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学困生形成原因及转化措施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in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英语学困生是指:初中阶段,学习习惯不良、掌握知识慢、知识运用能力差、英语考试成绩经常不及格的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学习英语较为困难的同学。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形成有很多原因,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够对英语学困生进行转化。
  一、初中英语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原因
  1.基础差
  尽管目前小学三年级即开始开设英语课程,但是对很多英语学困生而言,小学时候的英语学习没有打好基础,导致升入初中之后对英语学习渐渐失去信心,进而成为了英语学困生。
  2.消极心态作祟
  很多英语学困生刚升入初中,因为种种原因,英语学习没有起色,英语考试成绩没有进步,抱着应付的态度,甚至有的英语学困生抱定初中毕业后不继续升学。这样的心态,使他们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觉得英语学习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最终不再在英语学习上注入时间和精力,渐渐地成为了英语学困生。
  (二)教师因素
  1.教师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后,面对着越来越复杂的英语学习内容和需要更多时间来学习的现实,没有及时研究学生情况,根据学生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没能做到“因材施教”,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成为学困生。还有个别英语学困生,因为对任课老师有意见,“恨屋及乌”,学习英语的兴趣全无,成为了学困生。
  2.教师转化方法存在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老师已经对升入初中的学生英语学习情况有了较为具体的认识。此时有的学生英语学习已经掉了队,成了学困生。这时候英语教师除了要反思自己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是不是存在问题,还要对没有跟上“大部队”的学生进行分析和研究。要具体了解他们为什么没有跟上老师的步伐,英语学习存在哪些阻碍进步的因素。找到原因之后,英语老师要给他们“开小灶”,帮助他们尽快赶上,弥补英语学习中已经暴露出的问题。但是,我们的老师没有意识到这些已经“掉队”的学生很快会成为英语学困生,转化意图跟不上,导致英语学习“掉队”的学生最终成为了学困生。
  (三)其他因素
  1.教材因素
  现行中学英语教材相比较而言,每节课的容量很大,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较多,学生英语学习所具备的听说技能要求较高。这样高要求的学习准备对很多尖子学生来讲都很困难,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稍有松懈就会跟不上学习的节奏,时间一长,很多原本基础差、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就慢慢地落在了后面。
  2.家长因素
  英语学困生所处的家庭,很多家长因为个人和家庭的因素,很少重视学生的英语学习,加之家庭内英语学习所具备的物质材料不足,学生在家学习英语缺少条件,家庭教育“不给力”,学校的英语教育孤掌难鸣,学生英语成绩自然不会让人满意。
  二、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措施
  1.教师要从改变自身做起
  作为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师,我们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各项能力,比如,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七年级即初中一年级学生必须达到的目标有:让学生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自信,通过英语学习能让学生与教师或同学就学校或家庭生活中所熟悉的话题相互之间交换信息,通过学习能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恰当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能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其实,只要教师能够从课程标准出发,从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尝试采用学生能够听懂、学会、理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多引导学生,多钻研教材教法,完全可以让绝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兴趣。
  2.教师要努力改变学生
  在英语学习中,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尝试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爱学英语,肯学英语,主动学英语。教师在入学之初即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授课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即应积极予以关注并及时矫正,英语学困生地出现和教师的“消极”不作为也有关系。如果教师积极干预学生的厌学,教育引导学生,学困生出现几率也会降低的。
  3.教师要积极与家长配合
  孩子的成长和成才离不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因此,对英语学困生,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和家长联系,请家长配合学生的英语学习,尽可能保证孩子在家学习英语所需要的条件,让孩子能够始终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降低厌学情绪。
  总之,英语学困生的转化需要教师多做努力,需要教师从自己入手进而引导学生,并且与家长紧密配合。英语学困生的转化需要长时间的艰苦工作,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只有教师不懈努力和真诚付出,才有可能让英语学困生得以转化。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共和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幸福对人们的生活有重要意义。真正意义上的人应是身体与灵魂、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统一体。实现这两个统一,才意味着人获得了真正的幸福。随着中国教育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此为背景,学生的培养也不再仅限于成绩的提升,而是更多地表现出人文化和生活化。激发学生追求幸福、创造幸福,提升学生的幸福感,便成为新时期教育领域的新课题。本文将挖掘幸福的内涵,探究幸福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深入分析提升学生幸福感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及活动经验,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旨在培养综合素质化人才。至此,本文就多年一线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基于发生认识论的背景下,结合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及教学特点,对初中数学教学高效性、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开放平台及完善的教学评估机制提出探索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 认识论 高效 主体  引言  发
能力是教学中永恒的追求,初中生物教学自然也不例外。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能力要求在生物教学中常常是被弱化的,即使是在生物课程早就被列入考查评价的情形之下,能力培养相对于知识积累而言,仍然没有成为教学中的主要活动。笔者以为这对初中生物教学是一个提醒与警示:作为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分支,作为自然科学中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生物教学尤其是初中生物教学,必须高举能力培养的旗帜,努力追求学生的能力达成。那么,能力如何
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应是课改的关键点之一,应不断前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在现代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篇目数量多,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教师上课有难度,因此教学效果非常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近几年我区倡导的“高效课堂”教学法改变了这一现状,尤其是我校的“导学案”教学已逐渐体现其优点。“导学案”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抓手,课前学生预习效率明显提高,
【内容摘要】在新课标文综全国卷命题稳中求新、题型分值基本延续的原则下,2015年高考第41题肯定会变脸,或许又是我们从没有见过的新题型;并且在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前,第41题一定会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排头兵”、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和汇集历史新题型的“试验田”。  【关键词】高考 文综第41题 题型变化  2012年高考结束后,笔者撰写的《高考文综第41题对高三复习备考的启示》一文发表在当年
【内容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中一个独特的问题,它关系到广大农村少年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农村未来的繁荣和稳定,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思考并探寻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家庭、学校和社会刻不容缓的一个重要任务。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家庭关爱 学校关心 社会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他们在用汗水换取比农村更丰富的经济收入的同时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现在教育理论反对在教学中只注重结论不注重过程,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在这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但是要让班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老师必须使用一些招数,下面总结了了十种技巧。  一、合理导入课堂  课堂导入,直接决定学生
【内容摘要】今天,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以“学”为中心的生本教育理念日益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本文结合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对生本教育理念作了有益的尝试,有一些自己的做法和思考。主要包括课堂上对学生情绪的调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加强实践让学生“开口说”的训练。本文对于转变教育观念,建构以“学”为主的生本课堂有一定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关键词】生本教育 情绪调动 方法指导 实战训练  生本教育理
【内容摘要】就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而言,学术界与教育界一致认可,并且教学的研究成果收获颇丰,但是当前阅读教学还是存在高耗低效的问题。本文通过初中语文教学阅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改善意见。  【关键词】阅读教学 存在问题 提升方法  人类阅读的历史悠久,并非简单的看,而是用心体验。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文字信息、交流,它还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贡献颇多。语文阅读作为阅读的基础
【内容摘要】新时代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新课程标准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英语教学中需要渗透创新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造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今国际国内日趋激烈的各种竞争,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