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ui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信、微博的盛行,让笔者对保护学生兴趣有了思路。于是“微观察 微习作”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微观察”微在缩小观察范围,着眼于发现事物的细节。“微习作”微在写作对象微小化,重视片段写作,重视细节描写。作文起步阶段的教学,要运用评价以“微观察 微习作”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练笔,顺利实施习作训练,提高儿童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观察;微习作;有效路径
  三年级的练笔“我的校园”,为了学生很好的完成这篇习作,我让学生放学之后好好观察校园,然后动笔。可是作文一交上来,发现多数学生的内容空洞,有走马观花之势。于是我就在想,除了缺少词汇量外,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现象?后来经过调查发现,7~10岁学生的注意力时间为15~20分钟。三年级的学生8岁或9岁,注意力的集中也不过最多20分钟,要详细的描写我们的校园是不可能的。而且,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作文,如果让它进行大范围的描写,在缺少语言积累的情况下,根本就不能做到详略得当,所言基本都是流水账。如果老师不改进教学策略,很可能导致“谈习色变”的现象。
  因此,针对以上现象,结合当下流行的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形式,我进行了“微习作”研究。针对学情,从学生兴趣出发,借“微”而行,逐步提高学写作能力。
  一、 “微观察”:基于学生注意力,从“微”小处开始
  1. “微观察”特征:收缩范围,关注个体,着眼局部,先静后动。
  “微观察”指将观察聚焦在某个范围。如观察校园,当学生不能长时间集中在很多事物上时,我们尝试引导他们缩小观察范围,可以观察校园门口的喷泉。
  再比如,写校园里的人物活动,一整群人的活动太难写,就可以引导学生注重对一个人的神态、动作、衣着等进行描写,去捕捉他的一颦一笑,将一个人写活。
  这样集中精力的观察某个点,学生就会“有地下笔”,也会慢慢爱上习作的。
  2. “微观察”要点:有序扫描,捕捉特点,着眼细节。
  教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某物,要注意观察的有序性、开放性、捕捉性。有序性就是指观察时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往后的顺序等。开放性是不局限学生的观察范围。如写校门口的保安叔叔,可以写他的衣着、外貌、语言、动作等,也可以抓住他放学时护送学生细节来写。捕捉性是指要观察时用心,捕捉别人未曾发现的细节。
  3. “微观察”关键:要注意分解观察对象,避免大而化之。
  观察的是否深入,在于细致。而细致就需要对客观事物作出分解。比如写学校里的老师,可以写老师的外貌、神态、语言等,也可以捕捉上课时的细节。比如今天老师特别开心,可以描写他迈进教室的步伐,他讲话的语调,他的着装、发型、嘴角等都有什么变化,要慢慢培养学生捕捉细节的能力,而不是直接一句话“老师今天很开心”草率概括。
  二、 “微写作”:立足学生现有水平,从“微”小处开始
  1. “微写作”微在:缩小写作对象。
  由于三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时限,加上学生谋局部篇能力有限,让他们写“我的校园”这样的文章,难度较大,即使完成效果也不尽人意。所以,缩小对象很关键。比如,让学生写好“我的校园”,可以引导学生集中精力观察校园一物、一人、一角,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继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缩小了写作对象,实际上立足了学生的写作现有水平,呵护学生的兴趣出发,将面聚焦在小点,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2. “微写作”微在:“缩断”写作篇幅。
  “缩断”写作篇幅,指先从写好片段开始。学生刚开始接触习作,如果要求他们详略得当,完美布局,过渡紧凑等等,这是不可能的,这么多的要求只会导致学生“不想写、不会写”的恶性循环。与其这样,不如从片段开始,从“微”开始,不讲究求全,而是让学生轻松写作。在这基础上,慢慢增添要求,让学生拾级而上,稳步提升写作能力。
  3. “微写作”微在:聚焦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主要是指作者对人、事、物的某一点进行具体、细致、生动的描写。李准作家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负着同样的作用。”所以,在他们初学写作阶段,就要打好细节描写的基础。
  ①细节描写要建立在“微观察”的基础上。细致观察的基础为写好习作积累素材。比如学生在描写自己的校园时发现,每天早晨都会有体育生在天刚蒙蒙亮时到学校里训练,他将这一时间节点的事情捕捉到,写了活力校园的早晨。这就说明捕捉细节,可为作文增彩,为写好习作铺路。
  ②细节描写要学会锤炼词语讲究修辞手法。把细节之处描写得准确到位、生动形象就需要推敲词语,对于修辞手法要善于从模仿到自创,积极加以运用。比如,在描写校园里的昆士兰伞木时,有生写到:“它的每一片叶子都挨在另一片叶子上,挨挨挤挤,重重叠叠,好像孪生姐妹似的。”读着这些语句,我们的眼前似乎浮现了这幅画面,并且清楚地看到了葉子的形状、姿态。
  三、 运用“微观察 微写作”导向,从分到合推动作文起步教学
  作文起步阶段的教学要以“微观察 微写作”为导向,先分项训练,提出专项要求,后综合训练,由简而繁,逐步提高。习作评讲以及作文考试评分标准,也要以“微观察 微写作”为导向,要侧重评价“观察”和“描写”的质量分级。
  这样从“微”开始,以“微”反馈,让微习作在学生中走一个来回,为“微习作”的实施提供了有效保障。
  总之,“微习作”教学策略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儿童天性,它将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作文基础,使之找到作文起步的有效路径。
  作者简介:
  杨华,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由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局部出现气泡,引发学生质疑,层层推进最终设计实验既定性又定量地体现出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是分布进行的:第一步CO2-3 H HCO-3;第二步HCO-3 H H2O CO2↑。设计此实验探究,不仅深化学生知识体系又弥补了教材中对该知识探究的缺陷。  关键词:再探;碳酸钠;盐酸;局部过量;分步反应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中有这样的知识点:“少量的盐酸与碳
摘 要:认数教学是学生建立数感的内容载体,而教学活动又以问题为主线,课堂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旨在从精炼问题数量,优化问题内容,创新提问形式、多样问题评价这四个方面优化课堂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感受数的意义,帮助学生培养和建立数感。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优化;数感培养  《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
摘 要:本文通过“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与评析,让学生在相关情境中体验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密切联系,从而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速度=路程÷时间”这一常见的数量关系式,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教材;教学设计;评析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6课时。  二、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路程、時间与速度的密切联系,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速度=路程÷时间”这一
摘 要: 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笔者通过“探究小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验为例,谈一谈如何利用实验教学提升学生探究能力,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关键词: 实验教学;探究性学习;科学素养  生物实验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探究性、体验性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课标在实施建议中,也提到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但是,由于受到课堂时间
摘要: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会对教学的方式进行创新,以此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为例,有的教师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认知不足,因此没有办法很好地结合课程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正确的认识。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进行强化,通过实验来使学生的化学基础得到牢固,从而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程;
摘 要:众所周知,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课中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写作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环节。而作文的起步教育更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基础,因此作文的起步教育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起步基础掌握的牢固,日后更深层次的写作也才不会难倒学生们。现在很多的小学都会开设专门的写作课,聘请专业的写作老师教课,虽然老师们努力教学,希望在写作的起步过程给学生们打好根基,但是还是有很大一
摘 要:在教学三年级下《从问题分析和解决策略》时,教师很容易将其教授为练习课,而学生也认为书中例题并不陌生,从而没有真正体会到从问题出发解决问题这一策略的价值。尤其是当题目中所有条件都未知,学生从一堆相似条件选择时更是问题多多,这就不禁让笔者追溯本节课的新授部分去反思。  关键词:顺学而导;以学定教;自然得法  教学片段一:  (教学例题)1. 导入:小明和爸爸打算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我们来看看这
摘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组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也包含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要求中。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可以分为两个环节,其一是课内阅读,其二是课外阅读。其中,课内阅读是基础,是实施课外阅读的前提,而课外阅读,是对学生课内知识的进一步延伸,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引申点。在实践中,笔者建议,可以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为基础,让学生初步掌握阅读能力,再进一步拓展为课外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送孩子出国读大学。有SAT2化学成绩对于出国申请医学、环境工程、食品安全、新型能源材料、化工等名牌的理工科类的专业具有优越的优势,本文就SAT2化学考点及教学策略进行初步的研究和分析;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关键词:SAT2化学教学;考点解析;学习方法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国际双向交流日益密切,教育的全球化也引起了留学
摘要:幼儿一日生活皆课程,在一个个真实的生活场景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往往会触发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我们教师有了大量的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要注意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把握住孩子的心理,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有价值的活动。  关键词:幼儿;生生互动;教学资源  在我和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关于一起养蚕就发生了不少的趣事,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下。  [案例一]桑叶是什么样的呢?  孩子们在通过观察之后,都明白