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探微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07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无疑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怎样去实践和把握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方式进行学习呢?笔者主要从以下五个环节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独立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也即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也不待老师讲的能力和习惯。”从中可知阅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这一个环节我主要是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独立解决学习中的具体问题,能顺畅的看明白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在教学沈从文先生的散文《云南的歌会》一文时,我先让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学生很快就了解了作者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他的《边城》《长河》《萧萧》像一块块冰清玉洁的翡翠,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清新自然的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他就像一座通往乡村古寨的桥梁,随着其作品的流传,湘西一带的民俗风情也一天天被我们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独立的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要学生了解《云南的歌会》写了哪三个场景?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阅读,很快就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云南的歌会》写的三个场景分别是: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透过这三个场景,反映了云南人民的生活情趣,表现了他们对自然、对人性的赞美与歌颂。这样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独立学习,不仅让他们解决了一些具体的问题,而且还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并从中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
  二、小组质疑课文重点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宋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明人陈献章说:“前辈谓学是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著名科学家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1]科学发明与创造无不是从质疑开始的。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创新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勇于质疑的精神。因此,我教育学生要敢于质疑。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书中的结论并不都是完美无缺的,如果只停留在前人的理论阶段,那么科学就不会发展,社会就不会进步。同时我还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学生不仅要敢于质疑,而且要善于质疑。
  在这一环节中,我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针对课文重点、难点进行质疑,提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再具体操作过程中,给学生一些提示。教学魏巍《我的老师》一文时,我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时,给他们作了如下提示:(1)让学生结合具体语境,体会“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一句中“狡猾”一词的含义。(2)了解文章写作思路以及以事传情的写法。(3)感悟作者对蔡老师尊敬、爱戴、依恋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我力求 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敢想敢问,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引发好奇,由好奇引法需要,因需要而进行积极的思考,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质疑方法。
  三、合作探究,挖掘文章深刻内涵
  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是每个学生都将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得新的思想和思维方法。重视学生群体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不仅很好的解决了“教是为了不教”的问题,而且也揭示了教学方法的一个规律。
  合作探究,挖掘文章深刻内涵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中的核心环节。由于学生本身存在差异,程度不同,有些内容对基础差的学生是问题,对基础好的同学根本就不是问题。如果课堂上所有的问题都一起解答,可以说这是关照了部分基础差的学生,但却会让基础好的同学感到索然无味。让学生互帮互学解答问题,既让学困生掌握了知识,也让优等生有事可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同时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加强。因此我让小组质疑的问题,简单的在小组内解决,有难度的问题大家一块儿来探讨,这样有利于相互借鉴,相互启发。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合作精神,而且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注重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我还注意语文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其着眼点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相互融合。在教学朱自清的《春》一文时,通过学生对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让他们体会这篇散文诗一般的意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仔细体会文章内容,然后分组依次画出春天的五幅图画,为了培养学生想象力,可提示学生:春风看不见,可画柳絮飘飞、声音听不见,可让音符从横笛中飞出;然后我让同学们模仿《春天在哪里》这首歌的旋律,抓住本文景物特征,更换歌词,把《春》的内容唱出来。让学生用诗、画、歌的形式来表现春,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将文学与艺术,甚至环保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受到美的享受、思想启迪,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诗时,我让学生从地理学角度,说说为什么“人间四月芳菲尽”而“山寺桃花始盛开”?学生们通过思考,讨论,明白了这是因为海拔高度的差异对物候产生了影响。
  五、采用评价手段,激励学生
  教学中我还采用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学生,便于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看到自己的优点,明白自己的不足,同时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让学生在广阔的氛围中自我激励,快乐成长,创新发展。
  总之,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充满着无限的活力,语文教学就是要把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把他们的能量释放出来,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学生的反映来看,从教学效果来看,我的这一教学方式是比较符合当今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卓有成效的。今后我还要继续采用这种方式,在摸索中不断加以完善,以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其他文献
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充分地动起来,就要让生活画面浮动,思维启动,三者统一。真切的心理体验是这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古人说:“言为心声。”就是要说出写出心中真实的感受,有关专家曾经从作文心理这个角度,探究了作文经历双重转化的过程:是现实生活向学生情感的转化,是学生情感向文学表现的转化。根据这个转化过程,学生在习作过程中,主动地打开生活经历这本书,寻着心理成长轨迹,让心灵感受人情的喜、怒、哀、乐,生活的真
期刊
语文教育的基本性质——基础工具性,决定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是从学生的语文学习起步,学生的语文水平常常是学生素质高低的表现。  语文教育的社会性决定语文与生活共存,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和语文学习。人们就是借助语文来参与生活,进行社会交际,同时在生活、交际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因此,语文教育应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
期刊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的体能和运动素质持续下降,视力不良居高不下,超重和肥胖比例迅速上升,这些现象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为了纠正这种偏向,就要转变全社会的教育观、健康观和生活方式,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到应有位置,保证学校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的开展,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贯彻和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思想,促进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势在必行。  一、“阳光体育运动”是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题中之义  1.关于“阳
期刊
网络教学平台顾名思义,就是为师生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可进行填充资料、修改资料、保存资料、查阅资料、共享资料的多媒体演示台。师生既是它的使用者又是它的建设者。使用网络平台,带给语文学科的巨大效能,体会到了使用网络平台带给我们的喜悦,激励自己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为让语文教学更加有效,可将网络平台在以下几个方面和语文教学整合:1.利用网络平台收集相关课程资源;2.利用网络平
期刊
一、新课程改革呼唤地理教育现代化  2004年4月《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高中地理课程改革进入实施阶段。《标准》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都为地理课程革新注入了活力。要求我们“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
期刊
“平面”作为学习立体几何开始的第一个研究对象,有其特殊的地位和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有了“平面”加上点、直线,空间的基本元素已臻完备,学生要在观念上转化,已不能再像学平面几何那样,认为所有的元素都在平面内,认识囿于平面,就不会形成空间观念。而当知道了空间图形的含义, 知道了空间元素不全在一个平面时,学生的观念才真正进入了空间,有了初步的空间概念,而这种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正是立体几何教学所始终力
期刊
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是在具体社会条件下,对时代性的要求作出的反应。回顾中国近代乃至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可谓艰难曲析,这是由近代中国剧烈的社会变动决定的。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由一个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学教育所要解决的最关健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而历史教学又应如何调整自身的结构与功能呢?现就素质教育中,历史教学与道德培养的关系有所议论,以求教于大方。  一、重
期刊
每到作文课时,学生发愁,愁的是没有话可说,不会写作文,无所适从,愁得个个唉声叹气;每到改作文,老师叫苦,苦的是学生作文七拼八凑,胡编乱造,空话连篇。这些现象在农村中学很常见,作为语文教师,也许经常会说在语文教学占“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到底怎么了?通过长期教学的观察和探究,对于现在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平时对学生缺少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培养  整天生活在优美的自然风光,热闹的家
期刊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只要有了动力,才能自主学习,自由探索,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并能在数学中经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情感体验。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掌握适当的时机,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应用知识,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放飞思维、施展才智。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把学生带入他们喜欢的故事,来解决数学问题,这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低年級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图呈现数学信息,学生学会看图、读图,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学生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顺利解决问题。笔者以人教版一年級数学内容为例,探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读图、理解图意,使之成为低年級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