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新时代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新课程标准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英语教学中需要渗透创新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造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今国际国内日趋激烈的各种竞争,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的竞争。为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然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也曾经说过:“尝作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不复需教,而学生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又该如何承担起这一重要使命呢?就需要在教学工作中,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从而打开创新能力的大门。在英语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开启创新之门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不断激励学生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中,让学生爱学、想学、善学、学好,乐于学习。教师在课堂中要采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活动,能够学以致用。在学习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培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实现从“要我学”为“我要学”。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心理动因,即以需要为核心,以兴趣、情感等为内容的心理动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室里的人和物,更加形象逼真,生动活泼,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记忆。例如:在教学这个句型时,What’s this in English?我用学生的学习用品(如书包、书、铅笔盒、钢笔、铅笔、尺子、橡皮擦、小刀等)让学生进行操练。
  A: What’s this in English?
  B: It’s a pen.
  这些东西学生非常熟悉,都能准确流利地操练。
  再如:教学万圣节的时候,让学生了解万圣节的来源,何时?并且美国人如何度过这一天?学生在了解了之后,积极性都很高,兴趣浓厚,他们都希望也能穿着特殊的服装,戴着奇怪的面具来度过这一天。学生准备了南瓜,服装等道具,模仿美国人过这特殊的一天,在模仿的过程中,慢慢的对英语感兴趣,并能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提供学生创新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创新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多进行操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动口动脑,参与各种活动,把所学知识与思维训练联系起来,让实践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活泼,更加主动,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善于创新。在初中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口语练习都是采用对话形式,这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自然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创造一些真实的情景如“看病:Seeing a doctor”、“购物:Shopping”、“谈论天气: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问路:Asking the way”等,让学生自由谈论:如在看病时,可以让学生扮演医生、护士、病人,让他们自己编写对话内容,随意发挥,为学生发挥创意提供机会。我们还可以开展其它活动如英语角、办英语手抄报、做英语贺卡、演讲比赛等提供机会。学生能把所学的英语知识运用于各种活动中。当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有用武之地时,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所以,我们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创新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切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发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要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培养想象力是重要的途径之一。英语课堂中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初中英语课文可以有很多想象的地方,教学时,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的想象训练点应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把学生的思路引向各个方面,达到开拓创新的目的;二要因文而异,紧扣课文,凭借课文中某一关键处作为想象的立足点。但在训练中要注意两方面:内容合理,以事实为根据,不能无中生有。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设计想象性写作练习。如在学了购物之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假如他们要去商店购物,要去买鞋子、羊毛衫,几个学生一组,一人扮演营业员,其他人扮演顾客。这种表演趣味性强,想象空间大,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既能有效的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又能激发和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创新思维腾飞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认为,发散性思维是指“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它的特点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等。发散性思维强调通过联想和迁移对同一个问题形成尽可能多的答案,并寻找多种正确途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训练,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会,帮助他们开阔思路,丰富想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质量。
  发散性思维训练可以让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发展着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帮助学生有许多联想,促使他们全面考虑问题,从而形成各自的观点和想法。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的方法有很多。叶圣陶先生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初中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不再单一,他们愿意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发现者和选择者,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教师针对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遵循思维发展的规律,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环节、教学的方法上,能够合理分配布局,巧妙设计构思,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向思维的深层次发展,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9B Unit2 Robots时,学生在学了机器人之后,对机器人的功能、优点和缺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了课文之后让讨论“学生是设计师,设计机器人”。学生很乐于接受这个任务,充分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已有的知识,发挥学生活跃的思维,整个课堂成了他们尽情挥洒自己创新才能的舞台。
  总之,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要提供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使他们勇于思维。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其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南沙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高中思想政治复习备考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复习方法、解题技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传授知识到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进行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之所在。  【关键词】高三复习 主体作用 自主意识 复习方法 解题能力  在高中思想政治复习备考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复习方法、解题技能,既可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的理解,又可以提升学生观察、分析、解决
【内容摘要】幸福对人们的生活有重要意义。真正意义上的人应是身体与灵魂、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统一体。实现这两个统一,才意味着人获得了真正的幸福。随着中国教育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此为背景,学生的培养也不再仅限于成绩的提升,而是更多地表现出人文化和生活化。激发学生追求幸福、创造幸福,提升学生的幸福感,便成为新时期教育领域的新课题。本文将挖掘幸福的内涵,探究幸福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深入分析提升学生幸福感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及活动经验,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旨在培养综合素质化人才。至此,本文就多年一线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基于发生认识论的背景下,结合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及教学特点,对初中数学教学高效性、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开放平台及完善的教学评估机制提出探索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 认识论 高效 主体  引言  发
能力是教学中永恒的追求,初中生物教学自然也不例外。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能力要求在生物教学中常常是被弱化的,即使是在生物课程早就被列入考查评价的情形之下,能力培养相对于知识积累而言,仍然没有成为教学中的主要活动。笔者以为这对初中生物教学是一个提醒与警示:作为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分支,作为自然科学中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生物教学尤其是初中生物教学,必须高举能力培养的旗帜,努力追求学生的能力达成。那么,能力如何
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应是课改的关键点之一,应不断前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在现代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篇目数量多,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教师上课有难度,因此教学效果非常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近几年我区倡导的“高效课堂”教学法改变了这一现状,尤其是我校的“导学案”教学已逐渐体现其优点。“导学案”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抓手,课前学生预习效率明显提高,
【内容摘要】在新课标文综全国卷命题稳中求新、题型分值基本延续的原则下,2015年高考第41题肯定会变脸,或许又是我们从没有见过的新题型;并且在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前,第41题一定会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排头兵”、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和汇集历史新题型的“试验田”。  【关键词】高考 文综第41题 题型变化  2012年高考结束后,笔者撰写的《高考文综第41题对高三复习备考的启示》一文发表在当年
【内容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中一个独特的问题,它关系到广大农村少年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农村未来的繁荣和稳定,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思考并探寻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家庭、学校和社会刻不容缓的一个重要任务。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家庭关爱 学校关心 社会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他们在用汗水换取比农村更丰富的经济收入的同时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现在教育理论反对在教学中只注重结论不注重过程,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在这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但是要让班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老师必须使用一些招数,下面总结了了十种技巧。  一、合理导入课堂  课堂导入,直接决定学生
【内容摘要】今天,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以“学”为中心的生本教育理念日益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本文结合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对生本教育理念作了有益的尝试,有一些自己的做法和思考。主要包括课堂上对学生情绪的调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加强实践让学生“开口说”的训练。本文对于转变教育观念,建构以“学”为主的生本课堂有一定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关键词】生本教育 情绪调动 方法指导 实战训练  生本教育理
【内容摘要】就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而言,学术界与教育界一致认可,并且教学的研究成果收获颇丰,但是当前阅读教学还是存在高耗低效的问题。本文通过初中语文教学阅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改善意见。  【关键词】阅读教学 存在问题 提升方法  人类阅读的历史悠久,并非简单的看,而是用心体验。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文字信息、交流,它还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贡献颇多。语文阅读作为阅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