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语言使高中语文“起死回生”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f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高中语文在所有高考学科中的低位可以说是“极其卑微”了,“成也数学,败也数学”;“学好数理化,走到天下都不怕”等理念在学生及家长心中也已经根深蒂固,这一方面确实是因为高考指挥棒的导向 ——唯分数论,急功近利的心理使得学生感觉时间花在数学题上,往往能够看到明显的效果,尤其是江苏高考只有语数外计入总分,这种现象就尤为突出。而语文则是“循序渐进”、“细水长流”,一般不会在短期内显现明显效果。另一方面则与高中语文教材内容和教师的魅力关系密切,具有魅力才能有足够的吸引力。前辈们已经在这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即增强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实效。目前的课堂学习方法大多还是讲授式,因此,笔者认为使高中语文“起死回生”的唯一方式就是增强语文课堂的语言魅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增强课堂语言魅力:
  一、课堂语言准确到位
  课堂语言的准确性主要表现在普通话语音的准确和遣词造句的准确性,这是语文课堂语言的基本要求,更是高中语文课堂必须重视的。
  不少同仁受教学内容远远比教学形式即语言来得重要的影响,认为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训练考生的应试能力,讲清楚知识点和答题模式就可以了,殊不知,许多学生对语文的歧视就是从课堂上对老师语言的反感和挑剔开始的。相反,许多学生爱上语文就是缘于语文教师那一口充满磁性的流利悦耳的普通话。
  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呈现给考生的第一道菜都是语音题,重要考点一般就是容易读错的多音字(如咽yàn、yè、yān)、形近字(劾、该、骇)和冷僻字(茕、邛、蛩),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对此类字吐音不清,蒙混过关,以讹传讹,那么学生就会事倍功半,留下无穷祸患。
  准确的遣词造句在语文教学中也很重要,要想明确地表情达意,就必须先做到准确地遣词造句,教师的课堂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轻视的,教师在课堂上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准确的课堂语言委实是培养学生准确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课堂语言丰富多姿
  高中学生起点高,时代的要求也更高,只有肥沃的土地才能最大限度地提供充足的养料,贫乏的语言难以满足高中学生求知的需要,只有丰富多姿的语言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分析见解,才能不断充实学生的知识库存。例如:同样一个“看”的意思,学生小学时已经掌握了“看,望”等,初中时也知道了“凝望,目视,登高远望”等等,到高中时教师还得让其明白“望穿秋水”“回首、回眸”“不屑一顾”“睇”“瞟”“睐”等等。同样,表示“喜”,除了“喜欢、喜悦”,还可以提供“喜出望外、闻过则喜、喜形于色”等等,以便学生随时随地精准地“调兵遣将”。
  另外,课堂语言的丰富多姿不仅指这些文学用语,还有一些雅俗共享的词语,如“屌丝、吐槽、重口味、高富帅、白富美、元方你怎么看、躺着也中枪”等等。这样,不仅使貌似枯燥的高中语文课堂语言贴切生动、变化多姿,也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写作奠定了基础。
  三、课堂语言要体现人文魅力
  高中语文最本质的特点就是人文魅力,其实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是最具人文魅力的,高中语文教师更应该用自己的教学语言在教学活动中直观感性地体现这一特性,增强语文学科的魅力。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主要体现在教师范读、分析讲解和学生双边活动的交流等几个方面。对它们的语言处理应该是不尽相同的。
  首先体现在范读中。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文体各异,文章风格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教师在范读时,就应该读出不同文体的风格和情感,例如,要读出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李白的浪漫豪放,杜甫的沉郁顿挫,周树人的横眉冷对,谢婉莹的柔情万种,郁达夫的伤感,余秋雨的典雅灵动如诗。另外还有不同的文体亦要不同的语气和情感,说明文的客观直白、抒情散文的丰富情感,议论文的锋芒毕露等等。
  其次体现在分析讲解中。从最初的课堂导入到分析课文内容,再到最后的总结归纳,教师的语言贯穿整堂课的始终,教师一定要善于利用精准多姿的语言词汇,生动形象客观真实地将学生带进教材所预期的情境中去,这样不仅能够很好地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而且能够润物细无声地使学生学会如何做好客观合理的介绍,冷峻的剖析和热情洋溢的赞颂。
  最后体现在和学生的双边活动的交流中。许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语气平稳,没有抑扬顿挫,就是提问也是这样,其实课堂的师生交流对话是最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教师的亲和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提问应该尽可能平稳柔和,交流必须尽可能亲和,让学生能够顺着你的思路做出大胆的回答,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交流的水平。
  对教师范读、文章分析讲解、课堂师生交流三者语言的不同处理,正是在充分地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魅力。
  做好了这三个方面,就能够使得学生了解了如何去“读文、说话、提问”,长期积攒下来,就能让学生收获颇丰。
  值得一提的是,语文课堂语言的准确到位、丰富多姿、人文魅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是唇齿相依、情同手足,紧密结合、三位一体的,不可分割,否则就会产生盲人摸象、管中窥豹的效果。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重视讲究课堂语言的艺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供课堂实效,更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充分感觉到高中语文课堂有趣更有用,这样,高中语文课堂的被动局面就会得到根本改观,高中语文课堂才能够真正地“起死回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薛窑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及活动经验,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旨在培养综合素质化人才。至此,本文就多年一线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基于发生认识论的背景下,结合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及教学特点,对初中数学教学高效性、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开放平台及完善的教学评估机制提出探索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 认识论 高效 主体  引言  发
能力是教学中永恒的追求,初中生物教学自然也不例外。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能力要求在生物教学中常常是被弱化的,即使是在生物课程早就被列入考查评价的情形之下,能力培养相对于知识积累而言,仍然没有成为教学中的主要活动。笔者以为这对初中生物教学是一个提醒与警示:作为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分支,作为自然科学中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生物教学尤其是初中生物教学,必须高举能力培养的旗帜,努力追求学生的能力达成。那么,能力如何
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应是课改的关键点之一,应不断前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在现代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篇目数量多,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教师上课有难度,因此教学效果非常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近几年我区倡导的“高效课堂”教学法改变了这一现状,尤其是我校的“导学案”教学已逐渐体现其优点。“导学案”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抓手,课前学生预习效率明显提高,
【内容摘要】在新课标文综全国卷命题稳中求新、题型分值基本延续的原则下,2015年高考第41题肯定会变脸,或许又是我们从没有见过的新题型;并且在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前,第41题一定会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排头兵”、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和汇集历史新题型的“试验田”。  【关键词】高考 文综第41题 题型变化  2012年高考结束后,笔者撰写的《高考文综第41题对高三复习备考的启示》一文发表在当年
【内容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中一个独特的问题,它关系到广大农村少年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农村未来的繁荣和稳定,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思考并探寻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家庭、学校和社会刻不容缓的一个重要任务。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家庭关爱 学校关心 社会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他们在用汗水换取比农村更丰富的经济收入的同时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现在教育理论反对在教学中只注重结论不注重过程,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在这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但是要让班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老师必须使用一些招数,下面总结了了十种技巧。  一、合理导入课堂  课堂导入,直接决定学生
【内容摘要】今天,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以“学”为中心的生本教育理念日益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本文结合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对生本教育理念作了有益的尝试,有一些自己的做法和思考。主要包括课堂上对学生情绪的调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加强实践让学生“开口说”的训练。本文对于转变教育观念,建构以“学”为主的生本课堂有一定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关键词】生本教育 情绪调动 方法指导 实战训练  生本教育理
【内容摘要】就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而言,学术界与教育界一致认可,并且教学的研究成果收获颇丰,但是当前阅读教学还是存在高耗低效的问题。本文通过初中语文教学阅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改善意见。  【关键词】阅读教学 存在问题 提升方法  人类阅读的历史悠久,并非简单的看,而是用心体验。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文字信息、交流,它还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贡献颇多。语文阅读作为阅读的基础
【内容摘要】新时代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新课程标准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英语教学中需要渗透创新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造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今国际国内日趋激烈的各种竞争,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的竞争。
初中英语学困生是指:初中阶段,学习习惯不良、掌握知识慢、知识运用能力差、英语考试成绩经常不及格的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学习英语较为困难的同学。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形成有很多原因,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够对英语学困生进行转化。  一、初中英语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原因  1.基础差  尽管目前小学三年级即开始开设英语课程,但是对很多英语学困生而言,小学时候的英语学习没有打好基础,导致升入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