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其他文献
低年级阅读教材以童话、寓言故事为多,充满了童心童趣,学生通过阅读简单的故事情节,来明白一些浅显的道理。作为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创设场景,想方设法带领儿童融入读书的趣味性
大家对上一期的巴西之旅还满意吗?本期“星彩旅行社”主打的旅游线路是爱尔兰之旅。我要带大家去爱尔兰体验圣帕特里克节,寻找爱尔 We are satisfied with the last trip to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叮咚老师在本期的“习作升级苹果派”中,特意为同学们请来三位优秀老师,给大家精评习作。一定要仔细阅读哦,按照老师的意见修改,你一定会写出成功的习作
今天我做完作业后,看见自己的指甲又长长了,便拿起指甲钳“咔嚓咔嚓”地剪起指甲来。妈妈见了,就问我:“莹莹,你一年能在你的手指上剪掉多大面积的指甲呢?”唉呀,妈妈提出的
有位同事对笔者说.实行局长负责制就好了,有事.自己就能作主了.再不用左问右商量了。这位同事的话,有对的面,这就是在“集体领导”时.事无大小都要会上讨论.不是议而不决,就
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 The so-called “active learning ” refers
新城·空城张江位于上海浦东的高科技园区,有着“中国硅谷、药谷”、“中国动漫产业基地”的称号。在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聚了5359家企业,平均每年能够创造397亿元
阅读,一般指看或者读别人写的文章。人类自从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了阅读活动。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
22岁的刘某是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人,曾在建筑工地打过工。1月16日下午,刘某窜至大连市沙河口区星海广场一家建筑工地,用事先准备好的钳子,剪了一编织袋电线,从 22-year-old
最具营销人价值综合门户网站新浪网杰出表现: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门户网站.2008年.新浪网创新性地推出“IMPACT”网络营销理念.对包括聚合力、用户粘性,公信力、互动、创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