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l64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推行教学内容生活化,可以将学生、课堂、教材与实际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也可以促进学生了解、感怀和体验实实在在的鲜活世界,让学生能够在与生活和世界的有效接触之中,理解、感悟生活,最终提升自身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的作用
  1.有助于纠正学生错误生活经验
  初中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成形,但是他们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著初中学生的思维方法、处世态度以及行为表现。尤其是那些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消极因素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推进教学内容生活化,有助于纠正学生错误生活经验。
  目前,社会上存在着聚众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现象,对学生产生极坏的负面影响。加之一些家长不关怀子女、不重视子女教育等,使部分学生产生了一些错误的生活经验。笔者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就结合教材,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例如:在教学“身边的诱惑”的时候,笔者通过组织分组讨论,让学生充分讨论封建迷信、赌博等社会黑暗现象以及对人、对己造成的危害,从而让学生真正远离封建迷信、赌博等丑恶行为。
  2.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推行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就是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境,促进学生进入生活情境中进行对话、开展思考,在内心深处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修养,体验美好的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掌握政治理论知识,从而真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教学“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的时候,笔者为了学生能够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既体现在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上,也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一句话,通过网络调查搜集相关信息和图片,包括衣服颜色的变化、通讯工具的变化、交通工具的变化等,并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让学生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感受出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造福人民的,体会到我国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和正确性,体会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3.有助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现行的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没有什么抽象的理论,能够容易地让学生接受,但是,如果就教材讲教材,是没有办法激发和放大学生的求知欲的,也没有方法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推行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可以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感受教材上的具体内容和理论知识,从而真正认同教材内容、理解教材内容。
  例如:笔者在教学“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时候,组织学生调研附近的工厂,看看哪些工厂是靠科技兴业的,从而让学生从调研中得出我国确实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采取上述的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将生活中生动的资料带进课堂,让学生对学科知识萌发兴趣,放大学生的学习激情,而且可以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方法
  1.依托教材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推行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首先要依托教材开展,在教学实践中,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依据,教学内容不能偏离教材内容,也不能游离于教材之外。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效利用好教材上提供的情境。
  2.融合时政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推行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应该经常将来自时政的内容搬入课堂,让学生有效感受到鲜活的生活内容。例如:在教学“科教兴国战略”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用“神舟七号”上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做有心人,将发生在学生身边让学生感兴趣的趣事、琐事搬到课堂上来,引发学生思考。
  3.运用教学技巧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推行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绝对不能起于形式,止于内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精心挑选教学内容,有效驾驭课堂,确保能够真正对学生起到教育的作用,不断引发学生的共鸣。尤其在教学形式上,可以更加丰富、更加多彩,可以通过多媒体营造氛围,也可以通过讲故事、演小品、开新闻发布会等形式,让学生参与讨论,融入情境中的生活,从而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采取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亲近教材,还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理论与生活实践密切结合,不断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实际生活技能和思想品德修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存在着教育教学观念陈旧、业务能力有限、教育科研能力欠缺、一些教师职业道德堪忧等问题,需要通过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加强理论学习,切实
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授课时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心中有数,不至于有所害怕,从而增强学习信心。  (2)重视讨论教学环节的重要作用。讨论教学法是鼓励学生就疑难问题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学习动力,整合学生头脑中各种有益的学习信息,从而使学生的脑、手、口等都动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学习理论的研究被提到重要的位置。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仅取决于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而且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非智力因素中,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尤为突出。因此,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有必要深入研究这一问题,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践性教学法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法,但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和提高政治课堂实践性教学法的组织及具体运用出发,对实践性教学法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深入的阐述。  关键词:实践教学法;初中政治;注意事项    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着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进,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语文教学中,选择恰当的语文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已成了广大教师的共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日趋增多,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尚在嗷嗷待哺时,父母就抛家别子,到遥远的城市里去谋求发展。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他们要么被交给家中的老人抚养,要么被托付给亲戚照看,抑或寄宿学校和寄养在老师家中。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学生”。
音乐欣赏是整个音乐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然而,在我
孤独是一种情感体验。生活中,有些学生常常表现出孤立无助、心灰意冷、紧张、压抑、怯懦等心境状态,在心理与行为上惧怕,淡化与人交往。造成学生孤独的原因是由于其父亲或母亲的不幸离异(身亡)造成家庭生活困难,以及同学们的冷漠和歧视等,使他们更加敏感多疑,受不得批评,受不得委屈,把别人的帮助看作是“别有用心”,于是封闭自己,不与他人接触交往,对周围的人常有厌烦、鄙视和戒备的心理。学生一旦陷入孤独,就会闭锁自
目前,“学生是皇帝,老师惹不起”的现象在许多学校发生。在“现在的学生真是难教,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脸色给不得,提问少不得也多不得,开除不得,处分不得……”的托词之下,有的老师开始放任学生,乃至学生的习惯养成变差、纪律变差、行为不良,也少有老师理直气壮地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由此使学校教育步入一方面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另一方面教师放任学生的怪圈,导致学校德育收效甚微,校风日下、学风不浓。  台湾忠信学
在特殊教育学校中,随着智力障碍学生的增多,在数量上占了很大比例,加上智力障碍学生的身心缺陷,不仅在智能方面明显地落后于正常儿童,而且在情绪、性格及行为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